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是躁動的一年,2015期待“撥亂反正”。
——題記
不覺間,一年悄然而逝,回首2014,多少浮華與慨嘆隨風而逝,就像此刻正在寫就的這篇文章,縹緲而又深邃,我不知道我究竟想講什么,只知道這些都是關于這年、關于一些反思、一些心得…還有唏噓。總之,或許我所寫的正是你所想的,我所困惑的也許恰好就是你同樣困惑的,就讓這問題留于'馬尾',而答案就交給'全羊'吧,好了,話不多說,言歸正傳。
問題一:線下實體零售真的日薄西山了嗎?
2014年,看到或聽到了太多有關看衰線下實體零售的消息或新聞,什么關店潮、寒流等詞匯不絕于耳。的確,如今的線下實體零售確實遇到了一些問題,但我想說這些問題卻不是由所謂電商、微商導致的,而是由“市場自調”及“自身躁動”兩大方面原因所致。
我沒有統計過這幾年到底新開了多少店鋪,但我卻大體了解這幾年我所在的這座城市新開了多少店鋪,當然我指的都是大型店鋪,真有‘忽如一夜春風來’的感覺。但有開自有謝,雖然新店開了不少,但城市的消費總量卻一直維持著動態平衡。所以,所謂關店潮實質是市場新陳代謝與擠壓泡沫的結果,不必憂慮,更不必慌張,應該略作慶幸,因為”落紅豈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自身躁動”呢?對此,我不想贅述什么,因為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這一年來,您去過多少次移動互聯網的會議、聽過多少次顛覆言論?其實這就是一種洗腦,只是它發生在不經意間,不易察覺而已。有時我更感覺這好似一招極為高深的‘反間計’,游說著我們動搖乃至叛逃,而金山真的遍地是黃金嗎?我想從那些被騙去當‘豬仔’的人最有發言權,他們說:“那里遍地哀鴻。”
問題二:線上電商真的就那么前途無量嗎?
關于這個論題,2014年我寫過不少文章,有被指責嘩眾取寵、掩耳盜鈴的,也有因此不打不相識皆為忘年交的,但我依舊堅信自己的觀點:‘不看好電商未來。’原因有兩點:
1、激情最終都會歸于平靜。電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逐漸成熟,而成熟的一大代價就是“不再時髦”,當網上購物變成一種常態之后,其定位也往往被訂上了型,就好比幾十年前,我們拿出個幾百元的電視機、幾塊錢的MP3、刮胡刀就能使大批顧客徹夜排隊,而現在這些措施已基本無效一樣,當消費歸于理性,市場份額也就基本不會有太大波動了,所以,我想做這樣一個預言:“2015的雙十一即便銷售額再翻幾番也不會是因線上銷售業務的擴增,而是線下實體缺口的打破。”有些含糊,但我相信你懂的。
2、總會在同一起跑線起跑的。電商為何如此物美價廉,在今年,工商總局揭開了冰山一角:“62.7%的假貨率。”對于這個問題,我不想多做闡述,但我想用幼時父輩曾講的一則事例做一下背書:
“你看這些鞋,雖然是仿品,但是便宜,雖然穿幾個月就不行了,但是價格只有正品的五分之一,那個賣貨的說得對,與其買一雙正品鞋穿一年,不如買5雙仿品鞋,多不說,還總是穿新鞋。”
這就是顧客的消費心理學,你不得不承認,假貨勢必沖擊正品的銷售,而質優價廉的假貨更會嚴重沖擊正品,所以電商一天不除假,實體店必將越來越困難,這傷害的不只是實體店,真的就是中國經濟,學過經濟學的應該明白,我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到這里,暫時告一段落吧,答案不在別處,其實恰恰就在你的心里。最后,套用大清孝莊皇太后對孫兒康熙說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吧:“孫兒,大清國最大的危機不是外面的千軍萬馬,最大的危難,在你自己的內心。”
這輯就到這吧,下輯咱接著吳話不談!
文/吳明毅
掃描關注我的原創自媒體:吳話不談
版權聲明
“吳話不談”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所有。感謝分享!如欲轉載,請事先聯系(微信號:mingyi-best)
- 該帖于 2015-2-13 9:55:00 被修改過
吳話不談
(微信號:wuhuabt)
更新時間:
每周六 08:15
感謝您的支持!
我一直認為:愛好不能影響工作,因為你要對得起工資與良心。這是我的心里話,不是說的漂亮話。
最后,還是那句:
沒有你的關注,這個號連P都不是,你說是不是?!所以,衷心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