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期間,中國游人在日本搶購馬桶蓋,人們對此是議論紛紛,對于我個人而言,我覺得不值得大驚小怪,理由是,縱觀建材市場上常見的馬桶蓋,又有多少是經久耐用的,大部分是價低質次的。一般情況下,都是單薄的不能再薄,很多馬桶蓋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再生塑料制成的,要硬度沒硬度,要光澤沒光澤,幾根螺絲,是人都會安裝,談不上什么技術含量,更沒有什么功能性。再看商標,基本都是小作坊所制。如果是大品牌,或者是帶有先進的清洗、殺毒、滅菌功能的,又是價格昂貴,普通人難以承受。另外,馬桶蓋屬于耐用品,使用周期較長,更換的頻率不是很高,作為單純的產品,難以維持一個企業的長期運行,不被人們看好,也就不愿在這上面下功夫。還有,從利率方面講,日元的貶值,同樣品質的商品,在國內要花很多的錢才能買到,在日本卻只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高品質的商品,又何樂而不為那!雖然,千里迢迢,本想買的是日本生產的,結果,卻買到是國內生產的,肯定的是,同樣的貨品,在國內不一定用同樣的價錢能買到,雖然,在異國他鄉搶馬桶蓋,有傷國人臉面和自尊,但,卻為自己節省了費用。
搶購馬桶蓋的事情,不是丟不丟人的那么簡單,給我們的制造業和經營者提了個醒,對我們是一件促進的好事。面對人們的需求,我們如何生產出質好價優的產品。應如何地不斷創新,不斷地適應大眾的消費需求,做好產品的售后服務。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使產品具備多功能、人性化。經營者在選擇貨品時,該如何把好進貨關,面對不同層次的消費者,經營者又如何破解眾口難調的難題,讓消費者在國內就能買到同樣品質的產品。客觀地講,誰愿意出外旅游背著幾個馬桶蓋?提著幾個電飯煲?旅游回來,到不是欣賞了多少它國風光,風土人情,而是儼然一幅采購者的形象。
一件馬桶蓋事情,我們該反省的有許多,不讓類似事情再發生,需完善我們的不足,為人們提供好的產品,好的服務,是最根本的問題,也是生產、經營目的之所在。
- 該帖于 2015-3-27 17:2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