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大佬是一個耀眼的群體,他們或是有著普通人無以比擬的財富,抑或有著較高社會地位,掌握著平民百姓的“居住大權”。事實上,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地產大佬們在成功之前,很多也是無名小卒,也干著普普通通甚至是很不起眼的工作,“大佬”兩字并沒有印在他們的額頭上。
馮侖:萬通董事局主席,第一份工作是老師。
1984年,馮侖25歲,他從中央黨校畢業,第一份工作是留校任教,后主動要求到武漢掛職下放鍛煉。一年后返京,參與了中央政治體制改革,又進中央體改委下屬的體改所。89年離開了體制,91年創辦創立“萬通”的前身“農高投”公司。
任志強:華遠集團董事長。第一份工作是當兵。
任志強經歷過11年的軍旅生涯,因表現優異,他先后任排長、參謀等職,榮立一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復員后,在北京青年服務社工作,后來服務社改名叫怡達。1984年年初的時候,國企華遠公司招兵買馬,于是任志強應聘進入華遠。
宋衛平:綠城房地產集團董事長,第一份工作是老師。 宋衛平1982年從杭州大學畢業在杭州舟山黨校做老師,給黨政干部上歷史課。后因為一些言論與當時環境有所抵觸被迫“下崗”離開該黨校,到珠海一家電腦公司工作,主要負責編制內部刊物,從文員一直干到一把手。1994年,宋衛平從珠海回杭州,當時身無分文。借了15萬元,開始投資房地產,后來又向朋友借了300萬元來投標項目和買地,綠城就是這么來的。
潘石屹:SOHO中國聯席董事長。第一份工作是公務員。1984年,潘石屹從石油管道學院畢業,被分配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經濟改革研究室。1987年起開始在深圳和海南開創自己的房地產開發生涯。1995年潘石屹與張欣女士共同創立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
孫宏斌:融創中國董事長,第一份工作是聯想員工。1988年,孫宏斌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同年進入聯想,2年后孫宏斌成為聯想企業發展部主管。分管聯想北京以外18家分公司的業務。1994年,孫宏斌創建順馳,以房地產中介所進入地產界。
吳亞軍:龍湖集團董事長,第一份工作是工人。 吳亞軍1984年7月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并在重慶一家國營儀表廠度過了其后的4年。1988年,工科出身的她成為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行業報紙的記者,6年后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并開始涉足房地產業。
王石,萬科董事長,第一份工作是當兵。1968年參軍,服役于空軍汽車三團。1973年轉業,就職于鄭州鐵路水電段。37歲到深圳在一個貿易公司找到了份工作,后倒騰玉米飼料賺到賺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筆錢——32萬。1984年下海辦企業,1988年企業更名為萬科。
張力:富力地產總裁,第一份工作公務員 根據公認的說法,張力正式投身地產界是在1993年。當時他從原來任職的廣州市天河區政府出來已經5年,其間主要靠做裝修和工程設計賺了一些錢。恰逢廣州樓市開始急速升溫,各路人馬紛紛殺入,他力邀來自香港的李思廉合資組建廣州天力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商場設計),共投資2000萬元,雙方各占50%股權,此即后來富力地產的前身。
許家印:恒大集團董事長,第一份工作煉鋼工人。 許家印出身貧苦,他開過拖拉機,掏過大糞,做過“大隊自保員”。上大學時他選擇了冶金系,為了至少能做個煉鋼工人。大學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國企舞陽鋼鐵廠擔任車間主任。1996年帶著七八個人創立了恒大集團。
張玉良:上海綠地集團公司董事長,第一份工作村支書。 張玉良出生于上海郊縣。高中畢業后,有過回家務農的經歷,回鄉兩年,張玉良就做了村支部書記,當時他只有25歲。其后,領導又派他到上海農學院干部專修讀經濟管理。1986年6月-1992年5月,張玉良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農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人事處、住宅建設辦公室任職。1992年5月起,張玉良領銜創建上海綠地(集團)有限公司。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