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年的追蹤,終于等到廣百變革的這一天。廣百集團的信息主管黃賢告表示,“之前我們這沒什么可說的,不過最近有了一些變動”。原來4月11日,廣百內部召開了一個“廣百電商與O2O主題會議”,開始明確要有所動作,這次會議的意義在于是由廣百集團一把手主持推動,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猶豫后,廣百這次終于明確行動。
這次的變革主要針對廣百集團旗下的廣百百貨,廣百百貨是廣東省最大的百貨公司(百貨設計)之一,擁有30家門店,去年的排名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連鎖百強中,排名58位,在華南地區的主流零售公司普遍認可包括有廣百百貨、廣州友誼、天虹商城等。
主要的行動有,首先,廣百將與微信合作,計劃率先推出廣百基于微信平臺上的APP,即在微信上做廣百的APP,這個模式和微商城不同,這是廣百和微信共同商討達成的共識。這種模式的優點在,與微商城不同,廣百可以將數據留在廣百,包括消費者的所有行為數據、消費數據等數據,而不是微信上。微信會開放接口給這個APP。廣百將不會再單獨開發自己的APP做單獨推廣,而是基于微信平臺做APP。
這個微信APP將會實現三大功能:移動會員服務、移動購物服務、移動支付服務。這些應用和微商城本質上沒有太多區別,但是企業可以應用的數據將會更加深入,對于后續的服務改進、相關改進措施等會有更大幫助。與此同時,這個應用反過來會幫助門店做業務,廣百可以因此了解到顧客在某些品牌駐留的時間、消費者的消費喜好等等數據,最終應用這些數據改進門店的管理和服務。
其次,廣百將會真正扶持自有官方商城“廣百匯”的發展,廣百匯模式是廣百自行購買商品,在這個平臺上進行出售。過去這塊業務沒有實體店的支持,沒有貨品沒有資源,業務量去年大約只有1千萬左右。現在制定了更完善的組織架構,并且明確廣百匯每年業績將和實體店業務部門的業績掛鉤,比如1個億的銷售額,如果業務部門沒有完成,就不算完成今年的銷售額。其實擁有自己的電商官網,這是所有百貨業老總的心病,廣百匯和天貓門店的區別是,未來會提供更多服務體驗,而不僅僅是出售商品。
最后,廣百將會對實體店進行改造,這種改造包括可能會在一樓開辟互聯網體驗區,給顧客提供游戲等體驗服務,類似機場設置的一塊網絡服務區域,用意在于吸引客流,增加客戶的體驗,并和廣百做更多互動,這在廣百來需要很大的決心,廣百一般在黃金地段,一樓更是百貨公司的黃金樓層,所以相關方案在商討中。同時接下來廣百會增加3家百貨推廣wifi,初期的成本根據面積大小不同,小則一家百貨一次30、40萬,多則100萬,后期每個月還有幾萬元的投入,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不過廣百主要定位中高端客戶,商品價格昂貴,廣百做微信APP,客戶的人群是否合適?黃賢告表示,他們在內部曾經做過統計,發現40%的會員是40歲以下的客戶,這還不算那些經常來廣百逛街、但是還沒有成為廣百會員的年輕人。整體來說,廣百內部對這次的變革充滿信心,因為基于微信平臺,風險和投入是可控,這次不再像電商時代,企業普通擔心營銷花費巨大都打水漂,這次比較實實在在。
對于這次的變革,廣百內部比較清醒,對于做這些動作是否一定會增加廣百的銷售額或者吸引力這個問題,黃賢告表示,其實廣百并非要創造什么東西,內部目前的想法還是,服務好現有的客戶,讓這些客戶繼續留在廣百,而不是吸引那些廣百周邊的客戶或者其他客戶。
黃賢告反復強調,已經到了必須要改變、要有行動的時候了。廣百這次的變革勢在必行。2013年以前,廣百還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但是從去年開始,進入個位數增長,經濟形勢、互聯網的影響、政策反腐倡廉,購物卡的銷售受到影響等因素是主要原因。
廣百百貨去年已經停止開新店。據了解,百貨業占據廣百集團營收的5到6成,其他的業務還有物流、專門市場(大批發市場模式)等業務。為了應對互聯網對公司業務的沖擊,廣百這兩年開始涉足商業地產業務。“不能再等到看清楚了再做,差不多方向對了,就要開始行動”,這已經成為廣百上下的共識。
文章來源于聯商網資訊動態,覺得有價值與您分享,感謝閱讀。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