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尚偉:為什么聽了很多道理,依然做不好生意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商業這點事兒),分享推動進步)
這年頭兒,拜微信朋友圈兒所賜,我們每天都可以在微信上看到各式各樣的“名言警句、哲理故事,缺少營養的心靈雞湯……”看得越多,聽得越多,往往會越糊涂……直到看了國民岳父韓寒的電影處女作《后悔無期》,一語倒破天機: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而這句話對于當前身處充分市場競爭中的企業其實也非常的適用。
企業如人,成敗或許不僅在于懂多少道理,不僅在于有多么規范、細節的管理;管理只能解決周而復始的正確的做事情,而不能確保做正確的事情及把事情做正確。而真正能讓引領企業沿著正確的方向前行,并保持領先的核心其實在于對“趨勢的前瞻、方向的選擇、時機的把握”,而這個法則在移動互聯時代將表現的越來越充分。
一度線性思維,在自己的小圈子越陷越深的“曾經偉大的企業”多成過去時,如柯達、樂凱,正在被邊緣化的NOKIA、MOTO,如果還看不清方向繼續“緣木求魚”,佳能或許也會成為下一個柯達;當然面臨老年危機,日益鈍化的或許就是我們NB到轟轟級的傳統銀行,浩若星辰的傳統房產中介門店,傳統的單體百貨店,傳統電視臺,紙媒、接著或許就是“三桶油”……
NOKIA CEO 奧利拉曾經悲壯的說出如下感慨“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但不知道為什么,我們輸了”。現實的市場競爭中沒有對錯,只有輸贏。成功或許難以復制,失敗的陷阱或許可以避免。另外,商業的規則無論進化到什么時代其實都不曾改變:“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溢價的,為消費者提供更好體驗的,可以讓消費者愉悅買單的,能夠持續為消費者帶來新鮮感的,有足夠性價比的”企業或許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在當下及未來的移動互聯時代的不敗之計,或許可以歸結為如下幾點:
1、放下過去的成功經驗及模式,潛心思考面向未來更快的做出更高性價比的系統化產品,一直保持二次創業的心態。
2、面向80、90后,做出更具娛樂性、分享性的具有社交屬性的產品;
3、直面終端消費者,而不是分銷商,盡可能的減少中間環節,主動為消費者省錢、省時、省心;
4、鎖定消費需求,而不是僅關注競爭對手,當下你已很難準確定義你的競爭對手,隨時可能有一個野蠻人突然出現在你的面前,搶走你當下擁有的一切;
5、與其讓別人革命,還不如自己動手“揮刀自宮”,修煉神功;
6、勇于小范圍的試錯,總比呆在船上繼續線性思維的“刻舟求劍”好。
總之,道理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快速迭代的市場環境下,如何辨清方向,快速行動,應勢而動……跳出既有的思維框架放大自己的視野范圍,看前方,更要看周邊,看競爭對手,更要關注終端消費者,看當下社會中堅,更要關注新生代。(謝尚偉 2014年9月5日于江北紅旗河溝)
xsw791011- 該帖于 2014-9-5 13:5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