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蒲趣聞
小蒲是02年去日本開始的留學生活。在日本,沒有親人,僅有一個發小。一下子前19年的生活經驗化為0,需要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從說話開始學起。每日都是新鮮和恐慌,每日都是感動和疲倦。在這樣的環境里,小蒲通過兩年的語言學校的學習,考上了日本的一所“三流”大學。為何選擇這所大學,除了小蒲怕沒有簽證,考了一所比較”保險“的大學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這個學校有一個專業叫【經營情報專業】。情報,其實翻譯成中文就是信息的意思。當時,每次回國被人問起學什么專業的,都會被誤解為是學習”商業間諜“或是“商業特務”的。非常無語的同時,其實自己也解釋不清自己學的專業到底是什么?信息和商業到底有什么關系?在那個年齡的小蒲實在是看不清其中的關聯,于是只能揣著糊度裝明白,和別人說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概念,蒙混過關。
在日語當中,有一個單詞,叫【通信販賣】。什么是通信販賣呢?小蒲一直以為,拿本雜志,印一些商品在上面,就是通信販賣。其實,這個理解是錯誤的。通信販賣即公司首先通過各種媒介,讓人們了解自己產品的特性,并提供專線電話或SNS等通訊手段為顧客提供詳細的咨詢,訂貨后客戶到店鋪取貨或送貨上門的一種營銷方式。如果按照這個理解的話,今天的電子商務其實就是一種通信販賣。再往更深的一步考慮,實體店不也是一種媒介么?陳列+POP+試吃(或試用)等銷售手段的運用,不就是為了讓顧客了解商品的特性么?所以,無論哪種渠道,信息的傳達方式和傳達手段都是零售渠道勝負的關鍵。
如果按照所有的零售渠道都是向顧客發送信息(生活信息、流行信息、商品信息等)的媒介, 用這個維度去思考問題的話,零售業的分類就不是百貨,超市,便利店,而是按照以下的渠道進行分類。
三越伊勢丹HD+郵局,這個加法最開始就讓小蒲暈了。不明白,這兩個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行業,如何加?加的意義是什么?這種無厘頭的加真的會帶來新的需求么?在幾日的沉思以后,小蒲覺得,這次加,其實根本上是對信息的流通方式進行的一次加法。日本郵局在全日本有2萬家實體店終端,通過這些終端對顧客的粘合度,三越伊勢丹可以向自己未能覆蓋的顧客群發送最新的商品信息和生活流行信息;另一方面,日本郵政也利用和三越伊勢丹的這次加法,向自己的顧客傳達自己提供新價值的信息。這種”無厘頭“跨界,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又是非常的合理的。
(公共場合希望您戴耳機進行觀賞,以免影響他人。謝謝)
http://v.qq.com/page/t/0/0/t0154670k00.html
三越伊勢丹HD和日本郵政的這次”無厘頭“跨界合作。顛覆了小蒲以往對零售的認識,明白了只要視角發生改變,對商業形態的變換可以有嶄新理解的同時,再次反省自己心中已經筑成的自以為”專業“的思維的墻。從這次案例學習中,小蒲有了以下對于當前國內零售的反思。
1抓住80、90后的心就高枕無憂了么?
每天在朋友圈內,看見很多新零售品牌產生的新聞。這些新品牌一股腦的訴求著自己是最懂80、90后消費者的。新、奇、快似乎是所有零售業關注的焦點。當然,小蒲完全沒有否認這種趨勢,畢竟80、90是這個時代的消費主體,理解和了解他們是任何商家必做的必修課。可是,小蒲還想和大家分享一組數據:我國從1999年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2014年我國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億人,2025年預計將達到3億人,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30%。另一方面,在一些統計當中發現,在2010年的時候城鄉空巢家庭接近50%,失能半失能老人達到3300多萬人。這一組組數據證明,我們國家也有不亞于日本,甚至擁有比日本老年人更大的消費人群。當然,您可能會說,我們的老人勤儉節約,沒有消費能力,在他們身上是白花力氣。不過,真的是這樣么?中國大媽買黃金,中國大媽買股票,中國大媽被傳銷騙……這些信息都在告訴著我們,中國的老人也很有錢,并且沒地方花。如果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價值,真的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商品和服務,這個”金礦“是不亞于80、90后的。三越伊勢丹和日本郵政的這次合作,其實就是對日本老年人的一種價值訴求。結果不知,但行為讓人感動。
2三、四線城市的顧客一定消費理念落后么
金好來的風聲水起,胖東來的讓你學不會,都不是發生在沿海一線城市,而是我們傳統觀念中的三、四線內陸城市。可是,當你真的走進這些企業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努力的給顧客提供的服務是不亞于所謂一、二線城市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敢于打破觀念的零售業者,才創造了一段段零售業的佳話。更讓三、四線城市的居民再也不用羨慕,只有到一、二線城市才能體會到的消費體驗。說的夸張一點,這些企業“不僅僅是商品的搬運工“,更是“消費文化的傳教士”。讓東西部,沿海和內陸的差距不再那么明顯,真正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的企業。
3解決最后一公里就能滿足顧客的痛點么
在整個業界都在討論O2O和最后一公里的時候,其實解決好最后一公里也未必能夠滿足顧客的需求。順豐嘿客就是明顯的例子,全國518家實體店同時開店的盛世似乎還是昨天剛剛發生的事情,而僅僅一年過后的今時今日,在王衛針對2014年順豐一系列舉措的沉重反思是“2014年是順豐成立20多年以來創新變革最多的一年,雖然創新很多,但是在我看來,差不多有一半是不成功的。嘿客,就是順豐去年最大的不成功。”為何不成功,因為壓根就沒想好這個最后一公里滿足了顧客的哪些需求,就盲目布局。同樣的問題,日本郵政也面對著。只是比嘿客好的是,郵局本身是有價值的,并且也有銷售土特產的經驗,加三越伊勢丹是為了繼續增加為顧客提供的附加價值罷了。
結束語
我們是一個尊老愛幼的民族,卻經歷著一個喜新厭舊的浮躁時代。學習日本的企業,他們說的最多的不僅僅是全渠道、O2O,還有如何解決日本社會的老齡化,地方空洞化等社會問題。把解決社會問題的痛點變成商業模式似乎是一件非常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不過,有時正是因為大家都覺得沒搞頭,參與進去的企業才體會到藍海般商機。希望有更多的企業不在執迷于“資本”的力量,不在迷惑與“商業模式”的力量。放棄浮躁的心,去關注更多顧客層的需求,哪么這些顧客不是“主流”或者現在看來似乎沒有消費潛力。但如果,有企業能發現這些被人遺忘的“顧客”的痛點,說不定能得到意外的收獲。
拆掉自我認知的墻,【看見的不一定都要相信,相信了就一定能看到】,人生如此,商機也同理吧!
小蒲宣言:
1 本平臺不會發商業以外的任何信息,即使這個消息再火,再能吸引粉絲。
2 本平臺無論原創還是轉載,都一定是講微觀商業,而不講宏觀經濟(當然,轉載只轉載朋友的文章,因為這樣我更了解背景,而不是盲目轉載)。
3 本平臺只傳播正能量。因為無論是商業還是這個世界,紛紛擾擾,太多的為了吸引眼球而發泄自己的情緒。我不想,也不會跟從。
希望和所有有夢想的人分享有價值的信息。如果你喜歡商業;如果你有很多奇思妙想;如果你發現了哪種趨勢……無論如何,請與我聯系。
微信平臺號:puzhe7-11 個人微信號:puzhe4 郵 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