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雙11”,傳統百貨商家往往淪為電商“試衣間”,只有滿腦子的羨慕嫉妒恨。
與往年坐視電商大賺不同,調查發現,今年“雙11”,廈門的傳統百貨紛紛積極牽手網絡,從活動創新到促銷新招,從互動預熱到線上線下的統籌,展開了一場逆襲。“觸網”已然成了今年“雙11”鄭州百貨業的“主旋律”。
危局 商場幾成電商的“試衣間”
林小姐在一家百貨商場工作,在她的記憶里,隨著網絡購物的流行,特別是2009年阿里巴巴將11月11日的“光棍節”打造成“網購節”之后,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改變了,傳統百貨也逐漸淪為網購族只看不買的“試衣間”和“實物體驗店”�!半娚虒鹘y百貨的沖擊,2012年時達到頂峰,圣誕節排隊買單的情景不見了,五一、十一也不再是銷售‘黃金周’了,而銷售報表上的數字也在逐年下降,直至低于往年的50%。”林小姐告訴鄭州網上超市的相關人士,與此同時,實體百貨店的成本仍在一路上漲,房租平均一年要上漲20%,人工上漲20%,水電等物業費上漲15%,營銷成本上漲15%,“傳統百貨哪里還有利潤空間?”
“當時傳統百貨業幾乎陷入了絕境。”林小姐說,那時候,她和不少同事都有一種感覺,百貨實體店隨時都有被電商“革命”的危險。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發布的一組數據,也證實了林小姐的說法,從2007年到2013年,連鎖百貨增速放緩,在2012年達到增長最低點0.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降至1.5%。相比之下,在2013年網購交易額占比已上升至8.0%,增速在50%以上。
改變 從憤怒旁觀到積極“觸網”
面對危局,今年“雙11”,“試衣間”也展開了逆襲——鄭州的傳統百貨也要參與“雙11”促銷大戰了�,F在鄭州傳統百貨對電商“雙11”的態度已出現明顯轉變,從之前的忽視到近兩年的抱怨甚至憤恨,變為今年的積極“觸網”謀求合作。
業者聲音
傳統百貨有天然O2O優勢
2014年被稱為“O2O元年”。O2O就是把線上的顧客帶到線下實體店,顧客可以在線上進行支付,然后到線下去體驗服務。
“傳統百貨不應再錯過這次機會。”鄭州網上超市負責人表示,傳統百貨商場做O2O具有先天優勢——供應鏈優勢明顯、用戶定位精準、有自己的物流配送等,只要愿意改變,不會輸給一般電商。
這場百貨商場迄今最大規模的O2O試水,讓中國經濟網評論員感嘆,電商的壓力,讓傳統百貨商場加速進入O2O時代。
專家支招
傳統百貨要重建自身“熱點”
盡管“觸網”是傳統百貨如今的新潮流,但在鄭州網上超市相關人士看來,“觸網”僅是拓展銷售渠道的方式之一,而能否留住消費者的關鍵還在于,以百貨企業為主的傳統零售業企業首先應加強自身商品管理、庫存管理等基礎能力,更應將心思花在提高對商品的經營能力和重整供應鏈上。
據悉,2014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百強調查所公布的50家主要百貨企業中,有36家已經開展網絡零售業務,多為自建平臺。但從目前來看,百貨企業自建平臺的流量與銷售額仍無法與純電商抗衡,線上渠道的規�;l展尚需時日。
對此,鄭州網上超市相關人士認為,體驗性消費的實體店是不會被電商所取代的,特別是一些區域性的零售企業,但是如今的百貨商場,早已失去了“熱點效應”,傳統百貨要做的是重建自身“熱點”。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楊青松表示,未來的“熱點”將是“一大一小一網”,“大”是購物中心;“小”是便利店,它可能會是下一步發展最快的業態;“網”就是網絡購物。
galiz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