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哈瑞斯博士為了幫助司各特?施納克振興家族連鎖店業務的時候,給出了幾條重要建議,成為日后品類管理興盛于全世界的基礎原則與核心理念。
博士在給司各特的建議中,有一條影響了后來的品類管理在美國全行業的推廣,乃至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也是導致品類管理的定義出現“政治”傾向的原因。
從零售企業的角度來說,要想讓自己的產品選擇和組合對顧客有吸引力,就必須對消費者有著深度的認識,包括人群劃分和不同消費習性的特征,以及影響消費者購物習慣的各種因素等等,只有這樣,零售企業的各種營銷手段才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消費者這些深度認識,是很大的一門學問。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消費者問卷調查開始,到今天的大數據分析,都集中在一個被稱為消費者洞察(Consumer Insight)的領域。這個領域實際上是由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等全球主要消費品企業推動形成的。伴隨著家庭電視機在歐美國家的普及,這些企業基于自己對消費者的深度了解,通過各種融入生活因素的、亦夢亦幻的廣告短片,把簡單的居家生活用品變成了有很高品牌附加值的時尚消費品,影響并左右著全球幾十億人生活和消費,同時把產品的利潤推高了堪比能源和金融行業的前所未有的程度。
哈瑞斯博士跟司各特說,對消費市場和顧客的了解,零售企業遠遠不如那些優秀的消費品供應商,應該請他們來給你自己的團隊補補課。這樣,在做商品選擇和營銷的時候,我們就會更加有的放矢。司各特采納了博士的意見,針對主要的幾個品類分別聘了寶潔、可口可樂、瑪氏等幾家公司的市場部干部來給施納客的品類經理們上課,并回答他們的各種咨詢。同時,這些消費品供應商的干部們也有機會了解施納客的一些具體做法。從這些消費品企業的角度看,要賣出商品,多了解自己的客戶還是有好處的。況且,他們也都相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與“客戶同床共枕,但能保持清醒”(goto bed with your client but don’t fall asleep)總是一條不錯的規則。按照哈瑞斯博士的建議,他們在施納客公司還得到了一個不錯的頭銜,“品類艦長”(Category Captain)。
施納客公司在做品類管理的時候,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壓縮品項數,讓有限的陳列空間發揮出更大的效益。順理成章的,寶潔、可口可樂、瑪氏的品類艦長們給施納客的品類經理們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消費者洞察信息,讓他們的工作效率更高了。
品類艦長們都會講這樣的道理:顧客對一線品牌認知最強,二線品牌只好算陪襯,那些新進入的或三線以下的都不該給他們機會。門店里的貨架空間應該按銷售額大小的比例分配,最好賣的品牌放在最好的位置。
如此一來,品類艦長們讓品類經理的工作簡化了,同時也順便或滅或收,消除了那些干擾自己產品的二、三線品牌產品。
- 該帖于 2015-7-11 11:2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