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父如旗幟(1)
人生第一個老師
昭和24年,那是公元1949年。這一年,柳井正出生了。
戰后的日本百廢待興。受戰時錯誤思想的侵害,日本法西斯在太平洋戰場上遭到慘敗。然而,距離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幾個年頭,現在街頭上的人們已在逐漸適應平靜的生活。
他們開始安安心心地在每一天的早晨去上班,晚上回到家之后渴望著能夠和妻兒一起在電視節目中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雖然日本國戰敗了,但是日本國民注重情義的精神卻沒有因此而打上折扣。柳井正的父親柳井等正是從動亂的年代成長過來的,他曾經經歷過慘不忍睹的戰爭場面,所以更加明白做生意的時候應該遵循的基本法則:注重道義和情理,這是父親奉為圭臬的經營觀念。
那時,父親的事業是從一間小小的西裝店鋪開始的。戰后,隨著美國對日本經濟的扶持和西方經商思想的傳入,日本的銀行業和證券業蓬勃發展起來。所以,越來越多的人穿起了正規的西裝出入各寫字樓。柳井等正是看到了這一巨大商機,才最終聚攏起自己的第一桶金。
柳井正出生在日本山口縣,這里同時也是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家鄉。在柳井正的家族之中,有許多親戚在九州和山口地區經營西裝店,以賣男式西裝為生。柳井正日后能夠建立一個服裝王國,家族的積淀是最堅實的基礎。
父親在小學畢業之后順理成章地就在其伯父——也就是柳井正的祖父——開的西裝店里面開始了打工生涯。在具有傳統經營風格的商業模式之中,父親也必然會受到傳統經營理念的浸染。在父親心目中,雖然道義和情理始終要放在第一位,可是他完全不懂得企業家和經營者應該如何樹立自己獨有的商業理念。當父親為自己攢夠了一定的經商經驗和資本之后,他從伯父的門下單立出來。或許正是因為他親身經歷過競爭的殘酷,才更加明白經商是一個需要靠大量實踐才能摸清門道的過程。
第一章 父如旗幟(2)
曾經白手起家的卡耐基,從一個獨闖天下的農家孩子一躍而成為百萬富翁,而且他一生都致力于研究和借鑒他人的寶貴經驗,包括前人和同時代的人,因此,才有了一代商業巨子的誕生。柳井等也是如此,雖然他并沒有形成自己特有的經商理念,但是跟隨伯父在商場上摸爬滾打多年,早已經摸透了從進貨到販賣之間的各個門路。如同一個迫切想要長大的孩子一般,柳井等迫不及待地開設了自己的服裝店。
最開始,父親的店鋪如同大多數的西裝店一樣,以販賣西裝和定做西裝為營生。后來,父親的西裝店便以販賣成品服裝為主要的業務了。
如果僅僅為了支撐起一個家,柳井等已經做得非常優秀了,但若是從一位商人的眼光來看,他的經營狀態并不是太好,甚至可以用慘淡經營來形容。當然,這并不是父親留給柳井正的唯一印象,但是父親的經歷成為了他引以為戒的反面教材,就像一名教師用自己的失敗經歷來教育學生一樣,不管父親的經歷成功與否,他已經在年少的柳井正心中樹立了一面旗幟。
嚴明的力量
母嬰之間的天然紐帶令孩子與母親十分親近,而父親往往扮演著一個十分嚴厲的角色。柳井正父子也不例外,他們溝通不暢的情況并不在少數,特別是成年兒子和父親之間的矛盾似乎總是不可調和。這種父子關系什么時候會發生轉機呢,那就是當父親老了或病了,或者是兒子病了的時候。傳統倫理中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關系都是從屬關系,更因為一些人身出名門,所以才被普通人引以為談資,而其不同的故事背后的原因大抵都是一致的。
柳井正和父親柳井等之間的關系,也沒有逃出這樣一個怪圈。
父親在很多人眼中是個成功人士,他社交能力很強,出入大小場合皆能做到行云流水、游刃有余。在柳井正讀中學時,父親并沒有單純滿足于服裝行業的既定成功,而又開始從事建筑行業。建筑公司的成立,使他的工作更加忙碌,常常疲于頻繁協調各種關系。
可以說,父親的人生正在走進一個至高點。柳井等曾經這樣說:“如果早一些從事土建事業,說不定會比開西裝店還要成功啊!”言語之中的感慨顯而易見。
第一章 父如旗幟(3)
在中規中矩的經營模式之下,父親的西裝店倒也經營得不錯。后來,他的父親在涉足建筑公司之后,因為在業績上有了很大的發展,所以又拿出一部分資金投在了茶樓和電影院之上。
然而,父親并沒有把工作上成功的欣喜之情帶到家庭里面。在妻兒面前,他一直保持著嚴父的形象,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穩固住他一家之主的地位。在家中,情緒容易激動的父親對柳井正十分嚴格。因為力求每一件事情都幾近完美,所以免不了對孩子責罵。并且,因為父親的職位特殊,每一天總少不了各種交際應酬,每次參加完宴會回到家都是夜深時分。
為了避免遭到醉酒父親的責罵,小時候的柳井正總是早早地在父親還沒有回來之前回到自己屋里面躺下睡覺。無心插柳柳成蔭,年少的柳井正因此而形成了早睡的好習慣。
棍棒底下出孝子。和諧父子關系的要訣在于要么兒子為維護父親的尊威小心伺候著,要么父親放下身段去成就兒子漸漸強壯的夢想。這是最傳統的兩種方式,也是最立竿見影的方法。可是,在父親和孩子之間,又怎么會有隔夜仇呢!虎毒不食子,父親對孩子嚴厲,還不是為了能夠看到兒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嗎?
在我國中小學課本中有一篇感人的文章——朱自清的《背影》。文章中,父親一改傳統的威嚴形象,他用棉袍兜著橘子的肥胖身影成了作者心中永遠的傷痛。這樣的“弱”不是裝出來的,卻凸顯了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
柳井等雖然出身于一個比較傳統的家族,他接受的教育方式也頗為嚴厲,甚至常用“要做第一名”的口令相要挾,但是小時候的柳井正并沒有因此而形成叛逆的性格。他的性格靦腆而溫順,像是一只乖乖虎在眾人的關注下長大。只是,當時沒有犯過大錯的柳井正也從來沒有做出過什么成就。
只是,從沒有人注意到這些溫順外表下隱藏著的一顆從來不肯屈服的野心。
商業行為其實都是冒險
第一章 父如旗幟(4)
如今,事業蒸蒸日上的柳井等似乎并不甘心這樣平淡的生活。他突然對時尚前衛的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已經有足夠的經商經驗和資金作為支持,父親大膽地開了一家時尚物品店。柳井正當時正處于青澀的高中時代,時尚的襯衫和前衛的運動鞋對他來說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裝備,而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親身體驗輕便服裝的感覺。
“我認為自己是個冒險家,所有的商業行為其實都是冒險,只有承受越大的風險,才有可能獲得越多的利益。”這是柳井正對自己成功的解讀。而這句話用在他的父親身上,似乎再合適不過了。只是,當時他還不知道父親這樣的賭博方式的風險到底有多大。如果贏了,自然是皆大歡喜;如果輸了,誰也想象不出會有什么樣的惡果在未來等著他們一家人去承受。
和所有人認為的一樣,父親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繼承自己的家業,雖然他從來沒有親口對柳井正說過這樣的事情,柳井正在各方面的表現固然一般,但作為家中的獨生子,父親希望他最起碼能夠繼承自己的服裝店。
如同大多數的公子哥一樣,柳井正也把這一切看成了天經地義,他認為自己本來就應該繼承父親的家產,所以那時的他從沒有也沒有必要為自己的未來著想。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他甚至都沒有想過自己到底喜歡什么,這一切就迫不及待地撲面而來。
或者,正是這種現狀才讓柳井正有了少許的逆反思想。他有一個綽號叫“山川”,別人說“山”,他偏要說“川”,其實,柳井正并不是要故意把這個詞說錯,只是年少的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和別人有所不同。區別于其他人,后來也成了優衣庫一條至關重要的成功法則。
柳井正的大學時代是在東京早稻田大學度過的。那是他第一次離開父母,但是對于東京的向往遠遠超越了離別時的傷悲。畢竟,東京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60年代后期的東京已逐步和世界接軌。在這里,柳井正就像是一個鄉下的孩子忽然之間被丟進了鬧市區一樣,他早已經被眼前紛亂的霓虹迷住了雙眼。
第一章 父如旗幟(5)
可是,柳井正在大學時期經歷的事情完全和當初預想的不一樣。東京如同大海一般容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他們為這座城市不斷地注入著新鮮的活力。雖然進入了大學,可是柳井正恰巧趕上了如火如荼的學生運動。沒有人去上課,**更是如同家常便飯一樣平常,甚至有的大學被人為地封閉了長達一年半的時間。柳井正雖然向往東京這一片繁華之地,可是他怎么也無法適應此起彼伏的暴力運動,因此四年的大學生涯他就在電影、彈弓和麻將之中虛度了過去。
四年的時間并不算短,在這一段沒課的日子里,柳井正曾經背著一個背包跑到美國去旅游,他還曾經流連于早稻田和高田馬場的爵士樂茶樓,當然更沒有忘記去麻將館小試一把手氣。但是,這么多空閑的時光,他唯獨把研討會排除在計劃之外。另外一件最值得去做但是他卻連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就是畢業之后的去向。
對于每個畢業生來說,第一份工作意味著他們職業生涯的起跑線。然而,為了獲取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沖刺的資格,其中所要經歷的酸甜苦辣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將要告別校園的莘莘學子已經沒有時間來留戀和傷感了,他們馬上投入到了茫茫的求職大軍中,開始為自己的生計而奔波,在痛苦、焦慮、迷茫、失落中期待著一場夢想的實現。
盡管柳井正并不想要逃避工作,但是畢業之后三個月他還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此時,一直無所事事的柳井正雖然對父親有一些逆反的心理,還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遵從了父親的決定,在父親的幫助下他來到了佳世客百貨公司。
佳世客亦稱“吉之島”,是日本永旺集團旗下的連鎖零售集團,現如今的佳世客已經在日本、香港、中國大陸、泰國等地區開設了綜合購物百貨公司及超級市場。能夠一畢業就進入一家正規的大企業,是多少莘莘學子的夢想。柳井正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輕易實現了別人的夢想,只是,他也許還沒有意識到這其中到底包含著多少父親默默的支持。
第一章 父如旗幟(6)
然而,僅僅過了一年,或許是因為年少輕狂,他辭去了這份工作,不得不重新面對生計的問題。
父親以送他去美國留學為借口,再一次把柳井正“遣返”回了東京。雖然順利地進入了英語培訓學校,可是他身上懶散的氣質依舊沒有得到改觀。無聊的生活讓柳井正想到了結婚的問題,而他考慮的目標是自己曾經交往過的一位女孩子。后來,那位女孩成為了他現在的妻子。
半年之后,父親或許是擔心兒子不在自己身邊時更加無人管教,他終于下了一個決定,讓柳井正回到家鄉來承繼自己的事業。只是這次,不知道是不是也是一次商業上的冒險,畢竟,年輕的柳井正還沒有任何經營上的經驗可言。
勇敢去做才有可能勝任
早稻田大學無疑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1913年30周年校慶時確立的辦學宗旨中,包括學術的活用和造就“模范國民”兩項內容,造就模范國民是指提倡尊重和建立每個人的個性,創造文明的家庭,提高整個社會的素質。然而,日本這所享譽國內外的名校,卻沒有把柳井正培養成一位商業奇才。最起碼,在他大學畢業之后一年內,在柳井正的身上仍舊絲毫看不出任何希望。
不管是不是出于柳井正本身的意愿,他回到家接手父親的西裝店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父親或許更愿意把精力投注在建筑公司上,所以自從柳井正入主了西裝店之后,父親幾乎沒有給過他任何指示。沒有人告訴他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在最開始的一段日子之中,柳井正整天都和店員一起接待顧客,每一天的勞動量都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當他漸漸地靠著自己的努力摸索出一條門路的時候,西裝店也由最初的個體經營變成了注冊資金有600萬日元的小郡商業股份有限公司。
不得不說這對于一家極為普通的店鋪來說是質的飛躍,雖然與父親的預期還是要差很多,但是柳井正在佳世客百貨的工作經歷幫他了大忙。因為曾經親身體驗過大公司的工作流程和組織結構,所以在經營自己的西裝店時,他能夠一眼看出優劣所在。
商品種類的匱乏、新產品的欠缺及員工低下的工作效率,已經成為了自家店鋪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并且,雖然店鋪里面賣的都是高級西裝,但是資金一直都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盡管還沒有出現赤字,但資金周轉不靈活的限制已經越來越明顯了。當柳井正真正認識清楚這些問題之后,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第一章 父如旗幟(7)
店鋪這樣持續經營下去,雖然不一定會關門大吉,但是也無法獲得盈利。柳井正把僅有的六名員工召集到一起,本來他想向他們講清楚店鋪的現狀,以求能夠集思廣益從而明確未來的方向。但是,現實的慘狀卻嚇跑了幾個人。在未來兩年的時間里面,員工陸陸續續離開了他。最后,只剩下了蒲先生一個人,而他也一直跟隨柳井正見證了優衣庫日后的發展和壯大。
滿腦子新思維的柳井正很快在現實中碰壁,這讓他一度感到十分沮喪。雖然當時并無宏圖大志,但是如此糟糕的業績是柳井正始料未及的。對于店鋪未來如何發展一片迷茫的柳井正,此時卻意外地受到了父親的重要委任。
當店鋪的掌柜也主動辭職之時,父親把公司內部的賬目及公司的印章拿出來交給了自己的兒子,這樣一個大膽的決定讓柳井正驚訝不已。換做是他人,絕不會把一家店鋪的命運如同押寶一般全都賭在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身上,可是柳井正的父親這么做了。他沒有告訴任何人原因,或許只有父子間的心靈感應才能夠真正明白柳井等當時的想法吧。
當接過賬目和印章的那一刻,柳井正暗暗在心底發誓:“我不能再讓公司回到過去了。既然父親把這么重的擔子交給了我,我就要從現在開始努力,絕不能夠再失敗了。”
因為自己和店鋪的前途都不明確,已經意識到公司正在衰敗的柳井正,雖然暫時沒有特別好的解決之道,但是正是因為父親對于自己的極大信任,才讓他真正有了作為一名經營者的基本覺悟。
當時,柳井正才25歲,僅僅處在一位新手經理的年齡。
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適合經商,少年時性格內向的柳井正在一點點大膽的嘗試之中開始有所改變。不論是接待客人還是丈量尺寸,現在的柳井正都已經能夠輕松應對了。賣出商品的一瞬間,他甚至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原來我也可以勝任啊!”這成了他經商以來最不可思議的感想。
第一章 父如旗幟(8)
興趣到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點,才有努力奮斗的方向。大凡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的人們,他們都明白自己的興趣所在。因為,只有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不會覺得乏味和無聊。這恰恰是通往成功的最便捷的一條道路。
兒時的柳井正,和大多數的孩子們一樣,對于玩具有著別樣的熱情。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上了中學的柳井正連這最后的興趣也丟掉了。而當時真正屬于他自己唯一的夢想,就是開一家玩具店。
父親柳井等的店鋪開在車站前面的商業街,可以說占據了絕佳的地理位置。這里到處都是玩的地方,為了更好地照顧店鋪的生意,家人直接把店鋪的二層改裝成了自己的臥室。這也為少不更事的柳井正提供了接觸這個世界的契機。
在父親的西裝店鋪附近有很多家玩具店,還有一些書店。閑暇的時候,這些地方就成了少年柳井正的樂園。而書籍更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并且隔壁書店禿頂的老板看起來也是一個好人。所以,柳井正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在書店老板的照顧下逐漸地喜歡上了漫畫,由此又逐步推及其他的書和增刊之上。看書總歸是件好事情,這也讓柳井等對兒子的批評變得越來越少。
如果說你已經失去了原來的興趣點,或者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興趣點是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創造一個新的興趣。只要去嘗試,主動地去接觸身邊的人和事,你總會從他們身上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像柳井正曾經放棄了自己開玩具店的夢想一樣,雖然已經無法實現當初的夢想,但是在和書店老板接觸的過程中,他依然找到了新的興趣。當然,最后柳井正還是把興趣點放在了優衣庫之上。只要有了興趣,就不會讓自己虛度大好時光。既然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只有保持住足夠的興趣,才能夠維持學習的激情,才能最終做到為我所用的目的。
屢戰屢敗,仍要屢敗屢戰
“你該有一條寬松牛仔褲,修身、緊身牛仔褲已經不流行了。”當柳井正年過花甲之時,還可以正兒八經地為別人當起了時尚顧問。幾十年的賣衣生涯,讓柳井正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只要上下一打量,就可一眼判斷出對方穿哪一個尺寸的衣服,腰身大概多少。這些基本功,其實全都源于他當初經營西裝店的時候打下的良好基礎。
第一章 父如旗幟(9)
然而,成功經營西裝店之后,柳井正在心底正悄悄地醞釀著一次轉變。
如果不和顧客面對面地接觸,經營男士高檔西裝就很難實現良好的營業額。同樣一件商品,營業員如果能夠巧妙地把對方勸服了,該產品就能很快賣出去,否則就很難出手了。也就是說,西裝生意的好壞,大多數的原因都要歸結于營業員本身。并且,為了讓西裝看起來更合身,營業員還要親自為顧客測量各種尺寸,這也是柳井正不愿繼續做西裝生意的一個原因。
與西裝相比,休閑裝完全不必要營業員大費口舌,賣的好的衣服在瞬間就可能會被搶購一空,而相對來說,賣得不好的衣服也有可能成為底貨。總之,因為自身喜好的問題,柳井正的經營思路已經開始往休閑裝上面轉移。
另外一個讓柳井正做出如此決定的因素就是資金的問題。男士西裝的價位一般較高,雖然說其中存在著巨大的利潤空間。可是因為產品周期非常長,因此一年也只能周轉兩到三次,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去等待資金的回籠。然而,當時和他們同屬于日本西裝頂級聯盟的幾家公司的營業額卻有著突飛猛進的增長,甚至有的公司已經上市了,這讓他更加強烈地感覺到經營規模小而帶來的種種限制及所受到的威脅。
好在柳井正的父親還開有一家經營時尚服飾的前鋒店,柳井正自己經營的西裝店鋪和前鋒店正好又同在一條街道上,這為他掌握休閑裝的第一手的資訊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因為休閑裝沒有客戶層的限制,或許這更符合將來自己的發展趨勢,柳井正已經在閑暇之余開始自己思忖著經營方向的轉變了。
身處地方城市,所以柳井正經常通過閱讀流行雜志來掌握最新的潮流資訊。因為每年都有一次出國的機會,柳井正借此時機在英國和美國等地仔細考察了當地各種商店的經營狀況。為了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他開始借用旅游的機會采購國外的各種T恤和牛仔褲。在倫敦,他甚至買下了很多舊衣物和老古董。
對于流行和休閑有著越來越多感受的柳井正決定正式涉足這一行業。僅僅在三年之內,柳井正就已經在下關、小倉、小野田、廣島等城市的商業街和購物廣場開了數家店鋪。
第一章 父如旗幟(10)
新的店鋪一家接一家地開了起來,但是柳井正并沒有放棄西裝生意,他選擇了西裝和休閑裝并重的經營模式,而休閑裝的店鋪也漸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現如今這位年逾古稀的“潮男”對巴黎、倫敦、紐約最新的潮流資訊依舊了如指掌,他能判斷出下一季的流向趨勢;他也能用一件簡單的夾克或內衣掀起時尚熱潮,并在世界各地制造出優衣庫風潮;他還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立音樂廠商、設計師、藝術家合作,使最普通的T恤成為每一季最值得期待、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的藝術收藏品。因此,當初柳井正決定進軍休閑裝市場時,可以說完完全全是憑借自己喜好而進行的一次嘗試性經營。
新店鋪開張了,銷售額也有了一定的增加,但是因為商品進價和經費的問題,其實最后落在柳井正手中的錢數并沒有增加多少。賣自己喜歡的商品,在自己的店鋪里面憑著愛好來進行銷售,這依然是在憑著興趣做事,依舊不能稱之為經營或者經商。同時期,柳井正還經營著女裝店。女裝的利潤比較低,但是流行周期非常短,這也成為他實驗自己經營理念的一塊陣地。
單憑銷售額的增加并不能說明問題,只有純利潤上升才是證明一個人經商能力的根本。雖然一些店鋪因為經營上出了問題而不得不關閉,但是柳井正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就像他小時候對玩具情有獨鐘一樣,現在的柳井正對這種新的經營方式也十分喜歡。正是基于此,他雖然屢戰屢敗,但是卻仍會屢敗屢戰。
這,才是一個商業巨人應有的氣度和風范。
父親是最大的競爭者
父親的西裝店創辦于1949年。1984年的一天,柳井正的父親因為腦溢血倒下了。這對全家來說是一個噩耗,父親也因此從董事的位置退到了會長的職位上,此時柳井正可謂奉命于危難之間,從專務董事變成了董事。當他全權接手父親交給他的店鋪之時,是昭和59年的6月份,第一家優衣庫的店面就在那時開張的。
第一章 父如旗幟(11)
不管怎么說,借用父親被病魔困擾的時機而使自己成功地走上商業舞臺,柳井正始終覺得這樣的接手方式讓自己很尷尬。少了父親的責罵,但是面對被病魔侵襲得不成樣子的親人,柳井正感到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即便接手了西裝店,柳井正心充滿了失落感。
1999年2月1日,優衣庫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然而在柳井正把這個消息告訴給老父親的短短5天之后,父親便與世長辭了,他一共走過了79個春秋。雖然從小就受到父親嚴格的教育,但是父親在柳井正的心目中卻另有一個不同的形象。
當柳井正以一個成功者的姿態回憶起往事的時候,他才更加精準地說出了父親嚴格教育的意義所在。柳井正有一個姐姐和兩個妹妹,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以傳統的方式來看,柳井正是唯一可以繼承家業的人。所以,小時候考試經常不及格的柳井正十分害怕面對父親的責罵。也許,一個小孩子并不懂得父親的良苦用心,直到現在,他才明白父親對他做的一切其實都只是一種激勵的方式。“要爭當第一名,什么第一都可以。”這是父親對他說的原話。
當一座大山轟然倒下的時候,柳井正才真正明白肩膀上擔子的重量。可喜的是,正是因為他接手了父親的西裝店,才有了現今優衣庫的帝國。
面對父親的遺像,柳井正說:“父親,是我一生最大的競爭者!”這是一個孩子在面對自己的父親時,所能夠表達出來的最復雜的感情。在他的心目中,父親不僅僅是父親,他更是師長、前輩、朋友,或者是他成長中假想無數次的敵人。當父親用一生的經驗和積累的財富為他鋪就一條通往成功的輝煌之路時,柳井正再也沒辦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生平第一次在人前落下了男兒的眼淚。
而父親,也成就了他與優衣庫之間不解的因緣。
- 該帖于 2015-3-17 13:5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