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千店一面”的同質化導致我國百貨商場風光不再。購物中心會不會重蹈覆轍,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覆車之戒的提醒。
隨著消費主體的成熟,以及傳統商業的持續下滑,新興業態購物中心逐漸占據零售業的主導地位,大有替代傳統商業的趨勢。傳統百貨原有的業種優勢已經日漸拆分到各個購物中心的業態之中。加上購物中心的高度體驗性業態穿插其中,充足的停車位及配套服務設施,引領著消費者集娛樂、社交、文體、餐飲、購物于一體的新嘗試、新體驗、新情趣。 “一站式”的消費行為已經在人們生活中慢慢習以為常。去購物中心消費將成為人們休閑、娛樂、購物的新常態,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可是,在中國任何一項新興事物都很容易一哄而上,緊接著一哄而下。究其原因關鍵還是經營者急功近利,缺乏長久思維,缺乏唯我獨尊的特色考量。從目前現狀來看,已經開業的購物中心確實存在著大同小異的狀況,這為以后產生購物中心之間的惡性競爭、重蹈百貨老路埋下了嚴重隱患。如果購物中心出現像百貨一樣經營下行,其損失將遠遠超出百貨目前的現狀,因為購物中心投入大,損失也大;其次購物中心這種新業態沒有像百貨那樣持續經營的經驗去面對下行困境的舉措。
如何避免購物中心的同質化,我想提出幾點參考之管見:
一.一地一做,一店一做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差異化、接地氣。購物中心通常體量足夠大,其地理位置、顧客族群、消費取向、立店優勢、建筑形狀都各有所不同,因此沒有必要去照搬照抄別人的成功案例。經我們研究發現:購物中心開店成功的均有四大要素:一是主題鮮明:需要彰顯的內容由內而外盡情展示;二是寓購于樂:將顧客的樂趣、情感、興趣作為聯動顧客的主線;三是招商訣竅:以將要開店的完美規劃與商家溝通;四是管理理念:以當地顧客的消費文化為背景從細節做起。相信以上四條每個地區、每個店不會完全相同。
二.融入本土,標新立異
由于購物中心的體量較大,有足夠的空間來展示你要索求的主題表現。因此在規劃購物中心之前就要首先明確主題的立意:比如根據地理環境特色做山水景觀的主題立意:根據消費族群特征做青春時尚或全客層的主題立意:根據地方產業特點做專業業態主題立意等。主題立意是購物中心去同質化的立店之本,只有將購物中心做成主題樂園,才能夠滿足消費者進店不僅僅是為購物的消費動機。在此我們歸納了如下幾個主題分類思路:
1. 按地理位置分類:社區型購物中心;區域型購物中心;都市型購物中心等;
2. 按規模大小分類:綜合型購物中心;生活類購物中心;多業態集合的城市綜合體等;
3. 按文化背景分類:旅游文化購物中心;公園式購物中心;海洋館購物中心;文化村購物中心;影視購物中心;游樂購物中心等;
4. 按特色經營分類:仿古街購物中心;兒童歡樂城購物中心;奧特萊斯;汽車文化購物中心等;
5. 按資源優勢分類:精品購物中心;專業類購物中心;特產類購物中心等;
結合當地的人文、資源、環境、商業等背景將有取之不盡的主題立意內涵。在突顯主題立意的前提下寓購于樂、寓購于游、寓購于雅、寓購于聚、寓購于歡,將購物目標包含在主題業態之中,還原于消費者輕松休閑的快樂心情。
三.綜合規劃,業態配比
購物中心的含義已經明確了我們要做的規劃內容,寸土寸金已經不再是購物中心的規劃理念要素,在購物中心規劃中有相當一部分體量是用來聚集顧客和營造主題的,它雖然沒有直接的收益,但是靠這些共享空間招攬客群、吸引顧客。因此在購物中心規劃設計中將有30~60%的空間作為主題發揮空間,當然這些空間當中也不排除可以經營的面積。我們再實踐中認識到:體現購物中心主題的表現形式不僅僅留于共享空間,它是一個綜合穿插了整個購物中心當中的集店鋪、視覺、聽覺、感覺于一體的體驗系統工程。通常購物中心的業態配比為主題經營5:配套經營3:購物經營2的比例均值。在實際操作中每個店的定位不同、建筑形態不同,上述比例也會有所不同。
——杭州清致商業空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