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因為工商總局和阿里方面的“叫架”,使得人們的注意力空前的集中,支持工商局的,提倡法制、誠信社會的;支持阿里的,叫板政府的,形形色色的意見和觀點滿天亂飛,我作為一個消費者,談一談個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首先對于工商局公布的針對阿里的白皮書,并不是現在調查的結果,而是2013年7月就已出爐,從這個角度講政府為讓阿里更好的上市,同時也給阿里一個自行糾錯的時間,從而讓調查結果公布一事一再推遲,一壓再壓,時至今日國家工商總局公布此事,一方面體現了政府保護國內大型企業的意識,另一方面也釋放出國家逐步走向法治、誠信社會的強烈信號(例如反腐就是其中之一,但反腐的力度和深度現在沒有人再懷疑國家的決心),第三方面也體現出調查結果從出爐到前幾天正式向社會公布,國家工商總局同阿里巴巴高層的交涉最終沒能達成雙方認可的、可執行性的具體措施,所以有了所謂的阿里調查白皮書一說。
阿里巴巴不是普通的、一般的企業,它既有代表民族企業的意味,也有當代科技的成分,更是未來消費的趨勢的領導者,因此工商總局在同阿里巴巴高層交涉無果后,選擇用這樣一家有著極高影響力的企業作為國家推進誠信社會的鋪路石,同時也是對阿里巴巴這家企業能夠成為正真的全球性企業一種不可缺少的修正,因此國家釋放的信號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其本質意義已經高過工商總局同阿里巴巴之間的爭伐之事,只是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而已。
作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看到阿里30日凌晨股價遭受重挫,下挫8.64美元,收于每股89.81美元,跌幅8.78%,市值蒸發近2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343億人民幣),我的心里很難受,一個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難免出現困難金和危機,就像當下的阿里巴巴出現誠信危機,作為電商的領導者,面對這樣的局面確實尷尬,但卻沒有嚴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是阿里方面對這件事的態度卻是讓人驚訝,自身的問題和不足由來已久,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解決,再不重視、調整恐危及生命。在本次事件中如果阿里用另外一種公關危機處理方式,向消費者承認自身的不足和短板,配合工商總局拿出具體的措施、辦法,并請社會公眾監督,全面徹查工商總局提出的五點問題,為消費者、經營者負起責任,這樣既能為企業成長鋪路,也為國家法制、誠信社會樹榜樣、扛大旗,我想這是國家和消費者希望看到的。
不論人還是企業,外在的表像和內在的意義缺一不可,同樣法治社會的建設和企業的存亡休戚相關,誠信乃國之根本,國家希望每一個企業都健康、誠信、成長、成熟,甚至個別企業在自己的領域領跑世界,但是企業的認識不盡相同,所處現狀不盡相同,就像本次的事件,雙方能否相互配合共同為全國的、世界的消費者做出負責任地政府形象、負責任的企業形象,為全民上演言行一致、知錯必改的誠信的企業精神就變得至關重要,改掉那么阿里的股價同樣會回到巔峰,因為阿里最終將贏得了世界的消費者認可。改不掉,總逃避,阿里的未來前途未卜!
阿里的未來的命運在自己手中,我們期待一個負責任、講誠信的阿里回歸!
中雨 - 該帖于 2015-2-1 10:0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