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一個朋友去某個臺灣女裝品牌工作,該女裝品牌有著3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服裝品牌中絕對是老品牌,老板是個勤勤肯肯的老爺子,很多工作都是自己做,而且做得很好,經他手出來的產品,據說都很暢銷,早些年做得很好,2007年左右,還能在少數商場聽到這個品牌銷售排名第一的話語,但好幾年來,全國銷售一直在下滑,現在1個億的樣子;
這兩年時間,老爺子嘗試過讓兒子來接班,兒子一上來就大刀闊斧搞改革,結果幾百萬花出去了,白花了,老爺子又重新管起來,富二代兒子又弄了一幫子人搞電商,結果也沒搞出名堂,現在又想做投資,老爺子只好自己挺著;
可老爺子挺得住嗎?講幾個故事,供大家了解一下將這個品牌做30多年的老爺子;
1. 老爺子經常在會議上和員工講自己的輝煌過去,還和員工說,我周六周日晚上都在加班,你們怎么可以準時下班呢?有一次把老爺子搞火了,對員工說,以后準點下班要罰款;
2. 老爺子每次出差,都會隨身帶一箱貨過去,他說這樣可以省快遞費,并要求員工也這樣;
3. 老爺子巡店的時候,店鋪陳列都是自己親自做的,連換一張燈箱海報都親自來;
4. 有一次某店做了一場活動,做得出乎大家意料的好,店長帶領店員們做了很多的工作,2天做了50多萬的業績,事后店長向經理申請獎勵,老爺子勉為其難的說好吧,那每人獎勵50元吧;
5. 老爺子和各個百貨的招商人員的關系都不好,好幾家百貨因為一些小事和老爺子不愉快,逼著品牌撤店,一年撤了好幾家;
看完這五個短故事,相信大家已經知道,為什么這個品牌做了30多年,一直停留在1個多億的銷售額的吧;
老爺子勤勞、節儉、凡事親為,正是因為老爺子的這些優良品行,這個品牌才能存活30多年,才能做到1個多億的規模,但也是因為老爺子的這些性格特質,導致了該品牌只能做到1、2個億,這么5、6年下來不見突破就是明證;
老爺子遲早是要老的,富二代的兒子是接不了班的,這個品牌怎么辦呢?
早在兩年前,朋友和我說的時候,我就說,你們那個品牌是做不大的,要能做大,早就做大了,如果我是你,我就勸你們老爺子把公司賣了,現在還能賣得上價錢,等5年之后,品牌快不行了,就不值錢了;
朋友不信,說30多年都做下來了,哪怕不能做大,也至少能維持現狀吧?
我說,你想錯了,2012年是服裝行業的分水嶺的前夜,再往后的時代,已經不屬于老爺子和老太太了,他們那一代的思想已經無法扭轉品牌的日薄西山了,只要他們還能再活10年,就一定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手創立的品牌死在自己手里;
有些人會問,難道老爺子和老太太自己解決不了品牌的問題,難道就不能請職業經理人來挽救公司嗎?
我說不能,你以為老爺子和老太太是能力問題嗎?從來都不是,這些老爺子老太太能把品牌做幾十年,年銷售1個多億,能力都是一個頂10個的牛人,就是因為老爺子和老太太自己牛,才導致品牌做不大,因為現今的社會,能靠個人能力就能做好的事情,早就讓人占了,現在要靠的,是組織的力量,而團結組織的力量,需要領導人有思想;
拿現今的服裝品牌為例,領導人有“思想”,品牌做大的概率就非常大,領導人沒有思想,你找來再有思想的職業經理人也沒用;
有人問我:“你舉的幾個例子,無非就是想說明那個老爺子什么事都自己做,小氣,舍不得花錢多請人嘛,這個還不好辦嗎?很多類似品牌的老爺子老太太都會花上100多萬的年薪請來一個副總來管理呀,是行業內能力強的人太少,根本就不是老爺子老太太舍不得花錢的問題,別的公司做過的事,他們都做過呀,只是請來的人沒做好而已,所以你能說他們沒思想嗎?是職業經理人沒能力吧”;
我再講一個案例吧,另一個品牌,年銷售2個多億,創始人也是個老爺子,曾經輝煌過,這兩年開始下滑,很多加盟商不做了,自營店也在萎縮,老爺子花了120萬年薪,請來一個曾經在國際奢侈品牌做過的人來做副總,在這樣的公司里,簡直是天價薪水,做了10多年的經理級老員工才5000元/月,副總在搭班子時,從外面請了幾個中層進來,薪水開到1萬左右,老爺子怎么也不同意,認為那太高了,那怕幾名員工都在短時間內出了成績,依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克扣幾名新人的薪水,最后導致新人離職;
老爺子甚至連自己親口承諾終端人員完成指標的獎金也不承認,原因是平時完成率只有80%左右的情況下,他自己本人也認為125%是不可能完成的指標,定個重獎的目的只是為了完成率可以在100%左右,這樣既可以完成任務,又不可以不用發獎金,沒想到終端的那幫“神經病”將那季的業績沖到了7000多萬,完成率130%多,真按老爺子當初定的獎金的話,人人過萬了,得花大幾十萬,結果老爺子賴賬了,說業績做到130%,完全是因為貨好,那么好的貨,放到店鋪豬都會賣,后來,下一季的完成率又回到80%左右,老爺子又說做到125%發多少獎金,這下,豬都不信了;
這個例子里,花一個年薪相當于經理級20倍的薪水請來一個副總,老爺子夠舍得花錢了吧,卻因為省下不到100萬的獎金,而失去了全國終端一線的人心;要知道,那100萬的獎金,是全國終端一線員工在一個季度中多沖出2000多萬的業績里面的,那些是他們應得的,何況“君”無戲言;
所以,這里說的“思想”不是“是否舍得花錢”的思想,而是“是否懂得怎樣花錢,用錢收攏人心”的思想;
所以,這些長年在1、2個億或是2、3億徘徊的老爺子老太太品牌,現在已經不是你們能否維護現狀的問題了,而是你能否保住你品牌現有的資源,這包括為數不多的人才和顧客、已經不高的商場地位,因為這些隨時都可能被一些新崛起的品牌所搶掉;
其實你們自己也知道,你再將品牌做到5個億、10個億的可能性幾乎是0,現在只想守住品牌,不至于讓品牌在自己手里做死掉;
但是,我想說的是,逆水行舟,而且還沒有好的水手,你是守不住的,事實將會在這兩年證明給你看;
所以,我有個提議:
1. 將品牌賣掉;現在將老品牌賣掉,或多或少還能賣幾個億,拿著幾個億做點投資,剩下的時光也會過得很舒適,也不至累死累活勞心勞力,卻仍然無力回天,說不定能多活10年8年的,甚至活過100歲也不是不可能的;
2. 將公司的股份賣掉80%左右;鑒于對自己一手創立的品牌的感情,可以保留10%-20%的股份,把經營權交給70后和80后,品牌也許還能救活,可且搞不好還能做上市,到那時,20%的份額也要比你現在整個公司大得多,那也是一個相當成功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呢;
這么做的好處多多:
1. 救活品牌的幾率非常大,事實證明老爺子老太太自己是救不活品牌的;
2. 能收回大筆資金,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3. 再過5年,到2020年左右,自己做的品牌就越來越不值錢,還不如趁早套現;
4. 能讓自己輕松安度晚年,不至于累死在工作崗位上,
5. 就算品牌做死了,也不是做死在自己手上,對別人也有一個交待;
所以,2014年,我要對1-3個億的老爺子老太太們還在掙扎的品牌說一句:“賣了吧,讓我們70后80后接手干吧”
歡迎關注格睿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