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專欄:中國人呢,特別喜歡湊熱鬧,特別是如今的商業圈,由于咱們這里沒有商業模式的保護,因此,一旦發現個新東西,大家特別喜歡一擁而上,甭管啥模樣,我先摸一把試試,最近跨境電商,就有大熱之勢。不過,最近有一種可能,假如成真,可以講的上是跨境電商,安危系于一發。下面,我就簡單為各位描述下這種可能。
一、消息是啥
近日,海關總署副署長魯培軍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也證實,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是否要調整行郵稅。假設行郵稅正式取消,貨關與郵關合并,那么對于跨境電商,的確是重磅炸彈。我會從具體層面闡述這一問題。
二、跨境電商又是個啥
(一)先給出幾個定義上的解釋
1.跨境電商:指消費者在實體店或網絡看到東西下單,貨物由境外或視同境外的保稅區發到消費者手中的一種商業模式。
2.郵關:指海關清關的一種方式,郵關基本是中國特有的,指消費者以個人使用為目的,購入小額商品,可以免稅、核定稅或低稅清關。稅種為行郵稅,納稅主體為消費者個人。
3.貨關:指海關清關的一種方式,貿易商進口,也就是B2B,一般都為貨關清關,執行正常的關稅,較行郵稅高,納稅主體是進口企業。
(二)現在跨境電商如何玩?
現在的跨境電商,無論他線上如何處理,實際的線下,也就是財、物兩個部分,必然依據如下流程來處理。
1.走貨關商品
跨境電商為了提升購物體驗,也有一些東西是已經完稅入境的,這部分商品都走貨關,按照一般的進出口貿易行為處理,正常清關,正常納關稅,納稅主體一般和銷售主體為一家,或為關聯公司。這種銷售方式,與一般的流通商、零售商完全相同。時間上,因商品不用清關,與一般的交易流程相同。
2.走郵關商品
有些商品,跨境電商不提供境內實物,消費者下單后,產品由境外發出,或由保稅區倉庫發出,按照給個人使用處理,走郵關,繳納行郵稅,納稅主體為消費者個人,銷售收入記入境外企業。這種銷售方式,完全不同于傳統流通商、零售商。時間上,因商品需要清關,一般境內保稅區發出約3-5天,境外視物流情況不定。
以上可能有一些亂,我列表解釋以下。
方式銷售主體納稅主體納稅稅種稅額到手時間
走貨關境內公司境內公司關稅完稅價格×進口關稅稅率,計算非常復雜,絕大部分費率較行郵稅率高與國內銷售完全相同
走郵關境外公司消費者個人行郵稅較低,一般為10%,征稅額少于50,免征保稅區發出一般3-5天
(三)為什么跨境電商可以玩?
通過上表,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出,跨境電商如果選擇走貨關,那么與一般銷售方式完全相同,沒有比較優勢,走郵關的話,可以以較低的進口稅成本帶來相對的價格優勢。(后文再詳談可能帶來的其他財稅優勢)
三、為什么說這個消息會影響跨境電商
現在,除我在第一段貼出的新聞來源外,我也的確聽到相關部門有兩關統一的提法,也就是說,無論納稅主體是誰,這個稅額會統一,這帶來的相對成本,就會造成原來走郵關降低的稅務成本,與正規的貿易公司已經完全相同,造成所謂跨境電商的一個噱頭,消失了。
四、今后的展望
隨著這個消息,也隨著真正可能出臺的兩關合一,我們不妨探討一下,假設合一了,會給跨境電商和境內企業帶來怎么樣的不同,跨境電商是否還存在優勢?是否有了劣勢?在討論中,我們僅討論商品由關外發出的范疇。(因為商品由關內發出,已經和正常貿易商相同,沒有討論意義)
(一)優勢
同志們,首先先要明確一點,這個政策,并沒有讓跨境電商的優勢消失,他的優勢還存在,這些優勢是:
1.消費者先交錢,這個錢也含稅,是貿易商原承擔的關稅資金,改有消費者承擔,具有資金成本優勢。也就是關稅這部分賬期,由消費者立刻繳納了,甚至銷售商還可以享受這部分賬期。
2.部分的商品,消費者的確可能享受免稅的政策,假如仿照他國情況,部分值低,且確系消費者少量購買的,可以免稅進入。(會與消費者個人情況掛鉤,假如消費者購買過多,由于納稅主體為個人,海關會相應處理,目前實際上,好像是1個月1張身份證沒問題)
3.可能,或者也許可能買到未同意在境內零售的商品。(這個優勢要待最終的商檢部門核定,未來不可預知)
4.避稅成本,也許可以采用在小國注冊境外公司,達到規避所得稅和流轉稅的問題。(所得稅發達國家所得稅40%,我國25%,個別地區13%;流轉稅太復雜,不在此討論)。
(二)劣勢
這些劣勢,不僅僅是兩關合一的劣勢,有些也是跨境電商的固有劣勢,他們是:
1.消費者等候時間長劣勢,無論如何處理,清關時間也是必要的,3-5天是必須的,而且的確可能隨著規模的擴大,造成海關效率進一步降低。
2.退換貨成本問題,這個具體未曾研究,但由于銷售主體,必然是海外公司,這個退換貨的財務流程,應該還真是比較復雜。(美亞買東西退貨,經常就有美亞壓根不要的實例)
3.納稅成本問題,因為納稅主體為消費者個人,雖然可以由公司代繳,但隨之的納稅成本,必然提高,且可能帶來境外公司需與注冊地稅務部門交流造成的更多成本。
4.境外避稅地公司,可能會帶來不確定的相關財務或其他成本。
基本的優劣勢,應該就是這些了,實質上,跨境電商假如要在兩關合一的形勢下繼續生存,就看哪個成本更具優勢,雖然需要通過詳細的財務測算,但在我目前看來,假如兩關合一,他的比較優勢也許將會消失。
(聯商網專欄作者airhuman,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
- 該帖于 2015-7-3 9:1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