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店面的銷售機能營業人員首先要做到的一件事,就是了解顧客的需求及顧客心理,然后根據顧客的需求和心理來設計店面的銷售的方式和手段。經營是工具,人們講“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事先提高了店面營業人員的銷售技能,才有可能相應地獲取高額的銷售業績。
1.商品陳列要豐富,能醒目地達到陳列的基本要求
一家便民店的商品種類大概在2-000~4-000種左右,一家個體商店,商品種類大概是8-000~12-000種,并且隨著季節變換而及時地有所調整,冬天賣圍脖、手套,夏天賣游泳衣、防曬霜。而大型的眾多超市,至少有20-000種以上的商品。只有具備了商品的豐富性才能讓顧客有很多的選擇性。
【舉例】
一位顧客想買可樂,走進一家商店,發現這家商店只賣一種品牌的可樂,顧客的感覺就不會很好。如果不僅有好幾種品牌的可樂,而且有不同大小的包裝,從1-000毫升到550毫升、355毫升,甚至于更小到120毫升都有,相應地也必然會使顧客的選擇機率就比前一種情況要大得多了,緊跟著的是購買機率也就相應地提高了。如果提高單品的銷售金額,那么整家商店商品的銷售金額也自然會隨之提升。
所以店面商品陳列的豐富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是要注意一點,庫存量要適當,避免過分囤積貨物,否則對資金的周轉會造成很大的壓力。
店面干凈、陳列整潔也是一個基本要求。制服的端莊、清潔,營業人員講話的態度是否都能做到對顧客和藹可親,讓人信任,上述這些都是有關于店面營業人員的培訓內容。
【舉例】
在逢年過節前后,商場大量進貨,營業員忙不過來,整個商場堆的簡直就像一個倉庫,商品沒有做適當的分類,常常出現襪子跟餅干堆在一起,旁邊甚至還擺了殺蟲劑或蚊香。顧客一看自然會覺得讓人非常惡心,至少也會感到十分別扭,沒耐心的可能早已扭頭就走了,耐心好一點兒的顧客也最多忍耐一兩次,第三次就勢必會到更干凈更整潔的其它商場去了,并且很可能從此就再也不到此商場露面了,這樣商場就失去了顧客。
2.不斷地補充符合顧客需求的商品
市場上的商品種類非常多,如何找到最能適應顧客需求的商品?市場調查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一個小區開連鎖店,這個小區到底需要什么類型、多少價位的商品。又如醬油,全國有上百種醬油,要弄清楚這個小區居民最喜歡哪一個牌子的醬油,哪種價位的醬油是該小區的居民最能接受的,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以用市場調研的方法來解決。
3.售價合理并富有吸引力
價格的合理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價格如何合理化呢?要實現價格合理化的目標,就必須做到以下兩點:①市場的參考價;②供貨商提供的價格。任何商品的價格都有周期性,最新上市的商品,隨著需求量的增加,價格會越來越高,當到達一個頂峰之后,就趨于緩和,逐漸下降。商品的售價如何,要看商品的周期性,是處在上升階段,還是處在下降階段。
店面的利潤是指扣除管銷費用之后剩余的凈利。像農副產品,包括蔬菜、水果、畜產品、肉類、海鮮類,一般的大超市平均利潤在22%~31%,而電腦等電子產品,大概在10%之內。
4.利用最少的人員達到最佳的營業額
商場一般是早晨8點開門,晚上10點打烊,實行14個小時兩班倒。一家店面要配置最佳人數,人員越多,開銷也就越大。一家個體商店的工作人員大概在8個人左右。大型的量販超市,面積可達20-000平方米,甚至還會更大,就要用上300~500人。
此外,還存在兼職人員的問題,有些量販超市以經營農副產品為主,生鮮商品處理的量大,要求及時,并且工作集中在一段時間內,因此需要大量的兼職人員。而以日用百貨、干貨食品為主的超市,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就不需要大量的兼職人員。
5.創造舒適的購物環境
舒適的購物環境能讓顧客產生親切感,有利于增加顧客的忠誠度。
【案例】
逢年過節時,百貨商場勢必也因逢年過節的原因而隨之會非常熱鬧,人頭攢動,然而空氣卻常常很污濁,因為有些商場為了節省電費,不開空調,又不重視和改善商場的通風條件。在發達國家,這種情況就極為少見。事實上,只要花少量必須花的電費,打開空調,讓顧客即使在擁擠的環境下,也能仍然感受舒適的溫度和清新的空氣,顧客在此商場滯留的時間自然就會延長,購物的機率也相應地就隨之而更大,商場的盈利會更多,比起節省出的一點兒空調通風費來說更劃算得不知要強出幾百倍。
6.多做廣告宣傳吸引眾多的顧客上門
不論是發的DM,或墻上掛的POP,或通過電視、報紙、宣傳單等等,目的都是為了要吸引更多的顧客到店里來消費。
很多商場最喜歡做一種廣告宣傳:一家大的百貨商廈,從樓頂部拉下很多條各種顏色的布條下來,左一條,右一條,把商廈包圍了,只留下個門臉,實際上,很少有人會抬頭去認真看上面寫了些什么。做廣告宣傳活動,總是希望有人看,要講究廣告宣傳效果,而不是徒有其表地做一些沒有實際效果的廣告宣傳。
7.營業人員應掌握商品知識
營業人員要掌握正確的商品知識,熟悉商品的性能,有禮貌地對待顧客。商品知識很重要,如果營業人員都不知道商品怎么使用,如何能向顧客解釋清楚、做好銷售呢?
【案例】
一位顧客在商場看到一種新型的香皂,香皂上邊掛了一個長長的毛線絨,做成了十二生肖的形狀,非常小巧可愛。他就問營業員,這香皂是干什么用的,營業員不耐煩地回答說洗澡洗手用的,語氣好像責備顧客怎么會提出這么愚蠢的問題。這時,旁邊的另一位顧客卻糾正營業員的說法,說這種香皂不是用來洗澡和洗手的,而是吊在浴室里,或掛在別的地方,利用水蒸氣讓香皂慢慢揮發,從而達到滿室芬芳的效果。這樣一來,那位顧客自然很不滿意商場的這種不懂裝懂且又不耐煩的服務態度,營業員對自己的服務態度也感到不好意思。
注: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