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賣場競爭加劇
社區(qū)O2O攪熱便利店
本土超市加碼社區(qū)
“昨天朋友來家里吃飯,我忘了買蒜,就打電話讓樓下的便利店給送上來,特別方便。”許麗欣喜滋滋地告訴記者。許麗欣說的便利店是家門口新開張的北國超市便利店(以下稱北國便利店)。這間面積達255平米的便利店正在改變著她的購物習慣。如今,北國便利店正在省會低調擴充中。面對超市競爭的加劇和社區(qū)O2O的大熱,社區(qū)便利店在傳統(tǒng)功能之外,正在發(fā)揮更大作用。
現象
超市賣場發(fā)力社區(qū)便利店
許麗欣居住的匯君城小區(qū)位于石家莊北二環(huán)外,由于是新小區(qū)且位置較偏,離家最近的大超市也在3公里以外。此前,許麗欣每周或者兩周去超市采購一次,“蔬菜、水果、熟食、日用品,什么都買。遇到大促銷,買的東西更多。”但是周末驅車前往,停車位特別難找。結賬的長隊和擁擠的購物人流,也讓她頗為頭疼。許麗欣每次去超市前,都會列出購物清單,仍免不了漏掉一些物品。許麗欣說:“要不是為了消費北國的購物卡,我就不去超市采購了。”
現在,許麗欣已經習慣了在小區(qū)樓下的北國便利店里購買日用品和蔬菜,“在這里也能刷北國的購物卡,貨品齊全,不用排隊,隨時隨地能買到急需的物品。”
蕭雨住在藏龍福地小區(qū),小區(qū)北門也開了一家北國便利店,面積與一般的36524便利店相當,貨品基本能夠滿足小區(qū)居民的日常需求。“我去買過一次水果,感覺還是有點小貴。”現在蕭雨還是習慣在樓下的個體小超市買東西,“像饅頭、烙餅、蔬菜這些,下班后順便買了上樓,很方便。”
記者從北國超市相關部門獲悉,北國便利店從2009年開始出現在省會,目前在市區(qū)已有43家,但是并不為大眾所熟悉。最近,除了匯君城外,北國便利店還在麗都河畔開設了面積同樣為255平米的店面,以及面積為73平米的燕都金地城店。其規(guī)模最大的便利店當屬東王店,面積達1307平米。在購物之外,這些社區(qū)便利店還能為居民提供手機充值、水電繳費、快遞代收等便民服務。
探因
超市賣場面臨多方挑戰(zhàn)
許麗欣是位80后新媽媽,網購已經是其生活常態(tài)。“家里的東西只要能在網上買的,我就很少去實體店。”“天貓超市”是她現在購物的新去處。許麗欣說,她一直很關注天貓上的產品,幾年前“天貓超市”配送范圍還僅限于江浙滬地區(qū),現在只要購物滿88元,重量不超過10公斤都可以包郵至石家莊。“雙十一的時候,我買了不少奶粉和尿不濕。”現在許麗欣還會定期去“天貓超市”里閑逛,“看到便宜的東西就屯著,反正也放不壞。”
記者登錄“天貓超市”看到,這里的商品包括食品飲料、糧油副食、家居用品、生鮮水果等8大門類,幾乎涵蓋了實體超市的全部商品。網購的低價與便捷正在促使更多年輕人遠離超市。
蕭雨說,自己不愛去超市主要是因為“懶”,“懶得排隊,懶得走路,懶得和老太太們搶低價。”她所住的小區(qū)附近便利店很多,其中不少是夫妻店式的個體小超市。由于經常去一家固定的小超市買東西,蕭雨和老板非常熟稔。“平常還能幫我收個快遞,逗逗孩子,感覺挺親的。”人際關系上的親近和老板創(chuàng)業(yè)的辛苦,也讓蕭雨愿意在這家店內消費,“能在他們家買到的東西,我就很少去別處。”
北國超市企劃處處長王若蕙說,現在北國超市在省會的24家門店經營狀況都不錯。但是隨著其他品牌超市的進駐,北國超市也開始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今年9月份,永輝超市東勝店開業(yè)。11月1日,永輝超市懷特店開業(yè),并于當日以超低折扣吸引大批市民前往。而與該店毗鄰的北國超市也打出同等折扣優(yōu)惠,以示回應。
闖入者
互聯網巨頭爭奪社區(qū)入口
盯著社區(qū)便利店這塊香餑餑的不只是傳統(tǒng)零售商,互聯網巨頭也聯手各地的便利店資源進行整合,有些已經布局線下實體店,儼然將便利店塑造成打通社區(qū)O2O的一把“利器”。解決物流“最后一公里”被認為是互聯網巨頭押寶社區(qū)便利店的最重要因素。
支付寶與石家莊本土連鎖企業(yè)河北國大36524便利店(以下稱36524)的合作仍在繼續(xù),顧客每天可通過支付寶錢包完成一筆9折的消費。記者在一家36524購買了一瓶價值4元的礦泉水,通過支付寶錢包支付了3.6元,并獲得了5元的快的打車紅包。而在支付領域,開在便利店內的拉卡拉也能夠為居民提供信用卡還款、銀行賬戶余額查詢等金融業(yè)務,并且提供票務、公繳等便民服務。
今年5月,順豐旗下的網購社區(qū)服務店“嘿客”在石家莊開設了17家分店。業(yè)內人士分析,順豐此舉旨在攻克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打通逆向O2O。同樣是在5月,京東集團牽手36524,在物流配送、網上大賣場等領域深度合作。
10月份,河北國大連鎖商業(yè)有限公司的“通用•電子商務智慧谷”在鹿泉奠基,該項目將重點建設城市公共配送體系和國大自營店鋪物流配送中心。國大集團相關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該項目所建立的配送體系預計明年下半年建成,屆時可實現下單后3小時內將貨物送至消費者手中。
對于互聯網巨頭搶灘社區(qū)便利店,一位不愿具名的電商人士稱:“這其實就是平臺的入口之爭。”該人士以百度舉例說,之前百度依靠免費模式起家,當流量足夠時便可以提供增值服務,“一旦掌握了社區(qū)入口,互聯網企業(yè)想做什么都可以了。”另外,該人士認為,目前很多互聯網企業(yè)在線上的獲客成本較高且質量較低。在社區(qū)O2O已成趨勢的當下,線下業(yè)務有助于增加用戶粘性。
未來
社區(qū)便利店競爭與缺口共存
王鑫是拉卡拉集團河北分公司的總經理,該集團在社區(qū)便利店領域深耕多年,以便民服務和支付為手段,為社區(qū)居民提供金融和電子商務服務。據王鑫介紹,省會最大的連鎖便利店當屬有300多家門店的36524,天元便利店在省會市場也占有一定份額。而新宜、維明等品牌便利店主要針對石家莊周邊縣區(qū),“基本上每個地區(qū)都會有本地的連鎖便利店品牌撐起半邊天。”與此同時,在品牌便利店之外,還有5-6倍數量的個體小超市同臺競技。
在王鑫看來,省會各家便利店早已開始群雄逐鹿,在這塊毛利率較高的市場上搶爭一席之地。“市場就是那么大,涌入者越多,競爭自然也會越激烈。”王鑫以阿爾卡迪社區(qū)舉例說,該社區(qū)內有4家便利店,社區(qū)周邊則有10幾家。這些連鎖或個人經營的便利店共同爭奪,“平均下來,每個便利店的輻射范圍就是200多戶居民。”此外,每個便利店的經營品類趨同,多以快消品為主,差異化競爭基本不存在,如何聚客引流成為重中之重。 “與此同時,省會的便利店市場競爭并不充分。”王鑫說。在二環(huán)以內的主城區(qū),社區(qū)便利店幾乎移步即見,而在二環(huán)以外等較偏僻地帶則急缺便利店。“像開發(fā)區(qū)的一些新樓盤,附近只有一家便利店,距離最近的超市也常常人滿為患。”同時,王鑫也注意到,省外一些城市的品牌便利店數量很多,上海便有可的、羅森、全家、快客、7-11等十多種品牌。目前,國大36524便利店在石家莊品牌便利店市場上的霸主地位一時難撼,如果北國集團繼續(xù)發(fā)力,或其他品牌入駐石家莊,未來便利店市場的發(fā)展狀況難以預期。
�。ㄑ嘹w都市報 記者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