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近期地下空間規劃結構圖。 制圖 陳驍
去過上海、香港等大城市的朋友一定深有體會,在這些城市里,地下空間的開發已經相當成熟,很多時候,乘坐地鐵穿行于各個站點之間,不需要上到地面,吃喝玩樂,全都能在“地下城”搞定。
目前,杭州市正處在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起步階段。杭州將建幾條地鐵線,幾條隧道,哪些區域將是地下開發的重點?
近日,《杭州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專項規劃(2012—2020年)》編制完成,杭州正在織一張網,一個“地下城”正在慢慢形成。或許用不了多久,我們也能在這座“地下城”里,享受“風雨無阻”的全新都市生活。
到2020年
規劃建成5條地鐵線
和32條隧道
對于一座“地下城”來說,交通無疑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地鐵線路,不但是緩解整座城市的交通擁堵的“主力軍”,更是連接起“地下城”的大動脈。
目前,杭州的地鐵線路開通運營的只有地鐵1號線、地鐵2號線東南段、地鐵4號線首通段,這對于構建一座“地下城”的配置,似乎略顯單薄。
不過根據規劃,至2020年,杭州一共將會建成 5 條地鐵線,分別為地鐵 1 號線、2 號線、4 號線、5 號線、6 號線。總長約 188 公里,共 139 個站點。
除了完善建設地鐵線路來構建“地下城”的基礎網絡,杭州還將充分挖掘地下空間,來改善城市中機動車的交通出行,讓市民開車更便捷暢通。
規劃 5 處地下車行道(下穿式立交),包括:創新路下穿艮山東路立交、艮山東路下穿同協路立交、艮山東路下穿三官塘路立交、艮山東路下穿紅普路立交、沿江大道(御四路-錢潮路)。
同時,遠期(2020年)還將規劃 32 條地下機動車通道,車道總長超過 95 公里。
此外,還包括啟動鳳起路西通隧道至曙光路(寶石山隧道)研究,增加主城核心區東西向交通,緩解西湖周邊北山路、鳳起路—曙光路等東西向交通壓力。
啟動西湖湖底隧道(古翠路—望江路,長 9000 米,雙向 4 車道)研究,在天目山路和延安路,各有一個進出口匝道,構建城市中心區內環道路系統,改善中心區交通條件。
充分開發東站樞紐和奧體中心地下空間
近期,杭州市區將重點進行“兩核、六區、多區域”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重點地區建設。
“兩核”包括鐵路東站樞紐地區(城東新城)和奧體博覽中心地區(錢江世紀城)。
鐵路東站樞紐地區(城東新城)以東站交通樞紐為核心,帶動周邊地區一體開發。啟動鐵路東站樞紐東廣場、西廣場的地下商業街和東西廣場之間地下連通步行街,建設城東新城 0901工程、西廣場地下社會停車場,開展東廣場地下步行街研究;建設天城路下穿鐵路東站地下道路和新塘路下穿鐵路東站地下道路等。
東站樞紐主要通過公交系統、軌道交通、地下道路、停車體系和地面道路構筑完善的交通骨架。地下步行交通結合二層連廊和人行廣場及通道組織步行交通,同時多層步行系統通過垂直交通相互聯系,構成完全步行、立體交通的城市街區。
奧體博覽中心地區(錢江世紀城)與錢江新城構成杭州城市新中心。奧體博覽城為承辦全國性或洲際體育賽事的主場館區,以及舉辦國內外大型會展活動的現代化大型博覽中心。
根據錢江世紀城地下空間控制性詳細規劃預測,核心區地下空間規劃總建筑面積約為 240 萬平方米,重點地區規劃總建筑面積約為 300 萬平方米,外圍為 440 萬平方米。
將加強地鐵站、地下道路、站內空間的建設,地下停車場、地下步行道、地下店鋪等的復合建設與網絡化。開發體育設施和會展設施地下空間,作為地下體育、會展、倉儲功能。
在6大核心區塊打造地下綜合體
“六區”主要包括下沙新城核心區、之江新城核心區、運河新城核心區、城北新城核心區(丁橋綜合體)、臨平新城核心區、鐵路南站樞紐地區等。
下沙新城核心區:開發利用停車、商業、娛樂等多種復合功能地下空間,建設地上地下一體化的下沙城中心區。
運河新城核心區:研究運河新城跨運河隧道。
臨平新城核心區:以“雙鐵”零換乘區域為核心,依托臨平時代廣場綜合體、臨平副城地鐵經濟城市綜合體等城市綜合體建設。
城北新城核心區(丁橋綜合體):結合綜合體城市設計中確定的廣場、商貿娛樂設施等開發地下空間。
鐵路南站樞紐地區:重點結合鐵路樞紐站站屋及核心區、鐵路東廣場地區建設,開發地下空間,建設地下綜合體。
之江新城核心區:結合地鐵 6 號線站點及線網建設,啟動紫之通道、之浦路下穿楓華東路隧道建設;結合杭州市之江醫院建設地下中心醫院;結合沿江高星級酒店集群和購物中心建設集地下停車、商業、娛樂為一體的地下綜合體。
“多區域”主要包括錢江新城(二期)、錢江科技城、星橋新城、黃龍體育中心-浙江大學、三墩西科園-五里塘地區、地鐵七堡車輛段綜合體、運河新城(余杭片)、喬司新城、蔣村中心區、崇賢新城、下沙沿江濕地公園綜合體、創新產業新天地綜合體、杭氧杭鍋綜合體、西溪商貿綜合體、華豐區塊(企業搬遷地區)、華家池商務綜合體、智慧新天地等。
(來源:今日早報 記者 詹程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