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曾經陪伴80后成長的超長動畫片《七龍珠》給我們揭示了一個簡單但的確直觀有效的原理,就是當你集齊了“七顆龍珠”之后,你就可以呼喚神龍現身,幫你實現心中所愿,當然對于我們普通云云眾生而言,我們的愿望自然不必是為了捍衛世界和平而持續戰斗的打怪獸,更多的則是生活工作中的各個階段性中小目標而已。
七龍珠的故事原理更是對商業招商實踐的生動映射。招商執行的"七顆龍珠"其實就是項目的核心業態構成及對應的核心主力店的代稱。當把商業品牌的“七龍珠”集起之后,該項目的總體定位的骨架就真正得以確立,這個項目招商離預期目際就基本不遠了。當然,我們必須清楚集七龍珠的過程肯定是艱難的,尤其是前兩三顆龍珠的實質性突破則“步履為艱”,需要付出較大的代價。
招商初期的核心任務就是“定位龍珠”,明確核心業態對應的主力店或品牌店的組合方案,然后從大到小,依次突破。在推進集龍珠的過程中,求得與主力店及核心品牌的共識就尤顯重要。具有“龍珠力量”的主力店或品牌店通常是傲驕的,比較難談的,必然需要業主方“曉以錢景,許以未來,給出良好的營運軟硬環境”,以較低條件推動核心品牌的簽約;讓先期與合作的種子級品牌得實惠,得信心,成為你尋找下一顆龍珠的道具;你要相信龍珠之間即品牌之間是具有強相關性的,兩三顆龍珠的聚合必然有助于你尋找齊聚下幾顆龍珠,一旦七龍珠到手形成七星連珠之勢,那么主力店核心品牌的光環必然形成對中小店鋪強大的聚合力,會自然的引發“羊群效應”的出現,招商即宣告成功突圍。
如何看待商業項目中的“龍珠”品牌的引入,將是決定一個項目成功與否的基礎,同時如何高節湊的引入“龍珠”品牌,把龍珠品牌的效應發揮到極致這就是對一個公司執行體系與決策體系操盤水準的較大考驗。此外,對于龍珠品牌的判定及龍珠品牌引入因時、因公司、因項目均有不同,沒有固定模式可依,也沒有固定標準來衡量,完全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尤其是在商業地產供應量過大,實體商業在心理層面受到電商較大沖周的情形下,招商其實就是一場與競爭對手,與市場趨勢,與項目節點賽跑的過程,當然更是與商家博弈的過程。
商業地產的盈利模式是基于持續穩定的現金流,向好的經營面,在較長的時間周期中物業租金的持續上漲來實現物業資本市場估值的拔高來實現的。單點的,局部的,開業首一兩年的租金報表并不說明什么問題,但開業首兩年的人氣、商戶的穩定、經營的活力、正向品牌更新才是基礎堅實的表現。如果不了解商業地產的成功比拼的是耐力、規模、對趨勢的判斷及對市場高效的應對,那么基本上是看不到明天的。
另一個層面講,從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新科技發展及產業發展來看,似乎已經過了傳統的商業地產模式高速推進的窗口期,以賣貨為主的商業模式已經不適用于今天及未來的商業地產模式,大賣場的瘦身、百貨的凋零,實體零售店鋪的負增長已經冷酷的給出了證明;未來的商業模式就如果電商的思維,先做關注度、興趣點,實現持續的引流量(人氣、商氣),再實現流量的轉化(部份人流產生的消費);實體商業的社交化、娛樂化、交互性、服務化已成不可逆轉的大趨勢,而趨勢是任何人、任何企業都無法對抗的。
因此,在當下的招商實踐中,判斷商業品牌是否具有龍珠效應的唯一客觀標準就是此類品牌對于人流吸引與駐留的貢獻有多大,是否具有“社交、娛樂、服務、交互”的四大功能之一,如果特點突出,具有引流與流量轉化的強相關性,那么這就是我們要志在必得的七龍珠之一,剩下的就是考慮如何拿下的問題。(謝尚偉2015年2月13日于江北)
(歡迎關注原創微信公眾號《商業這點事兒》,分享推動進步)
- 該帖于 2015-2-13 11:3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