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土地資源的缺乏、PM2.5指數持續高位、高濃度的霧霾天氣籠罩,享受好陽光、呼吸好空氣、喝無污染的水、交通不擁擠已然成了“奢侈品”。我國提出“生態城市”“低碳城市”等生態型發展模式為城市發展目標的地級以上的城市約280多個,但至今公認的成功案例卻不多。而這就是世博區塊的可以期待的未來模樣,后世博地區結合自身特點,建立了一套新體系、新模式和新機制,因地制宜地打造低碳生態智慧城區。
“2013首屆地下空間與現代城市中心國際研討會”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利用地下空間資源助力城市發展。在此基礎上,為延續“世博低碳生態科技論壇”品牌效應,持續關注地下空間持續開發浪潮,擴大會議規模,計劃將繼續結合世博地下空間開發建設的項目,聚集世界各地優秀地下空間與城市規劃案例和業內人士,舉辦“2014(第二屆)地下空間與城市綜合體國際研討會”,將地下空間開發、能源管理、綠色建筑等多學科內容交叉,通過高端論壇、專業研討、展示區等形式,探討和展示行業趨勢及最新市場動態,實現產、學、研、用結合,以此促使發達、發展中和新興大都市及特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在研討會同期,將設地下空間成果展區;綠色建筑與能源管理展區;智慧城市管理與地下停車庫展區;地下空間施工技術、材料、與設備展區。預計本屆會展將有來自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名代表出席,100余家企事業單位前來參展,屆時將定向邀請2000名的專業觀眾前來洽談貿易。
一、會議時間和地點
會議時間:2014年9月18-19日
會議地點:中國·上海世博會展中心
二、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
上海世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協辦單位:國際地下空間聯合研究中心
上海世博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世博央企總部基地工程建設指揮部
承辦單位:上海聞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世博會有限公司
部分嘉賓:
錢七虎 中國工程院院士、總參科技委常委 孫 鈞 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
王夢恕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教授 石定寰 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
俞光耀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Jacques Besner 國際地下空間聯合研究中心秘書長
丁 浩 上海世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陳世鳴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書記、教授
焦桐善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原副總經理 趙鵬林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
席群鋒 上海世博發展(集團)公司副總裁 陳志龍 解放軍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地下空間學會理事長
朱合華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導師 許文發 中國建筑學會區域能源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Evasio Lavagno 意大利都靈理工學院教授 束 昱 上海同濟聯合地下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陳 紅 杭州錢江新城建委規劃建設處的副處長 俞明健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公司副總工
周迎新 新加坡國防科技局 顧 新 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規劃設計所所長
繆宇寧 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公司副總工 張瑞龍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執行總工程師
唐士芳 上海世博發展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 張鵬飛 上海世博發展集團副總工程師
李佳川 上海虹橋商務區管委會規劃管理處處長 奧村忠彥 日本工程振興協會地下空間研究中心主任
Hong Chul Rhim 韓國延世大學建筑工程系教授 凌嘉勤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規劃署副署長
王明年 西南交通大學地下工程系副主任 張 銳 沈陽地鐵運營有限公司
石曉冬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 黃 春 蘇州設計研究院軌道交通綜合體設計院副院長
吳元煒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原總工程師 徐國強 上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規劃所總工
王清勤 全國綠色建筑委員會秘書長 葉大|法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三、大會主題與報告內容
大會主題:踐行綠色理念 探索低碳未來
會議議題:
本屆研討會將采用“主論壇 + 分論壇 + 產品展示 + 參觀考察”的組織形式。
“主論壇”議題如下:
◆地下空間發展形勢分析及國家政策與工作思路解讀 ◆世博最新工程進展,引領行業風向標
◆低碳環境下地下空間開發的意義及產業發展趨勢 ◆先進地下空間開發與能源管理相結合的理念
◆地下空間開發面對的挑戰與整體解決方案 ◆國內外城市地下空間可持續發展成功案例分享
“地下空間規劃、設計與運營管理分論壇”議題如下:
◆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 ◆城市地下空間建筑防空防災一體化設計
◆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功能規劃、層次規劃和防災系統規劃 ◆地下空間建筑密集區的疏散設計
◆大型綜合體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 ◆ 城市地下空間一體化開發利用規劃及機制
◆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融資和商業地產開發模式 ◆城市地下空間兼顧人防工程設計
◆地下空間的運營管理與物業管理 ◆城市地下空間的產權歸屬問題
“地下空間施工、綠色材料應用及能源管理分論壇”議題如下:
◆地下空間設計與地下工程施工新技術介紹和推廣 ◆地下管道穿越建筑物的相關技術
◆地下空間超大基坑施工技術 ◆地下空間的抗震、防水、結構穩定性等施工技術
◆地下工程設計施工的風險管理與控制 ◆面向生命周期的BIM研究與應用
◆綠色建材在地下空間中的應用 ◆綠色照明中的新光源和新技術
◆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室內空氣凈化和建筑節能中的應用 ◆如何提高地下空間的舒適度(保溫、保濕、采光等)
◆智能化運行技術實現建筑的節能管理 ◆區域能源管理的應用及未來
“地下空間與智慧城市交通一體化分論壇”議題如下:
◆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地下空間一體化建設技術 ◆大型軌道交通樞紐站施工中的新技術應用
◆軌道交通地下空間商業開發投融資模式研究 ◆地鐵與周邊商業的一體化開發研究與實踐
◆城市軌道交通裝配式車站結構設計研究 ◆地鐵上蓋物業及地下空間綜合開發
◆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監控技術 ◆深耕大數據,助力智慧城市交通發展
◆低碳經濟城市地下空間地鐵的節能減排與環保問題 ◆ 軌道交通線路與市政管溝一體化
◆地下空間監控系統及停車場智能化系統 ◆停車場智能照明與引導解決方案
參展、觀眾范圍:
1. 建設廳(局)、建委、人防辦、城市規劃局、公用事業局、城管局、市政工程管理處、城市建設投資等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
2. 地下商場、地下車庫、地鐵、人防工程等權屬單位負責人;
3. 國內外各大城市地下空間項目開發公司;
4. 高等院校、科研、規劃、設計、監理單位等有關單位負責人;
5. 國內外勘探、設計、監理、施工與咨詢公司;
6. 地下空間管理物業運營,物業管理配套服務公司;
7. 房地產開發商及工程開發商等相關企業;
8. 地下工程施工技術、材料及設備供應商;
9. 地下空間能源管理與節能照明提供商;
10. 智能城市管理系統及設備商;
11. 代理商、經銷商、分銷商等;
12. 檢驗、檢測、認證,金融機構與管理咨詢機構等;
2014(第二屆)地下空間與城市綜合體國際研討會組委會
聯系人:張 浩 先生
電 話:021-51757706
傳 真:021-51757702
手 機:188 1724 9517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