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記者圈,不知道什么時候肥貓背上了“京東黑”這樣的綽號,著實有點出乎意外。不外乎,就是愛對京東嘰歪幾句,就被如此定性,也是醉了。離上一篇寫京東的稿子已經過去快兩月,不是沒關注,而是實在提不起興趣。真是沒見過有象東哥這樣愛把隱私到處得瑟的CEO了,從泡上奶茶到如今的沒事兒就秀恩愛,都審美疲勞了。
上周,京東的公關在朋友圈里感嘆:“今天沒白忙活。又上頭條了。”不就是奶茶店開張嘛,不用如此迫不及待的“show”吧,投資途牛也好、財報也好,都成了奶茶鋪子的陪襯,真是有什么樣的老板就有什么樣的公關。不過,肥貓今天想說說的,不是奶茶的事,而是京東的財報,年紀大了,對一切八卦都提不起興致,咱們還是實打實的說說財報。
按照公布的數據,2015年一季度,京東的交易總額(GMV)達到878億元,同比增長99%;凈收入為366億元人民幣(約59 億美元),同比增長62%;一季度凈虧損為7.102億元人民幣(約1.146億美元),凈利潤率為-1.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凈虧損為2.056億元人民幣(約3,320萬美元),凈利潤率為-0.6%。 一直沒鬧明白,為毛每次都要提醒一下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你一美國上市公司,說這些是提醒投資者——本來哥只虧了2億多,因為是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才是虧了7億多,真是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
不論怎樣,都是虧啊。跌不破、顛不爛。不過,實在的說,京東還是減虧了,去年同期的凈虧損是38億元,今年一季度只虧了7個多億元,成果喜人。根據財報的顯示是,減虧的理由是——由于股權激勵費用的下降,而來自與騰訊戰略合作及收購騰訊部分資產與業務產生的相關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則所有上升。看到這里,肥貓明白了,敢情這減虧的主要功勞是減少對員工的激勵啊,為了財報好看,京東做得夠狠啊。
相比之下,京東的戰略對手阿里巴巴本季度則是拿出46.32億元人民幣(7.47億美元)進行股權激勵,肥貓沒看錯吧,阿里給員工的激勵比京東虧損的還多。值得注意的,阿里連續數個季度都對員工進行了巨額的股權激勵。整個2015財年(2014年3月-2015年3月),阿里巴巴給予員工的股權激勵支出總額就高達130.28億元人民幣。難怪啊,阿里的員工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而京東如今的高管團隊,已經看不到幾個當初創業時的老人了,上市之后的京東雖還說不上是卸磨殺驢,但也夠薄情寡義了。據說,很快還會有出身世界500強企業的高管進入京東的管理層,都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但肥貓沒搞明白,賣的好衛生巾未必能做得好電商,兩者不是一碼事兒。總之,相比老馬的仁義,東哥明顯有點缺失人心。
言歸正傳,還是說說京東具體的業務。今年京東在戰略上也拿出了五張王牌,跨境電商、京東金融、自建物流、農村電商以及移動端。先說說跨境電商,京東的跨境電商起步不算早(大規模啟動應該在2014年雙11后),第一站,選的跟聚美一樣——韓國,不知道是韓國好對付還是怎么的,聚美選了韓國之后,唯品會也選了韓國,然后京東也去湊熱鬧,誰都看到跨境電商是塊肥肉,但吃得下吃不下,還看個人,總之,鬧哄哄的京東韓國開場之后,沒有看到新的下文,也不知道未來沒有打通國際支付體系的京東是怎么跟國外商家合作的?眼瞧著亞馬遜背靠熊實的美國,阿里五大洲的布局以及蘇寧的牛刀小試,沒看出京東在跨境電商有什么獨具的優勢。
京東金融是京東2015年重點打造的王牌之一,但除了類團購的偽眾籌,肥貓還真沒看出有啥亮點,估算股權眾籌算是一個突破,但要得到實際收益,預計還得等待,京東金融和螞蟻金服之間的差距,肥貓就不多說了。要命的是蘇寧的張近東近日也宣布:蘇寧金融即將在月底上線,不缺錢也不怕事的蘇寧首戰出擊的就是消費者金融,說白了,再牛B的互聯網金融說到底也都是消費者金融,從張近東布局來看,蘇寧金融不玩虛的,直打腰子,肥貓倒是蠻期待蘇寧金融和京東金融PK一場。
而自建物流,一直是京東引以為豪的布局,從這一點來看,東哥的眼光不錯,但自建物流也是京東最大的成本,目前應該說還沒到物流賺錢的階段,要想贏得“最后一公里”,預計還得繼續燒錢,啥時候是個頭,反正肥貓沒看到;農村電商這一塊,東哥說了N次“志在必得”,不過,得不得到,怕是東哥說了不算,市場說了算,前有阿里,后有蘇寧,京東這夾板也挺難受的,要說三家在農村電商的優勢,阿里還是“四兩撥千斤”,以平臺的力量打開市場;蘇寧背靠經營多年的實體店,下鄉是分分鐘的事兒,再加上品牌背書,擴張最快的應該就是它;京東農村電商還是干的傻大黑粗的活,跟自建物流一樣,都是實打實的做店鋪,鋪物流,后期的效果預計也是短時間難以看到,前期的投入和運營明顯是太重。
再說說移動端,財報給出的數據是——第一季度通過移動端渠道完成訂單量約占總完成訂單量的42%,同比增長329%,還不錯,但跟阿里的數據一比,又是弱的不是一星半點,在阿里中國零售平臺(淘寶、天貓、聚劃算)一季度6001億的的成交額中,移動端占比首次超過50%,達到3038億人民幣。不僅移動端月活躍用戶增至2.89億人,同比增長77%,單季度即增長2400萬。看到這個數據,東哥會不會仰天長嘆——既生東,何生云?相比手機淘寶以80、90后為主要支撐的強大用戶群以及支付寶堅挺,在移動端上,京東還是顯得單薄了許多,除卻京東APP以及拍拍,跟騰訊聯手的京東,在移動端并未看到太多優勢,遠景預期也是模糊不清。
京東在品類上的局限,肥貓已經說過很多次,不再贅述。要想讓消費者改變對一個品牌的最初認知,是很難的事情,比如肥貓的朋友們,始終堅定不移的認為——上京東就是買3C,就算你賣包、賣鞋、賣服裝,還是難以改變。最后,肥貓想說的京東這次賣奶茶,京東賣奶茶的噱頭是——智能奶茶,怎么個智能法,肥貓沒去現場,沒法得見,聽說是,加入JD+平臺的部分智能硬件茶農可以在此得到展示,未來還能起到孵化器的作用,也就是說,賺不賺錢無所謂,咱就是開個奶茶店先攢攢人氣。
肥貓真是很服氣京東沒事就拿奶茶說事兒的底氣,京東的公關路徑以及制造新聞的路徑目前來看全靠奶茶了,只要有奶茶,就能上頭條,三天兩頭總有人拍這一對兒,汪峰真得去撞墻了,想當初把屎盆子扣在馬云身上也是夠了。也許肥貓傳統了一些,這樣一個屬于極其隱私的戀愛與婚姻,怎么就能淪為一個企業的炒作工具,東哥的心還真是蠻大的。阿里發財報的當天宣布,張勇出任CEO;京東發財報的當天宣布,奶茶店開業,兩相一比,都不是一個檔次的炒作。作為一個企業家,秀恩愛也得有個頭兒,用的太狠,當心就會被廢掉。奶茶雖好,也不要貪杯,對于企業來說,花邊兒始終是點綴,而不是根本。
(自媒體 孟犀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