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綜藝節目風云突變,傳統人氣王《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關注度不斷衰減,已無當初之風光無兩。然而,有一檔音樂真人秀節目橫空出世,突然爆紅,它就是《蒙面歌王》。
在《蒙面歌王》爆紅的背后,真正讓人關注的是樂視通過網絡獨播,將樂視生態用在了綜藝節目的運營上,有機整合旗下資源,打了一場漂亮的生態運營戰役。從此以后,綜藝節目的玩法變了。
《蒙面歌王》爆紅背后
《蒙面歌王》是由燦星從韓國引進的同名音樂挑戰真人秀節目,《蒙面歌王》參加的所有明星歌手均以面具遮面,觀眾根據歌手的歌聲為考量依據,進行排名、晉級,勝出的歌手揭開面具,亮出身份。
從7月19日開播至今,《蒙面歌王》不論在播放量還是收視率上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長。8月23日的第六期節目更是以1.522%的收視率蟬聯周日晚收視冠軍,創造非黃金時段節目逆襲奇跡。同時,線上播放量近6億,這對于一檔全新的綜藝節目實屬難得。百度指數中,“蒙面歌王”最近30天整體搜索量環比提升1000%。
這一切都顯示出《蒙面歌王》贏得了開門紅,在背后偷著樂的除了燦星,就屬樂視了。根據樂視網網站事業群首席營銷官(CMO)張旻翚介紹,基于對音樂真人秀的準確把握和敏感嗅覺,樂視網率先關注到在韓國一經播出就反響強烈的《蒙面歌王》,這檔節目兼具《我是歌手》和《中國好聲音》的優質基因,所以樂視網就果斷決定簽訂了《蒙面歌手》的獨播權。
這是一個大膽的決定,因為綜藝網絡視頻節目在經歷Q1的瘋狂之后,在Q2和Q3進入一個理性冷靜期,Q2甚至沒有一檔節目賣出獨播權。在這樣的情況下,樂視將《蒙面歌王》獨播權收入囊中風險還是很大的。張旻翚認為,2014年樂視網一舉拿下了《我是歌手2》和《中國夢之聲》第二季兩檔音樂真人秀節目的獨播權,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所以在《蒙面歌王》上才有如此準確的判斷,“樂視之所以最后奪得《蒙面歌王》的獨播權,與樂視成熟的用戶運營、內容運營和生態運營經驗是分不開的”。
當樂視生態遇上綜藝節目
真實的情況是,樂視正在進行一個石破天驚的試驗,那就是將樂視生態用來運營綜藝節目,在歷經去年《我是歌手2》和《中國夢之聲》的初步試水之后,終于迎來了《蒙面歌王》的爆發。
并不像其他視頻網站購買獨播權之后只是簡單的播放視頻、廣告招商,樂視在《蒙面歌王》上將“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樂視生態注入,形成了一套海陸空的立體式生態玩法。全終端的強力推廣是第一招,包括樂視網、樂視超級電視、樂視超級手機等在內的各種終端都強力對《蒙面歌王》進行推廣,最大程度吸引了用戶的關注度,甚至在線下的1500家LePar體驗店,也都在播放《蒙面歌王》,這種多終端、覆蓋線上線下的強力推廣或許只有樂視才能辦得到。
多形式的互動創新是第二招,基于節目蒙面競技模式和競猜面具背后歌手身份的互動優勢,樂視還設計了一系列全新互動玩法,比如依據歌手的懸念感,樂視推出一款創意相通的同名猜歌類手游,包括猜人、猜聲、猜歌等多種游戲,并打造一款簡潔且易于上手的H5游戲。可以說,正是由于樂視生態的加入,才讓《蒙面歌王》真正走出了電視熒屏,進入到網絡和電視融合的境地,這些互動創新玩法真正實現了節目和用戶的互動,提升了節目的人氣。
第三招是基于《蒙面歌王》內容的衍生玩法。首當其沖的是衍生內容制作商,樂視基于《蒙面歌王》,制作了《歌王大追蹤》、《歌王魅影》等衍生節目,并推出了音樂純享、歌王精彩時刻版等適合社交網絡、移動端傳播的內容,都受到了網友的追捧;此外是衍生品的推出上,樂視不僅會把節目中的明星面具、面具鑰匙鏈及靠墊等周邊產品在樂視商城里售賣,還會在線下活動時用3D打印機為粉絲定制面具。衍生內容和衍生品的推出,讓樂視真正將IP內容價值最大化。
看了上面的樂視生態的玩法,就不難明白《蒙面歌王》的爆紅原因了,固然其中有節目本身內容的原因,但樂視生態全覆蓋、多形式的立體式玩法也對其爆紅起到了關鍵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樂視除了購買綜藝版權之外,還在自制綜藝內容方面加大力度。9月12日,樂視自制的綜藝節目《十周嫁出去》即將開播,這個節目是中國首檔女明星相親實錄,也是樂視自制在真人秀領域的突破,不論在形式的突破性還是題材的真實性上,都是一次全新探索。據了解,這檔節目不僅會在樂視網播出,還將在安徽衛視播出,這意味著樂視自制綜藝節目得到了傳統電視臺的認可,凸顯出樂視對于綜藝內容的精良把控。相信,樂視生態無論在版權引進還是在自制內容上,都將顛覆傳統,帶來驚喜。
從節目為中心到用戶為中心
其實,本質上來說,樂視生態對綜藝節目玩法的顛覆說白了也很簡單,那就是不再是像其他視頻網站那樣僅僅是以節目為中心,而是以用戶為中心。正如張旻翚所言,樂視是“通過以用戶運營為核心的內容布局,實現用戶規模聚合效應”。
當真正以用戶為中心去思考問題,就會發現現在的用戶已經發生深刻的變化。用戶不再只是通過電視或者視頻網站觀看綜藝節目,而是不同時間、不同場景下用不同的終端觀看。而且他們不再只是“觀看”,更要“互動討論”,還有對相關商品的購買沖動。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樂視生態構建的“強力推廣+互動創新+衍生內容”的綜藝節目新玩法,都是站在用戶需求角度的順勢之舉。
更大的想象力還在后面。張旻翚透露,樂視在為歌王策劃“Live生活音樂會”,以打通線上與線下,讓節目價值達到最大化。這一切依然是圍繞用戶的需求的布局。
有意思的是,樂視生態除了真正打通節目與用戶的多角度觸點之外,對于廣告主而言也是一場全新的變革。除了“強力推廣”能讓品牌獲得大量曝光度之外,樂視在“互動創新”上還能讓品牌與消費者進行活動,加強情感交流,“衍生內容和衍生品”也可以讓廣告主在營銷期內實現聯合推廣,借助節目的火爆程度全方位接觸消費者。據了解,作為一檔首季上線的全新綜藝節目,樂視在《蒙面歌王》開播前的短短一個月,就已經和13家廣告主落實了合作,其中不乏蒙牛、怡寶、華帝、Tissot、三星、北京現代、中國平安等知名品牌。
由此,樂視生態在綜藝節目上真正形成了節目、用戶、廣告主三者的正向循環,因為真正以用戶為中心,持續良好經營用戶,所以讓節目持續火爆,也因為給廣告主帶來物超所值的效果,所以持續讓節目創作價值。
隨著《蒙面歌王》的大獲全勝,樂視生態在綜藝上的效果已經昭然若揭,這或許是樂視大舉進軍綜藝領域的一個原因。據了解,在最新的75億元定增中,樂視將會拿出超過7.5億元投向綜藝。
最近,廣電總局召開真人秀節目培訓班,提出真人秀存在的諸如同質化、過度娛樂化等問題。的確,很多綜藝節目正在走向歧途,所謂的真人秀,也是“秀”大于“真”,炒作成風。反觀樂視獨播的《蒙面歌王》,讓歌手帶上面具,回歸歌唱本身,堪稱是一個不拼顏值、只看實力的音樂綜藝節目。樂視自制的《十周嫁出去》也是以真實為導向。所以,樂視在綜藝節目上的玩法,顛覆了傳統,不靠炒作、噱頭搏出位,而是靠生態的力量,回歸用戶的本真需求,照樣能夠實現爆紅。
總而言之,綜藝節目的激烈競爭正在到來,然而對于其他大部分視頻網站來說,如果還是按照原來的打法,仍然靠作秀、炒作已經失效,因為廣電總局對綜藝節目的監管日趨嚴格,用戶對炒作、噱頭也日益厭煩。相比之下,樂視正在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在引導綜藝行業重新步入正軌,其真正致勝綜藝節目的也將是生態的力量,競爭的勝負在悄然間已經明晰。
南冥一鯊(微信公眾號:southsharker,個人微信號:southshark2002):解讀行業發展的大勢,揭示新聞背后的真相,總結互聯網化的經驗教訓。關注南冥一鯊,在這里讀懂互聯網,因為知大勢,方能贏未來。
- 該帖于 2015-9-8 9:0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