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顧客消費經驗豐富,廠商競爭激烈,尤其品牌誠信危機高漲的當代消費市場中,企業愿意將工廠打開歡迎游客入內參觀游玩,不僅是從產業進行二轉三、成為可永久經營之精致服務業的重要策略,亦能滿足消費者對企業誠信與專業的信賴要求,有效提升品牌微信。此外,企業更能透過觀光工廠操作行銷話題,開拓國內外消費者與通路,有效提示知名度與銷售數字,一舉數得。
因此,在產業拼轉型的必然趨勢下,營運觀光工廠已成為各企業準備推出的銷售金雞母。
從2003年便由經濟部率先引進歐美產業觀光改革計劃的臺灣,觀光工廠市場發展相當成熟,以臺灣經濟部2013年公布的工廠觀光統計數據為例,全臺109家合法觀光工廠的觀光人數已突破1200萬人次,觀光收入高達新臺幣23億元,后繼效益逾百億元,此數據還將會因家數增加與市場發展成熟而繼續攀升。
然而,企業不是將大門打開就能源源不絕地制造人流與金流,企業究竟需具備什么條件,才能成為觀光工廠呢?而且是“成功的觀光工廠”?
被業界尊為“臺灣觀光工廠教父”的黃信彰先生,其帶領的肯默整合設計有限公司精熟各種品牌管理與體驗行銷的技巧與玩法,不僅是臺灣經濟部長年指定的輔導團隊,多年下來更成功輔導臺灣六成以上的企業轉型成為觀光工廠,深貨業界與游客好評。這次肯默團隊將歷年經驗整理成下列“五大觀光工廠成功鐵律”,供廣大讀者參詳;
一、內外整合,強攻眼球的品牌識別系統
曾為國際大牌LV的合作設計師,現任肯默設計藝術總監的何季澄先生表示,許多企業經常花錢做了好看的品牌識別,欲缺乏整體應有的一致性,而被消費者認為是企業的用心與細心不足,難保產品品質也同出一轍,反而影響了品牌與企業的外部觀感。
尤其當游客走進了工廠核心里觀光時,看見各種不同時期的新舊企業CIS零散在所見之處,將混淆品牌形象;或企業為節省成本僅實施了部分門面,欲未全面統一識別系統,品牌整體呈現的氣勢將大幅衰減,不只無法吸引信息接收快且經驗老到的消費者,反倒還減低了企業與品牌的印象分數!
因此,何總監認為,一個聰明且成功的企業在操作“觀光工廠”這重要的“品牌觸點”時,不僅會將CIS識別系統整合應用于企業內外部所有視線可及之處,成為具高度美感與識別性的品牌美學,還可透過創意化、趣味化與人性化的獨特設計,吸引游客搶拍瘋傳,無形中強化了品牌的行銷效益,提高形象并刺激消費欲望,一舉多得。
此外,曾為臺灣觀光工廠認證法則制度的催生推手,現為肯默設計總監的余傳杰先生則提出可將品牌識別或產品意象進一步擴大應用至硬體設計譬如廠房主題景觀設計、館內外的入口意象&裝置藝術。方向指標設計等;借由造型、尺寸特殊的強烈視覺吸引力來擴大品牌氣勢,經驗中外游客拍照上傳,成功塑造與消費者互動的免費口碑行銷!
二、動靜齊下,感召人心的品牌展示手法
“觀光工廠的品牌展示區就是產業的博物館,其承載著豐富的企業文化、產業知識與歷史等相關內涵,是企業對消費者進行“故事行銷”的第一座重要城池。”曾任誠品書店與國內導游,現為肯默企劃總監陳筱玟說到。
在高科技社會潮流影響下,無論是國家級博物館或是商業營運的觀光工廠,全部需適時導入動、靜態并用的展示科技、將沉悶知識轉化成為簡單趣味、深入淺出的展示內容,搭配展覽主題的每季與時更新,確保來訪人潮的源源不絕,散播好口碑能連帶提升品牌行銷與通路經濟的國際效益。
若企業僅以死板且前年不變的方式潦草展示品牌,百般無聊的消費者不僅感受不到企業誠意,更恨不得快速結束游程,若加上人手一機的即時網絡負評宣傳,那還真得不償失!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為什么我們需要“五大鐵律”才能打造人氣觀光工廠?(下)”
--------------------------------------------------------------------------------------------------
派沃設計承包“全臺灣的觀光工廠”,臺灣觀光工廠教父、資深零售專家全程陪同參觀,現誠邀您的加入。
【考察時間】 2015年1月5-10日(6天)
【考察地點】 中國●臺灣
【參會對象】 商業地產產業鏈企業董事長、總裁及核心高管等
【聯系我們】 熱線:021-61032677-816 微信:1745344593
關注微信號“派沃設計”后回復“臺灣”獲取更多本次活動資訊!
- 該帖于 2014-12-17 10:5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