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商論壇以來,分享了不少照片,但一直都沒有好好的寫一個帖子,今天有一點時間,就好好寫點東西,和大家分享一個項目案例,希望大家有所啟發!
前身:這家店95年開張的,當時和傳統供銷社商場模式差不多,一樓600平方米,50%面積使用傳統玻璃柜臺經營聯營柜,50%面積經營便利生活超市;二樓650平方米,代理大眾品牌像啄木鳥、木林森、紅豆、羅蒙、鴻星爾克等10多個專柜。
整改: 2005年,因各種原因開始重裝整改,當時將一樓改造為純生活超市,并增加了生鮮區,為了緩解租金壓力,劃出了100多平方米用于租賃柜招商,分擔了1/3的租金;二樓則改造為平價服裝超市,不再做專柜銷售。因為周邊是三一重工等工廠企業,藍領工人比較多,所以將服裝區定位于平價服裝。當時整個店的設備裝修投入在60萬左右,簡單靠譜的裝修。一樓生活超市40%的商品是現采。二樓服裝70%是現采,30%是自家的貼牌服裝。商品采購投入現金80萬左右。
優勢:該超市老板家族幾兄弟原來在服裝批發市場做服裝批發和加工的,有幾家小服裝加工廠,做大眾品牌的貼牌生產,這種服裝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價格便宜,利潤豐厚,面料品質款式又要比新一佳等大賣場的服裝好得多!
效益:整改后第一年整體銷售額提升了300%,雖然整體毛利率比整改前降低了10%,但是整改后第一年的凈利潤就達240多萬元,直到2012年,凈利潤都是在200萬元左右!
競爭:而與其不到500米的范圍內就有新一佳(3600平米)、步步高(4200平米)等超市,一公里商圈內還有卜蜂蓮花(2萬平米),步步高百貨(3萬平米),通程商業廣場(2萬平米),但是這個小店依靠其準確的定位、有力的促銷、靈活的經營模式在白熱化的競爭中生存下來,保持著良好的盈利能力!
(1)運營:這是該店的一些比較直觀的營運數據,其整體的盈利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尤其在服裝銷售這一塊,生鮮利潤薄一點,當時增加自營生鮮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吸引客流,因此價格一直定得比較低,甚至比周邊的農貿市場還要便宜! 其實大賣場的生鮮因為運營成本高,普遍比中小超市和農貿市場貴!
分享幾張老照片,有圖有真相!明年3月開始又一次重新裝修,到時再與大家分享新的賣場形象!
(2)外觀:墻面重新裝修,用的是氟碳漆涂料,日曬雨淋不脫落,視覺效果跟鋁塑板差不多,價格便宜,容易維護! 在國外,外墻裝修很少用鋁塑板了,都是噴高科技涂料!經濟實惠又美觀!
(3)促銷:每月2期DM促銷不斷檔;每天生鮮12個驚爆價;每周都有換購等促銷活動!
(4)引流:為了不占用內場空間,同時吸引顧客上二樓逛服裝超市,在戶外安裝了一臺電梯,引導顧客往樓上走。電梯間空間也沒有浪費,精致的手繪POP促銷一目了然!
(5)服裝:自營服裝是整個賣場最大的盈利點,服裝定位準確,瞄準中低收入者,便宜但是品質較優良,性價比極高,讓顧客花最小錢買到合適的服裝!
(6)結構:通過原來的步行樓梯下樓,可以清晰看到賣場的空間結構;中央空調、燈帶、音響、指示標識、促銷標識。由于一樓空間有限,沒有倉庫,存貨商品打包安放在貨架頂層。
(7)生鮮:盡量做到應季水果齊全,商品干凈整齊,無殘次品;價格POP醒目美觀!
8)布局:一樓超市面積有限,450平方米左右,為滿足9000多個單品的陳列到位,賣場難免顯得擁擠;其中有50平米為車庫改造,層高才2.1米,只好將魚柜、肉柜布置在里面!
現在看起來覺得確實沒必要整這么多單品,減到6500左右比較合適。品類結構應該調整一下,讓賣場過道寬一點!
(9)氛圍:配合節日做的氛圍空飄KT板,因為當時沒有安裝型材鋼支架,所以因地制宜,只好掛在燈帶支架上
(10)企劃:利用空白墻體宣傳自己的經營理念,簡單樸實!
該店目前情況:兩現場經理、一服裝采購、一超市采購、一生鮮采購均系老板親戚,另外一財務,一出納。
30名現場員工,均系女性,其中21名員工在此店工作超過8年,員工和老板關系非常和諧。人情味濃!
5名管理人員每人每年都可以拿到凈利潤5個點分紅(10萬左右),普通員工平均年收入在2.6萬左右。
免費提供2餐,2葷1素1湯;免費提供有空調,電視,2人一間的宿舍。老板也希望員工生活過的好一點!
也許你會說:這個小店也太沒發展了,這么多年才這么一家!和那些大零售企業比較不值一提!
其實經營企業,無論規模大小,更加需要的是一種責任,對社會,對顧客,對員工,對家人!
就像《蜘蛛俠》里面的臺詞說的:能力越強,責任越大!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