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一年多的環球港向“智慧港”升級轉變
去購物中心消費,到了以后卻發現無處停車,或是購物之后卻忘了車停在哪里?這樣的尷尬,幾乎每個消費者都曾碰到過。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讓零售業也開始紛紛求變,滬上不少購物中心已經開始用移動互聯網應用(APP)“武裝”自己,利用智能停車、找車系統,力求掃除消費者的這一“痛點”,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開業剛滿1年多的月星環球港,日前掀開了擁抱移動互聯網的大幕。
環球港邁向“智慧港”
據了解,20多家移動互聯網企業的IT工程師,帶著各自的解決方案,為環球港向“智慧港”升級出謀劃策。這是上海環球港繼舉辦“移動互聯時代購物中心的生態建設”研討會后,針對實體零售與移動互聯的閉環融合推出的又一個實質性舉措。
記者在環球港開發的這款智能APP中看到,商場活動、優惠促銷、商圈導航、活動推送等都已囊括在內,而“停車場”功能更解決了開車族對停車位不足的擔憂。“消費者在來的路上,就可以通過APP預訂車位,到車庫后有專門的停車引導。哪怕取車時忘了停車的位置,都可以通過APP掃碼尋車。”月星商業集團執行總經理陳演介紹。
按照環球港的設想,其未來打造的智慧商城,通過將實體商業與移動互聯技術深度結合,為消費者提供種種便利和實惠,構建一個從線上到線下完整體系。消費者不僅可以通過APP獲得會員資格,更可利用精準的室內定位技術,獲得商鋪指引以及附近優惠信息,而掃碼支付、積分折扣、滿額優惠以及在線客服等完整的消費體驗也將一一實現。
移動APP應用已成潮流
事實上,在智能手機普及、零售業受電子商務強烈沖擊的背景下,各大購物中心不僅面臨與電商的消費者爭奪戰,其本身之間的競爭也白熱化。
而上線APP不單可以吸引人流,還能整合線上和線下的消費數據,專注挖掘有限數量的用戶信息,因而已成為各購物中心爭相推出的新舉措。以上海為例,百聯中環購物廣場、大悅城等均推出了各自的APP應用,零售龍頭八佰伴也迎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通過微信公眾號增強消費黏度、提高顧客體驗。
“目前購物中心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購物場所,而是趨向于"生活娛樂體驗中心"。”業內人士表示,如今消費者來商場不僅僅是買東西,也是享受的過程,體驗感、互動感已成為吸引客流的重要方式。世邦魏理仕今年11月針對11000名亞太地區消費者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45%的受訪者表示會在未來兩年內使用智能手機購物,這使得零售市場中的競爭日趨激烈。而使用大數據、創造簡單有限的APP軟件、以及打造品牌,則是受訪者認為可以讓購物中心更加有吸引力、能夠有效聯系和互動的新途徑。
APP熱依然有難題待解
不過,在購物中心APP熱的背后,依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難題。
首當其沖的是各類APP的日趨同質化。記者對比幾款熱門購物中心APP后發現,會員服務、資訊推送、優惠券發放、室內定位等功能,幾乎是這些APP的共有功能,而類似停車指引、尋車等獨特功能仍比較鮮見。
其次,APP的保留率與打開率不容樂觀。“APP上線幾個月,下載量不少,但刪除率也很高。”一家購物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坦言。而這一點,也已經成為一些APP開發者的苦惱。一名開發者表示,安裝太多APP會影響智能手機的運行速度,因而類似購物中心這種使用頻率不高的APP ,通常不會在手機中保留太久。如何增加用戶黏度,需要開發者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
“APP的邊界應當模糊化,數量可以下降,但融合度應當上升,不用讓消費者安裝一個又一個的APP。”月星集團獨立董事高紅光認為,未來購物中心APP去專屬化,打通邊界,才能真正給用戶良好的體驗。
�。ㄐ侣劤繄� 記者 謝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