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智能電視領域最熱的就是小米與樂視圍繞內容等方面的口水戰了。不過,正如成語所說的,“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在小米與樂視大打出手的時候,最終脫穎而出的竟然是海信。
檢驗智能電視成功的唯一標準
在小米和樂視越撕越起勁的時候,海信加入戰斗。6月15日,海信宣布智能電視激活終端超過1067萬,平均每臺電視覆蓋人數為2.93人,覆蓋超過3000萬人口。海信還提出了2017年電視激活用戶超過3000萬、覆蓋人口超1億的計劃。
這一招實在高!你們撕逼,我不整這沒用的口水戰,直接公布智能電視激活用戶數,這下高低立下了。因為不管你的內容是不是豐富,不管你是否違規,不管是否捆綁收費,都只是手段,檢驗智能電視成功的唯一標準是激活用戶數,而不是其他。
看看小米和樂視的用戶數吧。樂視電視曾宣布自己在2014年的超級電視銷量突破150萬臺,今年的超級電視銷量目標是300萬-400萬臺。照這個速度,樂視電視現在的超級電視保有量應該在300萬-350萬臺。綜合中信證券和中怡康的數據,小米電視在2014年只售出了30萬臺,今年的數字未知,但即使翻倍,也不過60萬臺。
更重要的是,電視銷量不等于激活用戶數。以海信為例,目前的智能電視銷量是1380萬臺,激活率是77%,已經比較高。按照這個比例來說,樂視電視的激活用戶數估計僅相當于海信的1/5,小米電視的激活用戶數則更少,估計僅相當于海信電視的1/20。孰強孰弱,無需多言。
內容較勁的背后
小米和樂視口水戰的起因是內容之爭,小米號稱內容是樂視的2倍,但曾幾何時,小米的最大短板就是內容,其內容建設主要在今年進行,陳彤加盟、投資視頻網站等舉措,才讓小米在內容上有所成就。這時候就開始炮轟樂視,頗有些炒作的意味。
相比之下,海信電視在內容上的合作更加開放,通過與未來電視和華數的合作,海信的戰略合作伙伴已經囊括全視頻媒體,其中包括騰訊視頻、樂視視頻等在內。這個有點意思了,海信電視的言外之意是自己的視頻內容比小米豐富了,因為起碼小米的內容合作伙伴里沒有樂視,而海信的內容庫里面是包括樂視視頻的。
就像打口水仗不如看看誰的激活用戶數多,爭論誰的內容多不如看看誰能最先贏得收入。據悉,近日加多寶和蒙牛選擇海信電視進行了1000萬元的精準廣告投放,海信還預計2017年的廣告收入會超過1億元。這又是一個實在的舉動,不啻是對還在內容較勁的小米和樂視一記耳光。
更大的野心
面對小米和樂視的口水戰,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似乎有話要說,在被問到給海信轉型互聯網打多少分的時候,他說打90份,扣掉的10分是“因為我們的宣傳水平遠不如什么米啊樂啊的新朋友”。
誠然,小米和樂視代表著做電視的互聯網廠商,海信則代表著向互聯網+轉型的傳統電視廠商,兩個陣營各有特長,互聯網廠商長處在于營銷、炒作,傳統電視廠商則強在硬件制造、供應鏈管理等方面。
不過,我們也看到海信在互聯網+的轉型上明顯在加快步伐。據了解,發展“內容+終端+數據+服務”的“讓萬物生靈”戰略只是海信在互聯網上的第一步;把海信旗下的電視、冰箱、空調、智能交通、醫療電子等通過云平臺互聯起來,是第二步;海信各設備彼此之間的IOT,驅動海信旗下產品的智能化、移動化、云端化,是第三步。
看來,海信在互聯網上有著更大的野心。而海信在多種設備上的布局和目前的龐大用戶數是其相比小米和樂視的最大優勢,當傳統企業一旦在互聯網時代覺醒,將迸發出比純互聯網企業更加可怕的力量。
南冥一鯊(微信公眾號:southsharker,QQ:2773199845):解讀行業發展的大勢,揭示新聞背后的真相,總結互聯網化的經驗教訓。關注南冥一鯊,在這里讀懂互聯網,因為知大勢,方能贏未來。
- 該帖于 2015-6-17 10:3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