沃爾瑪關店戰略引發三方矛盾 訴訟纏身轉型面臨大考
業主訴訟、員工罷工、供應商叫屈,這些遭遇集中發生在沃爾瑪。近期,沃爾瑪亞洲區及中國區高管進行調整。處在這些波折與變化中的零售巨頭沃爾瑪,正在尋求新的發展路徑。
沃爾瑪陷糾紛,根本原因是其在中國實施關店戰略過程中,與業主、員工、供應商等產生矛盾。關店是沃爾瑪自2012年高福瀾任職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以來重要的戰略之一。沃爾瑪必然要面對如今結束以往盲目擴張所帶來的陣痛。
關店的同時,沃爾瑪亦尋求新商機增開新店。
4月28日,沃爾瑪(中國)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新任中國區領導團隊將會繼續延續高福瀾之前的戰略。
沃爾瑪中國區換將
4月25日,沃爾瑪宣布,現任沃爾瑪亞洲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貝思哲(Scott Price)將調任位于美國阿肯色州本頓維爾的沃爾瑪全球總部,擔任執行副總裁的高級管理職務,負責國際戰略與發展、地產、兼并與收購、整合與采購資源共享;現任沃爾瑪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福瀾(Greg Foran)將升任沃爾瑪亞洲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在公司位于香港的亞洲區域總部辦公;現任沃爾瑪中國首席運營官柯俊賢(Sean Clarke) 將升任沃爾瑪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以上任命將于6月1日生效。
貝思哲于2009年加入沃爾瑪并擔任現有職務,在此之前他曾擔任敦豪快遞(DHL Express)歐洲首席執行官以及敦豪快遞(DHL Express)亞太區首席執行官。高福瀾擁有30多年豐富的零售從業經驗,他于2011年10月加入沃爾瑪,并于2012年被任命為沃爾瑪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中國區“新官”柯俊賢在沃爾瑪的職業生涯將近15年,其零售職業生涯從沃爾瑪旗下英國Asda 超市擔任商業金融總監開始,并歷任沃爾瑪日本、德國首席財務官,之后赴加拿大擔任首席財務官。他同時領導沃爾瑪加拿大的地產和戰略部門,并兼任沃爾瑪加拿大銀行董事。過去兩年中,柯俊賢擔任沃爾瑪中國首席運營官,負責營運、采購、物流、市場、信息系統和資產保護等部門。
4月28日,沃爾瑪(中國)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強調,上述崗位調整屬“晉升”,比如,沃爾瑪在亞洲開設了870多家商場,員工15萬名,面對的主要是中國、印度、日本市場,高福瀾任亞洲區高管后,意味著“他個人的領導力優勢將在一個更大的平臺上得以發揮”。高福瀾負責中國區業務以來,更重視店面質量,逐步改變以往重視開店數量的經營模式。“高福瀾在過去兩年對中國業務發展所做的貢獻,至少為我們打下了很好的業務基礎。”
沃爾瑪陷“官司”
4月28日,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公共關系總監張雪靜對21世紀經濟報道證實,沃爾瑪近期的確遭遇業主訴訟、員工罷工等一系列事件。
業主訴訟主要指已經與沃爾瑪簽約但沒有正式進駐的門店,隨著沃爾瑪“關店”戰略的推進,這些門店業主與沃爾瑪之間發生糾紛,門店項目多集中于二三線城市,比如,河北石家莊、江蘇連云港、安徽黃山等地。報道援引業主的話說,“索賠額均達億元左右”。
這屬于商業層面的糾紛,不便評論更多細節,”張雪靜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這是合作當中正常的商業問題,沃爾瑪會嚴格遵照法律,目前具體走到哪個法律環節還不清楚。”
今年3月5日,沃爾瑪宣布關閉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的門店,引發78名員工罷工48天。據沃爾瑪(中國)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常德這家門店已經在3月19日停業,沃爾瑪承諾會妥善處理好員工安置問題,員工可以選擇公司在國內任何一家門店的營運崗位繼續發展,服務年限將繼續延續,職位等保持不變,工資以當地薪資整體水平為參考做相應調整,但至少保證維持現有工資。另外,根據公司跨城轉職的相關政策,員工可按相應規定享受轉職津貼、搬家假、轉職安家費、交通費報銷、行李托運費、轉職臨時免費住宿。公司還為申請轉職的員工提供全面培訓,確保其順利適應新的工作崗位。
部分員工并不認可沃爾瑪提出的安置方案,比如,認為沃爾瑪沒有提前一個月知會工會,屬于程序違法。“關店會提前跟員工溝通,沃爾瑪會按照法律進行員工安置,員工可以選擇在其他門店工作,也可以離開,公司會按照法律的要求進行‘N 1’的賠償,”張雪靜說,“員工有更高賠償要求的話,我們會依據法律(解決)。”
上述沃爾瑪近期遇到的“官司”,究其原因是關店。張雪靜表示,目前并沒有準確的數字表述沃爾瑪在中國關閉門店的具體數量,但大概的比例在9%。此外,沃爾瑪去年10月宣布,未來三年將在中國新設110個新址,包括商場及配送中心,并加大在二三四線城市的發展。
另據《廣州日報》報道,“多名供應商痛斥沃爾瑪亂收費”,指沃爾瑪在關店過程中與供應商發生矛盾,令供應商不僅“承擔清貨損失”,“此前交的條碼費用也沒有退還,每關一家店就要損失數萬元的條碼費”。4月29日,沃爾瑪中國公共事務部公關經理姜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沒有聽說過收取供應商條碼費一事”。“比如商圈發生變動,業主的規劃有變化,業主想要做高端商業中心,與沃爾瑪的定位不符。還有就是,門店盈利不佳也是關店原因。”
2013年高福瀾曾強調,沃爾瑪將根據嚴密的市場評估關閉一些業績不好的門店。這些被關閉的門店雖然占沃爾瑪中國門店數量的近9%,但預計對今年至明年銷售額的貢獻僅占不到2-3%。
姜薇表示,沃爾瑪去年10月宣布計劃未來三年新設110個新址,包括商場及配送中心,并會加大二三四線城市的發展。沃爾瑪會重點投入沃爾瑪購物廣場和山姆會員店兩大主力業態。2013年全年新開30家商場中,有兩家是山姆會員店。沃爾瑪在選擇開新店方面的原則是,“重視商圈、目標客戶群、樓面等因素。”
電商對沃爾瑪有貢獻
4月28日,佳富龍洲(北京)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中國消費分析師崔爾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2012年左右外資品牌退出中國市場的較多,很大原因是“線上沖擊”,但在這一股浪潮中,一些大超市“有輸有贏”,沃爾瑪算其中“應對很迅速,做得比較成功的外資企業”。但與此同時,沃爾瑪這樣的外資巨頭在華面臨的關店壓力、法律糾紛、食品安全等挑戰也較多。
4月29日,另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分析,1號店的確在中國電商市場可排在前十名,但1號店的前面站著天貓、京東、蘇寧易購、騰訊電商、亞馬遜等大佬級電商,1號店排名第六。從銷售數據上看,1號店去年銷售額115.4億元,而京東突破1000億元,蘇寧易購亦達218.9億元。
“外資在中國做電商沒特別好的,1號店跟純碎的外資在華做電商有區別。1號店與其他定位也有區別,它是‘網上商超’的定位,沃爾瑪入股后對其有一定幫助,此外,1號店在移動終端這塊做得比較好。” 莫岱青說。
“沃爾瑪已主動將策略調整為順應市場需求,從過去相對快速的發展,轉變為現在更關注質量。從2011年開始,沃爾瑪進行戰略升級,包括關店。關店是我們業務發展中正確的決定,是主動進行戰略調整的一部分,”張雪靜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沃爾瑪會選擇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間開新店,并希望新店能體現更好的質量。”
據張雪靜介紹,沃爾瑪在中國也一直朝“天天低價”方向努力,但目前并沒有做到。沃爾瑪“希望未來成為價格領導者,但不會以犧牲食品質量、壓制供應商價格來實現,更希望通過跟供應商規模化采購、整體供應鏈的高效管理來完成這一目標”。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