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無事,索性翻看一下以前的文章,以慰伏夜。突然找到這篇寫于2012年4月份的文章,現在讀來雖文筆稚嫩,但那積極向上、努力學習、不斷思考的心卻躍于紙面,那青春朝氣洶涌的撲面而來……這才過了3年多時間,確是唏噓滿懷,商業確實是最鍛煉人的行業,一年當好幾年過!話不多說,3年后再看這篇文章,我有許多感覺,你呢?
——————————————————————————————————————————————————————————
在營銷企劃部門工作了有將近1年時間了,這一年,收獲頗多。在我看來,營業企劃是最為鍛煉人的一個崗位,也是接觸面最廣、學東西最多的崗位,很幸運,我成為了一個企劃人員,一個核心部門的成員之一。
無意中,在網絡上發現了聯商論壇,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幾乎每日都會登陸咱的壇子,學習學習。大家都是我的前輩,通過大家的文章,我真學到了很多,謝謝大家的無私分享。
前一陣看到有位朋友發帖說“除了返券、抽獎、買贈、買減。。。,還能做什么?”,我相信這個問題一定在困擾著所有的營銷企劃同行們,看看國外,看看國內,其實商場營銷方式無非就那么幾種,所謂創新的營銷方式無非是把這些已有的營銷方式重新包裝,換種說法而已,換湯不換藥。有人說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其實不是咱自大,論商場營銷多樣性,咱比他們確實強的不只是一點點。。。最近小弟突然悟到了一點東西,真不知道對不對,希望大家給點意見。
當下商業市場,百家爭鳴,有人就有商業,所以我們慶幸,可以自娛一下-我們的工作其實也是鐵飯碗的一類。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行業會發生一次較大范圍的洗牌,就如國美、蘇寧前的電器市場,終會出現行業霸主。
現在的市場,都在講什么差異化競爭、細分市場,試問大家在現在這個無論價格、營銷方式都越來越同質化的時代,如何能做到真正的差異化競爭呢?很難!由于電商的興起(國家政策現也鼓勵電商發展),價格武器已經越來越乏力,試想,如今的百貨商店的結局是不是會和書店的結局類似呢?可能有朝一日,商業地產會成為真正的主流,百貨商店市場會越來越小,我之所以會這樣認為是因為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商店成為了人們的試衣間,而大家會選擇在價格更加低廉的“淘寶”上購買。而商場會因此絕跡嗎?答案是肯定的——永遠不會!因為逛街是女人的天性,也是在這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工資增幅跑不過通脹。。。的時代下解壓的少數幾種方式,但百貨店卻會被商業地產所代替,因為人們更需要的是一個休閑、娛樂、釋放壓力的場所而已。也可能我的預測是武斷的,大家就當酒足飯飽后的一個閑聊,一笑而過,我也希望這種預言不要成真,但有時大勢難違!
針對當下的市場,我認為傳統的營銷方式可能在短期內提升銷售額,但就長遠來看,反而會帶來降低客層、不促不銷、吸引力逐漸降低、顧客對促銷活動免疫等不良后果,可謂副作用巨大!當下,各位同仁,我認為最應該做的是轉變思路,營銷活動不僅僅是一些所謂“抽獎、返券。。。”等的促銷集客活動,更應該是賦予文化內涵的創新活動,大家應該逐漸把工作重心轉移,從促銷活動為大頭轉移為文化主題為重點。我所謂的文化主題不僅包含一些互動類活動,更包含商場文化及展示!
說白了,促銷活動是為了集客,而最大的集客方法是商場裝飾!我們的重心應該逐漸轉向賣場的裝飾、布置!在當下價格已經越來越同質化的時代,顧客已經不是過多在乎究竟便宜多少了,更注重的其實是一種消費體驗!這就是蘋果之道!我們要做的是培養顧客的消費習慣,讓顧客喜歡光顧我們的賣場,人多了,還愁貨銷不動?!
裝飾是百貨商店未來最大的集客點!而大家又要懷疑了“哥們,你是不是發錯地方了,你這篇胡言亂語應該發在商業設計板塊吧?每個賣場都有負責裝飾的,照你這么說,要我們營銷企劃干嘛,你小子找拍啊!”其實不然,我們要做的是賦予裝飾真正的內涵,裝飾道具中包含著促銷活動,將促銷活動與裝飾道具連為一體,讓顧客愛上逛百貨店,每次來都有新的主題,就如夜店一般,每次來都有一個主題,吸引他們來的不是XX大減價、大出清,而是又有什么新的裝飾主題出現了,也就是說未來的百貨店更像是一個博物館,每個促銷檔期一個展,這個展既要貼合促銷主題,又能給人文化內涵,還能引起消費者的共鳴!這就如一個“閉環”,這個環上有供應商、零售商、消費者、展商,每個節點都受益!這必將是成功的營銷模式!攻心為上,未來的商戰,誰能最先攻陷顧客的心,誰就是未來的霸主!
我相信,咱這么大一個國家,這么優秀的一個民族,必定會出現一個世界級的商業巨頭,有朝一日,與世界最頂級對手驚世一戰,就如胡雪巖與洋人的生絲大戰,但我相信贏得一定是我們!
呵呵,小弟文筆實在有限,讓各位見笑,請各位指導!謝謝!再說一句,其實最大的美德是分享,不要藏著自己的好創意,拿出來大家集思廣益,把蛋糕越做越大,豈不美哉?哈哈!
文/吳明毅 寫于 2012年4月2日
——————————————————————————————————————————————————————————
不覺間,三年已過,也許您也應該回頭翻看一下以前的文章,除了收獲回憶與會心一笑外,我想還會收獲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