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日程表中,美國投資是一個主要議題。
當天上午,王健林與正在北京訪問的美國負責經濟和工商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查爾斯·瑞弗金(Charles H. Rivkin)就萬達在美國的投資進行了專門交流,隨后還參加了一個小范圍的中國企業家美國投資圓桌討論。當天中午他還要和美國華盛頓市長見面。
在出席圓桌討論前,王健林和瑞弗金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的獨家專訪。瑞弗金稱贊,萬達在美國的投資是中國在美國投資的典范。
這是瑞弗金自2014年2月就任美國助理國務卿以來對中國的首次訪問。在北京兩天的行程中,他與中方政府官員以及中美企業家代表舉行了會談。在5日上午小范圍的中國企業家圓桌討論中,他與來自萬達、萬向、綠地、雙匯、天津鋼管等這些具有代表性在美國進行投資的中國企業家進行交流。
瑞弗金試圖從中國企業家那里得到他們對投資美國的看法和問題。在座談中,被談及最多的問題是關于赴美簽證問題,這也正是美國國務院在努力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被視為中國赴美投資一個主要障礙的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審查卻一次也沒有被提及。瑞弗金強調,只有很小一部分外國投資要接受CFIUS的審查,而其中被拒絕的交易更是少之又少。
經過過去幾年在美國的發展,中國企業對CFIUS審查已經有了更多適應。比如,主動向CFIUS提交審查資料已經成為萬達在美國投資的例行程序之一,雖然這并非強制性的要求。
自2012年收購美國AMC影院之后,萬達在過去兩年加快了對美國投資步伐。去年8月,萬達在紐約簽署了一份投資五星級酒店的協議。今年7月,萬達宣布將投資9億美元,在美國芝加哥建設五星級酒店及公寓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芝加哥第三高建筑。今年8月,萬達集團中標洛杉磯一個項目地塊,將投資12億美元,建設綜合性地標項目。今年第四季度也許還會有新的項目宣布。
王健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美國是萬達海外投資的第一大目的地。萬達在美國的投資重點今后將從商業轉向文化。目前,萬達正在籌備在洛杉磯建立辦公室,進軍好萊塢電影業。
王健林透露,萬達在好萊塢電影已經有了投資,還有更多的項目在談判之中,明年會有更多項目宣布。投資美國,萬達著眼的不僅是美國市場。“在美國投資以后,這種全球發行的影片可以拿到中國來放映……我們主要是關注兩地市場的結合,僅看美國市場是不行的。”王健林說。
王健林此前在接受美國CNN采訪被問及近期是否有大的收購計劃時回答說:“你可以回去問問你老板,CNN想不想被收購?我也可以把它買下來。”雖然王健林事后說這只是開玩笑的說法,但中國企業收購美國的內容制造商并非沒有可能。瑞弗金談及當年日本企業索尼收購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他說:“美國是對投資開放的。”
作為美國著名制作公司Jim Henson曾經的CEO,瑞弗金也格外關注中美兩國在電影產業的合作。他在北京期間還出席一場由美國電影協會舉辦的活動。瑞弗金說,中美兩國在電影行業的合作富有潛力,他同時也強調了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兩國投資越多,越有助于發展一段強勁的中美關系。”瑞弗金說。
萬達投資英美:可預期的確定性
《21世紀》:能否向我們介紹一下你這次訪華的使命?通過與中國企業家的座談,你想向他們傳遞一個什么樣的訊息?
瑞弗金:我認識國務卿克里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他一直堅信:經濟政策就是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就是經濟政策。這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于,加強在世界范圍的經濟關系符合全球經濟的利益,也符合我們合作伙伴與朋友的利益。
我這次來北京要與在華的美國企業代表見面,看他們在這里發展如何,從美國國務院層面我們能做些什么幫助他們有更好的發展。我也會見企業家,和在美國有投資的中國商業領袖見面,也會和中國官員會面。我希望通過這次訪問能夠對如何提升兩國貿易和投資水平形成更好的認識。我也希望通過此行鼓勵對美國的投資。坐在王健林董事長旁邊我很榮幸,他在美國被視為中國對美投資的典范。他的投資富有遠見,致力于企業社會責任。我曾在媒體行業工作過,我可以說他在好萊塢被視為中美在電影和娛樂業合作的推動力。
《21世紀》:對于國務卿克里所說的經濟政策就是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就是經濟政策,美國國務院都是如何執行這一理念的?
瑞弗金:國務卿克里的看法是,美國國務院做的每件事情都與經濟政策相關。他把幾乎每個重大外交決策都置于經濟框架之下。我們在做的一些振奮人心的事情包括在世界范圍內的大量貿易協定。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成員代表了世界上40%的經濟規模,它的完成將有助于全球貿易和創造更多就業。
在中國,我們與中國完成了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其中經濟是重點。這是中美之間進行的最寬廣、深入、全面的雙邊對話,其中也談及中美雙邊投資協定。關于這個談判,我們已經完成了14輪。王董事長剛才提到,美國投資環境的吸引力之一在于透明性、可預見性和法治。中美雙邊投資協定會促進這一點,推動市場準入更加開放,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為雙方都提供確定性。
《21世紀》:助理國務卿提到萬達是中國投資美國的典范。那么萬達大概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美國市場的?去美國投資對萬達來說有哪些吸引力?
王健林:關注美國市場很早了,從十多年前就開始關注,只不過那個時候民營企業沒有資格去美國投資。中國放開民營企業對美國投資大概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放開對美國的投資以后,我們很快在2010年就開始談判,2012年三四月份就完成了收購。我們最近兩年在美國有持續的、好幾個項目的投資,不僅是不動產方面的還有娛樂方面的投資。
我看重美國的是,它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當然中國也有可能很快就會超過了,美國是全球的重要市場。再有美國科技發達,創新最多,經常去美國可以獲得很多創新的交流——世界上不僅是文化、網絡還是服務業方面的最新發展,這樣對我們在國內做生意也有啟發。
《21世紀》:你今天參加圓桌討論是來分享經驗,還是帶著希望得到解決的問題而來?
王健林:問題目前很少。我們在美國這四五個項目的投資都很順利,按照美國的法律框架走就行,一般不會有什么問題。我感覺至今為止還沒有在美國遇到任何障礙的問題。
美國是一個法制健全的市場,按規矩走就沒問題。美國具有確定性,不會有不確定性。我到美國、英國投資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即所有的投資都有確定性。對企業來講,不一定是一單要賺多大的錢,賺錢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一個有能力的企業會是一個持續不斷增加賺錢的過程,而不是靠哪一單。對我們來說,最希望的就是法制健全,可預期的確定性。
對美投資重點從商業轉向文化
《21世紀》:你談到在美國投資基本上沒有遇到過問題,那么在前往美國投資之前是否有顧慮?這些顧慮都解決了嗎?
王健林:在邁開第一步沒去之前,有害怕,因為畢竟之前沒有去過國外投資。雖然對美國也有一定了解,但畢竟沒有踏上這塊土地,把資金放過去是有一些忐忑的。但第一個項目AMC,它涉及了文化,這個項目能進展順利,一下打消了我們的顧慮。接下來的這三四單投資都很順利,我覺得對我們來說,美國是我們海外投資的第一大目的地。這是肯定的。
《21世紀》:在你和中國投資者的交流中,你聽到他們談得最多的擔憂是什么?
瑞弗金:我會盡最大努力打消他們的顧慮。因為美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有接受了很高程度教育的勞動力,是一個法治社會,有可預見性和穩定性。我們正處于走出危機的過程中。在過去52個月,美國商業創造了1000萬個就業機會;美國私營部門新增就業崗位已經連續第5個月超過20萬,這是2000年1月以來的首次。美國經濟正在反彈回升,美國經濟是對投資開放的,美國經濟也正在尋找外國投資。
事實上,我想告訴這些商界領袖的一件事情是我們商務部在進行的一個項目叫做“選擇美國”,我們正在組織力量吸引對美國的投資。美國商務部也和國務院在合作,我們會為未來投資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務,找到對他們來說最合適的州、行業、地點和條件。我們將在明年第一季度舉行“選擇美國”峰會,我也希望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可以利用這次機會。
《21世紀》:作為助理國務卿,你如何評價中國投資者在美國的表現?
瑞弗金:我覺得數字就很有說服力了。比如投資,在2007年,中國對美投資是7億美元;2012年這一數字增加至70億美元;去年,這個數字又翻了一倍,達到140億美元。貿易方面,在中美建交的35年間,兩國貿易額從最初的不足1億美元增加至將近6000億美元。
2012年,王董事長花了26億美元在美國收購AMC,那一年中國對美投資額創下了紀錄。2013年,雙匯花了71億美元購買史密斯菲爾德。不管你從哪個角度看這些數字,它們都在劇增。如果你把這看成是一種趨勢,即使是單看這些數字,它都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對中國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21世紀》:關于萬達收購AMC,你在2012年的時候說過,這個收購怎么樣,一兩年后見分曉。現在過去了兩年,你會如何評價這個收購?
王健林:非常好,我們在2012年完成收購之后,在2013年圣誕節前在紐交所上市了。現在的股票市值已經接近我們投資額的三倍了。在兩年多的時間就增長這么多,不用說在美國,在世界上也很罕見。
中國很多人覺得去國外投資不如在國內投資,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有機會,只是看你怎么做。何況美國是一個高科技國家,我們把文化和科技結合以后還會有更多機會。我們今后將逐漸把投資的重點從商業轉向文化,更多的是這方面的投資。
《21世紀》:萬達8月份中標了洛杉磯一個地塊,還準備在洛杉磯設立辦公室,進軍好萊塢電影業。這方面最近有哪些新的進展?
王健林:我們在好萊塢電影已經有投資了。我們投了一個全球發行的影片,明年可能就會放映。現在還有很多投資在談判當中,明年會有更多項目。投一部影片才是開始,可能在接下來幾年,你會發現很多影片都會有我們萬達的字樣。
《21世紀》:但好萊塢競爭激烈,萬達在這方面有哪些優勢?
王健林:美國終端市場的增長是比較穩定的。我們想的是,在美國投資以后,這種全球發行的影片可以拿到中國來放映,可以增加很多收入。我們主要是關注兩地市場的結合,僅看美國市場是不行的。
瑞弗金:王董事長談到好萊塢是很好的投資,他也談到中國是一個不斷增長的電影市場。我聽說中國的票房已經達到36億美元。美國電影《變形金剛》在中國的票房就達到3億美元,中國正在成為世界領先的票房國家。
我還聽說在中國平均每天新增15塊電影屏幕。這是史無前例的。不僅因為我們兩國之間的合作,我們也對在知識產權保護上與中國展開更多合作很有興趣。因為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提升了法治,也使得在市場上創造原創作品成為可能。
兩三年內提前實現百億美元投資目標
《21世紀》:中國和美國都吸引了很多外國投資,如何看待中美作為外國投資目的地的競爭力?
瑞弗金:我傾向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我認為不是美國對陣中國,而應該是美國和中國。我認為任何有全球抱負的公司都會把眼光投向中國和美國。如果你不關注世界上第一大和第二大市場,你就不會成為全球參與者。中國與美國有各自獨特的優勢,兩者都是外國投資的良好來源。
《21世紀》:萬達未來對美國市場有何規劃?目前你們已經在紐約、芝加哥、洛杉磯有了項目,未來會加快這方面的投資嗎?
王健林:我們在2012年9月提出了一個未來十年投資美國100億美元的計劃。我的想法是盡快完成這個數字,兌現自己的承諾。這就是我的計劃。這個目標肯定會提前實現,我想再有兩三年的時間就可以提前完成我的承諾。
《21世紀》:王健林董事長不久前在接受CNN采訪時說,如果CNN有意出售,萬達也可以買下。但如果萬達真的要收購CNN,美國會對這筆交易開綠燈嗎?或者這會是一個在美國國內引發擔憂的敏感項目?
瑞弗金:我能說的是,王董事長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投資者,在美國也受到非常高的尊重。只要符合美國法律,我相信他所做的就沒問題。但我不能就某個具體案例發表意見,因為我并不掌握細節。
《21世紀》:你如何看待未來創意產業的機會,尤其是在中美兩國合作之下?
瑞弗金:中美兩國在創意產業的機會是巨大的。在我成為外交官之前,我的大部分職業生涯是在媒體度過的。我曾在媒體公司當過CEO,也曾在管理過美國的駐外使館,因為我曾是美國駐法國大使。所以作為助理國務卿,我可以結合商業世界以及政府如何幫助企業的經驗。媒體不僅是一個行業,在我看來也是重要的文化大使。我們所能夠交流的電影越多,我們就越能發掘創意。所以我認為對王董事長來說,這是很值得投資的行業。我們也會盡力提供幫助。
(21世紀經濟報道 江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