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是公司一個美國佬,財經口的。這貨自詡 Richard Quest (CNN 著名財經記者、主持人),
其實他每天除了攢稿,就是看空一切中國概念。
先是狂噴房地產,又蔑視阿里登陸紐交所,現在則對“雙11”極盡嘲諷之能事。
直到主編上午丟給他一篇稿子:中美購物節大比拼——從“雙11”買到“黑色星期五”,這才慌了神,跑到外網搜了一圈“雙11”的新聞,更是嚇尿了。
于是下午買了兩杯咖啡,跑來我這兒問:
“Kun, Why Chinese are so crazy about the anti-Valentine's Day holiday, by shopping?"
“為毛中國人在反情人節這天瘋狂地購物?"
我說:“誰告訴你光棍節 singles’ day 是反情人節了?你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么?為毛買?便宜唄,你們在黑色星期五那天不也是通宵排隊擠破門?”
“I know, but there must be som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ow could the record trading volume reach more than 50 billion?”
“你說的這些我都懂,但是中美的購物節肯定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吧,不然怎么賣了500多億?"
我說是的,你先 shut up a little. 看看下面這幾張破圖。
你們在哪買
我們在哪買
你們怎么造勢
我們怎么造勢
你們零點時啥樣
我們零點時啥樣
你們的購物車很容易滿
我們的購物車永遠不滿
你們全家上陣
我們只派出女性
你們拼的是體力
我們更仰仗智慧
你們啥服務態度
我們啥服務態度
你們啥物流水平
我們啥物流水平
你們如何應對突發狀況
我們想的是如何避免突發狀況
你們想退貨咋整
我們想退貨咋整
去年美國電商在“黑色星期五”的交易總額只有12億美元的時候,就已經叫囂“電子商務時代到了”,這在今年的阿里巴巴看來,有些 too young too simple.
別看我們的網速世界排名僅僅在第66位……
別看我們的首富穿得像 NANO ……
但這不妨礙我們更徹底地跨入電子商務時代。
So, Listen Sam,我建議你徹底研究一下每個中國人(包括嬰兒)平均44元的購物欲,然后,再把焦點對準下面這位“白發魔女”。
如果能約到他采訪,麻煩幫我問一個問題:“雙11”這天,馬太太搶了些啥?
(來源:購購堂)
2014-11-13 22:34被設為精華,積分加20,金幣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