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天虹商場進駐南昌;2007年,百盛集團以5.1億元收購太平洋購物廣場;同年,深圳天虹與百腦匯(南昌)實業有限公司簽署租賃協議,挺入南昌第一商圈——中山路。
7年過去了,除耕耘南昌多年的萬達廣場新開商場后,在開業的百貨業態中,南昌7年沒有百貨業新鮮血液注入。
商圈探因
地少受寵 外地百貨更愛老城區
在2013年,作為百貨巨頭的王府井百貨與浩瀚正盛集團簽約,以租賃方式進駐南昌王府井購物中心項目,預計2016年10月開業。而在2004年王府井就已經入駐長沙。
比起周邊的省會城市,南昌好像不是百貨公司的“寵兒”!
南昌7年沒有百貨業新鮮血液是否是因為國內商業環境不好?答案是否定的!
南昌某百貨公司部門經理王先生告訴記者:“外地百貨公司進駐南昌最喜歡老城區的傳統商業街區。紅谷灘發展潛力雖然巨大,但已有萬達廣場、天虹商場等,競爭激烈,一家在南昌沒有基礎的百貨公司要在紅谷灘創一片天地并非易事。今年國慶期間,紅谷灘將有兩家百貨公司開業,我個人認為一些奢侈品牌專柜不會在其開業初期面世,按一些大牌的習慣,多進駐焐熱的商圈。老城區可供發展大商業用地稀缺,這是南昌近年百貨業進駐緩慢的最直接原因。”
筑巢引鳳 老城區要高檔綜合體
5月,我省在香港舉辦的招商引資周活動上,曾拋出《江西省現代服務業招商項目》,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我省推介了81個商貿綜合體項目,其中南昌全市22個。除高新區、新建縣等地項目,南昌傳統商圈中,東湖區項目為0(未含寫字樓項目),西湖區僅有2個。
對南昌老城區的“騰籠換鳥”,南昌市東湖區區長賀瑞虎接受本報采訪曾說出了,對轄區內一個地塊開發的期望:“最主要是做城市綜合體,我們現在做的就是吸引對這地塊有興趣的客商來考察,我們做好推介。從東湖區來說,我們希望做三產,特別是現代服務業。”
賀瑞虎表示,老城區以往的商業就是相關配套設施不到位,在新的競爭下,老城區商業處于劣勢。
賀瑞虎還說:“讓優質客源進來,東湖區缺的是高檔次的、功能配套比較好的城市綜合體,也能提升老城區的城市品位,最終提高南昌中心城區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力。譬如,有上饒人到浙江去消費,九江人去武漢購物。我們自己的商業份額沒保住是不應該的。”
大鱷探營
本土企業盼牽手廣州友誼
3月,廣州老牌百貨公司——廣州友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黎鋼一行考察了西湖區地塊。
南昌市西湖區商務局投資促進科科長胡延7月8日告訴記者:“廣州友誼集團考察的地塊是贛江邊江西造船廠以南,現隸屬南昌市糧食局,經營新榮昌酒店用品市場的江西榮昌投資有限公司目前以租賃形式獲得該地塊使用權,約150畝。由于地塊并不很大,所以沒有報給香港的招商引資目錄。”
記者了解到,新榮昌公司期望以合作形式和廣州友誼集團在該地塊建設商業綜合體。胡延告訴記者,廣州方面對該地塊很滿意。西湖區政府也希望該地塊用以商貿、寫字樓、大型商業開發,該地區此類業態很缺乏。
廣州友誼集團辦公室陳主任表示:“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為了企業的發展一直關注周邊的核心城市發展。如果有合適的項目,一定會考慮在南昌投資開設百貨公司。”
多層次跨界合作吸“銀”來
綠地江西公司有關工作人員7日透露,6月20日-21日,綠地集團執行副總裁孫志文先后在南昌與來訪的銀泰集團CEO陳曉東、北辰集團董事長賀江川就開展多層次、寬領域跨界合作舉行會談,并達成廣泛共識。6月21日,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正式簽約北辰集團;銀泰集團有意在綠地南昌國際博覽城等綠地項目打造大型商業體驗中心。這是三大集團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品牌優勢,實現業務互補、聯動發展、組團服務南昌,乃至江西的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作為銀泰集團主業之一的商業零售,其銷售業績增幅連續多年居國內同業之首。2013年,銀泰商業被摩根士丹利評為全球引領零售革命的16家公司之一。
銀泰集團下屬銀泰商業營銷企劃部公關主管胡忻8日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這次來南昌考察,主要由銀泰集團旗下銀泰置地負責,銀泰商業集團主要負責的是項目開發之后的商業運營。我們的確有意向在江西拓展,目前不便透露。而我們目前新開店皆以購物中心業態為主,即銀泰城。”
恒隆“戀愛長跑”一直情未淡
香港地產巨頭——恒隆地產的身影近期頻現南昌,和8年前不同,恒隆這次把目光對準了八一廣場附近的一個黃金地塊。
恒隆地產是香港高端商業地產三大龍頭企業之一,近年來在內地成功開發營運10余個世界級綜合商業項目。旗下恒隆廣場是中國百貨業的標桿之一,2001年開幕以來,上海浦西第一高樓恒隆廣場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時尚高地,眾多世界頂尖品牌以在恒隆開設專賣店為榮。
8年前,恒隆廣場有意進入南昌的消息一度成為購物達人和網友的談資。
早在2006年,香港恒隆地產就十分看好南昌的發展前景,并與西湖區政府簽了意向合作協議,意欲投資2億美元在昌打造集商業、娛樂、餐飲于一體的大型綜合購物中心。
記者了解到,恒隆地產當時看好的是南昌市西湖區中山路以南地塊,由于該地塊有大量的商業店面和住宅,拆遷成本過大,最終導致雖有“婚約”但一直未真正牽手。盡管恒隆沒有落子南昌,這幾年其對南昌的關注并沒有減弱,恒隆曾多次前往南昌其他地塊進行選址。
記者了解到,來南昌考察的除恒隆外,還有香港十大財團的九龍倉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
記者觀察
布局要趁早 莫錯過良地
外地企業不看好南昌,還有一個原因是對南昌的不了解,對南昌形成了思維定式。
其實,南昌本次“拆違拆臨”就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雖然,老城區還有很多老房應大面積拆除,太原長沙都走過了這條路,之于城市或許是一次陣痛,可也是城市升級的必經之路。恒隆“曖昧八年”,無非終究是拆遷成本的計算。
前幾年媒體和百貨公司都在糾結一個問題:是人等商業還是商業等人。今天回頭看,這貌似早已不是問題。
前幾年紅谷灘人氣不足,不少外地百貨都不肯來。可早早在紅谷灘布局的商業大腕們,他們如今占據的市場足以笑傲群雄!
(信息日報 記者左陽天、實習生唐梨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