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樓主
?
?(一)指導性。超市自有品牌對超市這一零售業態來說,本身就具有理性化,因為它在開發的過程中涉及的是超市內在的許多比較難把握的東西。核心競爭力理論中的核心價值論,動態企業能力以及軟競爭力的提出,使超市自有品牌開發怎樣對品牌的定位,品牌的號召力的建立以及品牌策略有一個指導性的作用,不會偏離方向。
?(二)系統性。存在不等于發展,建立一個超市比較容易,但需創建一個經久不衰的超市自有品牌難度是很大的,它包括創建一種符合超市經營理念的企業文化,提高員工素質,塑造自有品牌核心形象等多方面核心競爭理念。“超級學習”論的提出,對超市自有品牌的開發形成了一個學習框架,具有系統性。
?理論上分析了核心競爭力理論對超市自有品牌開發的意義,并提出超市開發自有品牌策略是為了提高超市競爭力,保持其強大永久的生命力;利用有關核心競爭力理論,使在實踐過程中引導超市的發展是本文研究超市自有品牌開發的目的。
?(一)增強商品的競爭力。自有品牌的開發增強了超市商品的競爭力,最突出表現在實現了商品的低價,擴大了商品的銷售。
?(二)發揮超市品牌這無形資產的優勢。大型超市在長期經營中形成了獨特的管理運營模式,商品名稱在消費者心目中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對于信譽好,知名度高的超市以超市名稱命名的自有品牌商品并在超市銷售,把超市良好形象融入到商品中,顧客會把企業的優質服務和管理與自有品牌商品優質連在一起,進而轉化成對商品的依賴和接受,而自有品牌商品的銷售成功,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強化顧客對企業的滿意度。
?(三)掌握更多的自主權。傳統型超市只經營制造商品牌的商品,這種“搬硅式”的經營方式使大型超市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極為被動的地位,主體價格和利潤都會受的限制,自有品牌可避免這一點,使超市處于主動地位。
?(四)能夠形成特色經營。僅僅經營制造商品牌的商品,那么超市之間在商品品種構成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很難形成自己的特點。實施自有品牌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及時生產和供應某些自有品牌商品,可以使企業的商品構成和經營富有特色,同時又可對消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1促進超市長遠發展。品牌是超市生存發展永不變的基因,超市自有品牌的開發提升了超市品牌的號召力,有利于超市擴大規模進行長遠規劃。
?2自有品牌誕生,運營成熟這將對公司的加盟體系建立了更完美的方略。充分彰顯企業獨特性。
??超市經營自有品牌,首先要解決品牌的定位問題,這是其他有關戰略的基礎,也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前提。商品的價格,包裝,質量,促銷都依賴于定位,定位就是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自有品牌不同于制造商品牌的鮮明的、突出的形象。也就是說,要樹立起自有品牌的個性。目前經營實踐中的一些如質量不統一,價格或高或低都是與定位的缺乏有一定聯系,根本談不上以后的企業文化力的形成。
?超市作為家庭食物與日雜用品提供者,與其他零售業態,如百貨商店有明顯區別。因此,在定位之前,必須了解到消費者到超市購物的動機。一項消費趨勢調查表明:消費者到超市購物排在第一位的是大品牌高質量,下面依次為購物舒適,挑選余地大、干凈、購物地點便利。價格居于第六位,這些動機中,與產品有關的為質量與價格。從這一角度看,質量和價格是消費者對超市評價的兩個重要因素。所以,自有品牌的定位不能脫離這兩個基本因素。
做好自有品牌定位,著重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自有品牌本身的風格是什么?能提供怎樣的價值?自有品牌形象又是什么?第二,與競爭者相比,自有品牌差異是什么?同時,要保持自有品牌定位的統一性,避免定位混亂。結合超市這一零售業態的特點,必須緊緊抓住“物美價廉,優質服務”。
?自由品牌缺少清晰明確的定位,就會像沒有舵的船一樣。一個清晰、有效的品牌定位,必須是超市上下對這個品牌定位都有恰當的理解和認可,必須使其與超市的經營理念及文化和價值觀聯系起來,它應當能提供像這樣的提示,即哪些活動和宣傳可以支持和強化這一品牌,哪些將削弱和混淆這一品牌。超市自有品牌的定位一方面是使該類品牌與制造商品牌相比,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又要使其與其他競爭者的自有品牌相比,有自己吸引消費者的獨到之處。
??提高品牌號召力。超市品牌號召力是自有品牌產品能銷售出去的旗幟,是超市的核心競爭力的主要表現。“沃爾瑪”三個字給人的感覺就是“天天平價”、“服務滿意”,所以超市本身的品牌號召力是最關鍵。
?提高員工素質,做到“服務周到”。“一流的服務,超值的產品”是超市最大的吸引力,員工是面對面與顧客打交道的群體,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超市的聲譽,必須通過培訓,制度化管理,企業文化的培育等多種手段來提供員工素質。樹立“加強服務與創新,努力提高顧客滿意度”的經營理念。保持良好的購物環境。地面整潔干凈,店牌的設置,室內燈光,氣溫適宜,員工的一個微笑,都可能成為顧客再次光顧的理由。如今超市更多的是賣一種文化,而人們購物成為了一種享受。
(5)管理規范。商品定價要合理,貨物擺放要規范,自有品牌商品有限陳列黃金貨位等等一系列促銷手段使其迅速占據市場。
?品牌決策。超市自有品牌的選擇,一是考慮采用超市名稱作為品牌還是另外尋求其它名稱。采用超市名稱作為品牌在品牌導入期,有利于品牌的推廣,但如果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自有品牌的銷售,也將會影響到整個超市的聲譽。所以,超市必須自始至終堅持品牌第一。尋求其它名稱,會增加促銷成本,優點是可以為產品選擇恰當的品牌,并且,該品牌一旦出現問題,對超市所造成的影響相對較小。二是采用統一品牌還是多個品牌。采用統一品牌費用較小,但并不一定適合每類產品,也有一損俱損的缺點;采用多個品牌則可以為每類產品取上最佳名稱,但相應的設計、制造以及促銷費用將增加。
?4、建立穩定的生產基地。自有品牌經營過程中,要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及價格的p競爭力,穩定、可靠的生產基地也是關鍵。具體有兩種方式,一是委托有實力的生產企業加工,即定牌生產,這些企業應該有較強的生產設計、加工能力以及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超市作為需要信息的收集地,應及時將有關信息傳遞給生產方。從生產到消費之間,由于生產企業和超市的密切合作,形成產業鏈,最終會給參與各方帶來更大的利益。二是自設生產基地,也包括超市通過參股、控股、兼并、獨資等方式進入生產領域。自設生產基地較之委托生產協作性要強,協作關系更密切。因為生產業務與批發業務統一于超市主體,有著共同的利益與目標,同時,這種方式可以節省交易費用,提高營運效率。如美國的SAFEWAY連鎖超市和便利巨頭7—11自有商品中的一半是集團下屬加工生產。
?超市正在以穩健、迅猛的速度向前發展,同時在發展過程中必將遭遇慘烈的商業競爭。在超市競爭日益白熱化的經營環境中,要想達到既能降低進貨銷售成本,又能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商品之目的,開發和經營自有品牌的商品是一條有效途徑。自有品牌的出現是商業競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超市為了突出自身形象、維護競爭地位、充分利用自身的無形資產而采取的一種競爭策略,擁有自有品牌除了獲得流通產生的利潤之外,還可以獲得品牌提升所產生的額外利益;制衡知名品牌的發展,或者說重新分配市場份額,達到重新分配利潤的目的。通過利潤重新分配,全面改善零售業利潤環境,達到長期發展以及良性循環的目的。自有品牌具有風格獨特,價格低廉,統一設計,統一貨位,統一價格等優勢,可以形成系列產品,也是我國超市提高競爭力的出路。我們有理由相信,超市自有品牌必將成為超市的“利潤增長”有效策略!
---------------------------------------------------
讀史使人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