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晚,白領湯琳和男友宋先生參加朋友聚會,在紅旗街與同德路附近一商場吃飯。飯后,倆人決定在商場內溜達一會兒。1個多小時后,湯琳提出要去“方便”一下。很快,宋先生洗完手出來了在走廊等女友。一直等了10多分鐘,湯琳終于拎著包從廁所里出來了。
宋先生語氣不好地問了一句“怎么那么久?”湯琳也火了:“女廁所人多,能怪我嗎?”于是,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吵了起來,當晚倆人不歡而散。
類似的情況可能困擾著很多女士。9日,記者對紅旗街商圈附近的幾家百貨商場進行了踏查。
商場七成以上顧客為女性
9日中午,記者踏查了同德路附近這家商場。因為商業街和美食街臨近,吃飯時間人特別多。12時許,記者來到商場兩樓女廁所,該廁所有5個蹲位,其中一個用于放打掃用具,還有一個是為特殊人士準備的坐便。記者前面有8個人,其中2位身著制服,看起來是商場服務人員。記者掐算了一下時間,平均每個人用時在4分鐘左右,中途有幾個人等不及走了。
相比女廁所的排隊,男廁所冷清了許多。
商場一位陳姓工作人員表示,女廁所擁擠的癥結在于商場七成以上的顧客是女性,男士逛街比例相對較少,所以造成男女廁所“冷熱不均”的狀態。
記者來到紅旗街與工農大路一商場。在一樓女廁所門前隨機采訪了10位女性,她們當中僅有兩位中老年女性表示,逛街比較少,沒因上廁所排過隊。其余8位中青年女性則無一“幸免”。正在排隊的趙女士說,逛商場排隊上廁所是常事。有一次出來逛街,她頭一天吃了西瓜有些壞肚子,排了10多分鐘前面還有好幾個人。一起逛街的朋友拉著她,上了四層樓來到家電區才解決了問題。
長春男女廁位比例低于國標
國家衛生部2013年2月21日就強制性國家標準《公共廁所衛生標準(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意見規定在公共廁所服務區內男女人群數量相當情況下,男女廁位比例宜為1∶2。
長春市環衛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長春市城區內的公廁有1200多座。市區內新建的公廁以水沖式廁所為主,男女廁位比例基本是1∶1。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珠海市婦女權益保障條例》在全國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女性廁位的數量應當不低于男性廁位數量的1.5倍”。
網友建議推行男女通用廁所
對于公廁廁位女少男多,女性經常排隊的情況該如何解決,記者采訪了多位市民。
一位市民告訴記者,現在長春的一些飯店也有男女通用廁所,沒有人使用的時候,門開著,使用的時候門關上。這種廁所對于男女比較公平。對于以上建議,也有市民提出反對意見,現在很多商場的廁所都是分男女的,男廁和女廁結構也不一樣,如果全變成男女通用廁所難度很大。
另一位男性市民告訴記者,他在桂林路一處洋快餐如廁時,曾經遇到過保潔員將男廁清空的情況。當時,男廁人很少,但女廁已排起了長隊。保潔員確認男廁無人使用后引導女士進入。他認為,解決女士如廁難的問題,這種做法可以借鑒。現在很多商場的公共廁所都有專職的保潔員,商場就可以賦予保潔員調節廁所人流的權力,當其發現女廁人多、出現排隊的情況時,就可以引導女士進入男廁如廁。
另外,有網友在百度長春吧上留言建議公共場合應推行男女通用廁所。只要單間全封閉,解決好隱私問題,就可緩解女性公共場所如廁難的問題。
(長春晚報 記者 楊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