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領導“打”的,都是領導器重的
父母愛孩子,愛得無以復加。至于為什么打孩子,體罰孩子,畢淑敏老師在《孩子 我為什么打你》一文中寫的非常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我只打過一個人。不是偶然,而是經常,不是輕描淡寫而是刻骨銘心。這個人就是你。······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敗,在所有的夸獎、批評、恐嚇以及獎賞都無一奏效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這就是毆打。······孩子我希望虛偽、懦弱、殘忍、狡詐這些最骯臟的品質,在你初次與它們接觸時,就感到切膚的疼痛,從此與它們永遠隔絕。······毫不懂道理的嬰兒和已經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為都不必打,因為打是沒有的。唯有對半懂不懂,自以為懂其實又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們快快長大。
打在孩子身,痛在父母心。相信在打孩子時,任何一個父母都是臂系千鈞。
玉不琢不成器,成大器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然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能自覺地做到這些,懶惰自私好像是人的本性,可社會上又偏偏喜歡勤勞寬容的人,那么怎么樣才能變得勤勞寬容呢?這就需要有人不斷的提醒、喝斥甚至懲罰。
工作中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同一個部門,忙的忙死,閑的閑死。是為什么?對于上級布置的事情,有的完成的一團糟,領導只是說一句:“下次注意”就完了;而有的完成的稍有瑕疵,領導就不依不饒。又是為什么?
畢淑敏說過:毫不懂道理的和很懂道理的都不必打。工作中毫不懂道理的是訓不訓,罰不罰,都起色不大的員工,領導懶得再說什么。而很懂道理的人已經成了領導。所以那些成天被領導指使的團團轉,動不動就挨訓的員工,就是畢老師筆下似懂非懂,自以為懂又不甚懂的“孩童”。領導高瞻遠矚,絕對不會在平庸的事情上浪費時間,他所歷練的都是剔除懶惰后就成精英的;他所喝斥都是懂得容忍后就天下無敵的。一句話:被領導“打”的,都是領導器重的。
愛之深,責之切。父母、領導亦然。(作者:工作著)
- 該帖于 2014-9-3 17:1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