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在代表“老北京”的同時,也有許許多多的人為它注入了新的元素,胡同里的各種美食也不例外。大眾的口味經過一些修改,變成了私家菜的手藝,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味道。今天,大伙就跟隨搜鋪網記者走進胡同,嘗嘗“印巷小館”的獨特味道吧。
胡同兒里的新派北京私房菜
印巷小館是北京一家真實還原老北京風格的新派北京菜餐廳,創始人為尹彪。品牌隸屬印巷小館(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9年,旗下除了“印巷小館”,還擁有“玉棠春色”、“六代魚館”“貓師傅”、“麥飯·麥湯·麥粉”等多個優質餐飲品牌。
印巷小館目前已在北京順利拓店近20家,如南鑼鼓巷、魏公村、凱德mall、龍湖長楹天街、朝陽公園路好運街、豐聯廣場、華聯購物中心、喜隆多新國際購物中心等等。
布置古色古香 別有情調
印巷小館的裝潢溫馨典雅,木桌木椅一副古色古香模樣,別有情調。小館推出獨有菜品,如金包咖喱雞、甜汁爆鮮蝦、印象紅蓋等,味道驚絕,在別的地方很難吃到。金包咖喱雞在面包里加入咖喱雞,吃到嘴里,你能深深地感受面包的谷香味道和雞肉的嫩滑混合出奇特口感。吃完飯,喝喝茶,跟朋友聊聊天,才是一場完滿的美食之旅。
來過吃過就有“印巷”
老北京有一道滿漢小吃,叫燉吊子,是以大腸為主的豬內臟(豬肝除外)用燉的方法制熟,最后加辣椒油再加工而成,也有叫砂鍋吊。印巷小館里也有這道菜,不過名字改叫印巷小吊,主料是豬大腸、肺頭和五花肉,加工時用的辣椒油,也換成了有辣味的花椒油。不少好奇的顧客,就問為什么要加五花肉,老板之一的楊健說這是為了借味。這種重現老北京傳統菜肴,卻又加入了自家心思的菜品,在印巷小館的餐牌上還有不少。
人人都必點一份的“ 印巷紅蓋”,不就是老北京傳統的宮廷奶酪么?不過因為單一的蛋白色看起來太過普通,印巷廚房里端出來時,大廚在奶酪上澆了一勺自家釀制的草莓醬�!爸饕屈c綴。愛吃甜的朋友可以和老北京奶酪混著吃,不愛吃甜的光吃奶酪也不錯。我們用的是高鈣奶,奶的味道比較濃,但不會太甜和膩,口感也比較Q�!睏罱〗榻B這道很適合夏季吃的小點心。
創意菜品:印巷火龍蝦、豌豆黃小豆涼糕拼、秘制秋椒魚
印巷小館名稱的來歷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胡同原為蒙古語“火曈”,即小街巷。在北 京,胡同浩繁有幾千條,他們圍繞在紫禁城周圍,大部分形成于中國歷史上的元、明、清三個朝代。胡同里的建筑幾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種由東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對稱形式圍在一起的建筑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個緊挨一個排列起來,它們之間的通道就是胡同。北京的王公府第雖然很多,但住的大多是滿族和 內蒙古的王爵。
印巷小館的創始人尹家的祖先,就曾住在王府旁邊的胡同里。尹家的祖先喜好烹調,做得一手好菜就開了個小店,因為人緣好、菜的味好、價錢又便宜,所以很受歡迎。由于小店開在胡同里,與王府大院互為鄰里,所以經常有府里的下人來,其中就有在王府里做菜的廚子。當他們混熟后也能對菜品的味道、制作 相互有個交流,也留下一些經典的菜品。后來因為國內戰亂不斷,物價飛漲,小店也就關門了。改革開放后,我們國家的形勢越來越好,尹家后人覺得有必要重操舊業,與大家共享祖上留下的文化遺產,所以就決定重開小店。因為“尹”的姓和印巷的“印”諧音,其中還有懷念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將小店開在胡同里,胡同又叫 巷,店面又不大,其中還有懷念祖先的意思,后來就取名叫“印巷小館”。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