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專欄:跨境電商風口下,這是國內首個整合線上線下采購資源鏈的超級大平臺。這起由23家零售商抱團的全球聯采結盟主體網點規模遍布中國東南西北中各個區域,銷售規模超過8000億元,能撬動的市場規模可居國內跨境電商采購規模前列。
在翻倍增長的跨境交易數據下,高度整合供應鏈正成為跨境電商企業逐鹿市場的砝碼。誰能率先搶占跨境電商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1全球聯采平臺成立
William Wang又玩大了。
11月4日,由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發起——步步高聯合天虹商場、山東家家悅、遼寧興隆大家庭、大慶慶客隆、山西美特好超市、上海城市超市、尚品匯、三江購物、秦皇島興隆廣緣、貴州合力、邯鄲陽光百貨、順客隆、長春歐亞、北京超市發、河北美食林、河南裕隆、山西博源、合肥百貨大樓集團、北山商業連鎖、武漢南浦、煙臺振華、北京華冠等22家企業成立的“全球聯采眾籌平臺在第十七屆中國連鎖業會議暨展會上正式亮相。
跨境電商風口下,這是國內首個整合線上線下采購資源鏈的超級大平臺。這起全球聯采的結盟主體網點規模遍布中國東南西北中各個區域,銷售規模超過8000億元,加之線上主營進口業務的酒類垂直電商龍頭品尚匯,能撬動的市場規模可居國內跨境電商采購規模前列。
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介紹,全球聯采眾籌平臺定位非盈利組織,該平臺在運作上采取完全公開透明的方式,所有商品按出廠價加運輸、報關等直接成本,除扣除5%的平臺運營費外,不賺取任何利潤,各成本環節、采購合同在網上全部公開。至年底聯采平臺若有盈余,還將按比例返還給會員企業。
以西班牙Proex啤酒為例,全球聯采眾籌平臺通過與海外供應商簽訂子母合同,共同聯采的眾籌伙伴零售商與步步高享受相同的條款,實現聯合采購。合同簽訂后,聯采零售商可在網上查詢到所有加價流程以及即時更新的價格、物流狀態。
王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全球聯采眾籌平臺將進行線上線下采購資源的充分整合、融合,發揮協同效益和規模效應,打造零售業的最強跨境供應鏈。
2云猴全球購持續升級
王填坦言,倡導成立全球聯采眾籌平臺的動力源于做云猴全球購。
在過去半年時間里,步步高走出國門做云猴全球購,采購能力迅速延伸到海外,在海外設置了6個分公司。步步高發現許多好而不貴的產品,且有別于過去傳統零售采購遭遇的層層中間商導致的價格虛高。與此同時,隨著國內消費結構的升級,毛利率在40%左右的進口商品成為線下零售企業非常“好賣”的差異化競爭的售賣選擇。
而眾所周知,得供應鏈者,得跨境電商未來。
跨境電商平臺風起云涌,日趨白熱化的比拼背后實則就是供應鏈的戰爭。找到有競爭力的供應鏈,即便是一般貿易繳綜合稅,仍可以做到和境外的零售價相差無幾,期間的利潤價值不言自喻。
盡管跨境電商已成為今年整個電子商務市場的領頭羊和風向標,但William Wang(王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正處于上升期的B2B電商行業發展迅速競爭激烈,相對于綜合性B2B電商,垂直B2B電商平臺更受資本市場的青睞。然而目前,幾乎沒有針對進口商品的B2B平臺出現。”
2013年開始,步步高集團啟動線上業務,云猴網正式上線。2015年4月5日,云猴全球購業務上線,當其時,王填提出,云猴跨境購電商平臺要做到全國第一。
“國外的品牌商和零售商正借道跨境電商加速進入中國。而僅僅通過與傳統電商的合作,對他們來說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與實體零售商一起合作。”王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與純跨境電商企業相比,實體零售企業基本與之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正是基于風口的巨大機會,1989年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干采購的王填又干回了老本行。自稱雖然英語不怎么好,但對商品的敏感性一直都在的William Wang最近一年來成為跑了35個國家的“全球首席買手”。
在William Wang的領帥下,步步高云猴全球購上線后得到飛速發展。截至2015年6月30日,云猴全球購在不足三個月的時間內就使銷售突破2.5萬單,表現強勁。而到9月20日,云猴全球購920項目更是實現日均訂單超過16.3萬單的驚人業績。
3步步高輸出全球供應鏈
作為全球聯采眾籌平臺的發起者,11月4日,步步高旗下負責聯采平臺集中訂單、貨款結算、進口以及清關、跟進倉儲、轉運等物流事宜的湖南騰萬里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還與湘歐快線物流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合約。
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湘歐快線物流公司由廣鐵集團長沙貨運中心、湖南鐵誠物流、中國外運湖南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兩條主干線一條通往德國杜伊斯堡、一條通往中亞烏茲別克斯坦,是我國“一帶一路”戰略中重要的物流干線。
王填介紹,此份戰略協議的最大作用在于將使全球聯采眾籌平臺的鐵路運輸與海運幾乎同價,而貨物從歐洲抵達中國的時間將快一個月時間,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和節省運輸時間。
騰萬里供應鏈管理公司總經理胡文明還透露,未來聯采平臺在物流方面還將在海陸空三方面立體布局,整合航空、中鐵集團、中海航運、湘歐快線、渝新歐快線等主流物流干道,打通海外商品與中國的暢通通道。
11月4日,步步高邀請了自己在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德國、波蘭、意大利等全球8大主要地區的海外供應商和資深國際買手出席發布會。
此前,步步高已率先布局全球,在海外建立了六大分公司,形成了獨有的全球采購網絡,能夠與海外廠商對接,尋找到優秀的海外貨源。
這是步步高今年啟動深化全球供應鏈的成績單——與20國國家大使館達成合作,引入20國特色商品在云猴全球購上銷售,實現20國爆款商品國內外同價;拿下大洋洲數十個優質商品在中國的首個代理權;完成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香港等6個全球采購中心的搭建。
就在10月11日-15日,猴王王填親自帶隊前往德國科隆國際食品展覽會,簽訂來自世界優質產地澳洲、巴西、阿根廷等國1000個貨柜共計3.5億元商品的意向采購單。
當然,全球供應鏈完善并非只為云猴全球購,步步高實則以此為切口實現對步步高原有的整套供應鏈體系的升級改造,而這也是實體零售業互聯網+轉型的題中本義。隨著步步高全球采購布局的基本成型,步步高線下超市共享資源由此水到渠成。
10月15日,步步高集團旗下首個全新國際化標準的超市大賣場重慶墊江店開業,開啟步步高“大西南”全覆蓋戰略、跨區域深入川渝縣區市場的全新格局。按步步高集團總裁陳志強介紹,2015年下半年,步步高還將有近10個項目相繼亮相川渝地區。
給步步高跨區域擴張的大西南戰略提供支撐的就是全球化供應鏈。“步步高線上線下與全球同步,在湖南、江西、廣西、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等步步高實體門店,全球采購而來的商品會進入各大賣場,深度整合全球供應鏈的步步高可以讓顧客體驗到獨屬步步高的差異化的商品和服務。”王填說,隨著步步高全球供應鏈體系的搭建成型,大西南實體門店的下沉深耕,這些優質的服務和商品將會源源不斷地流向步步高門店所在中西部七大省份。
“跨境電商未來拼得更多的是供應鏈的整合,步步高在零售行業打拼了20年,其線下供應鏈資源的積累和整合能力毋庸置疑。”業內專家指出,在實體零售圈中率先試水跨境電商的步步高此番集結線下區域零售商的規模優勢和線上線下整合的協同效應,更能夠將世界最優質的商品,以低成本、高效率地送到中國消費者面前。
4“共享經濟”窗口打開
以步步高為發起者的國內最大的全球聯采中心的成立,實際更意味著中國實體零售商在更廣泛地邁入融會互聯網精神、擁抱開放的“共享經濟”時代。
從銀泰商業與阿里巴巴集團全面融合,到百聯王府井利豐聯手拓展百貨自營業務,到永輝超市、聯華超市、武漢中百、百聯股份達成的四方聯采,到阿里蘇寧的戰略投資、京東永輝的入股合作,萬達蘇寧的合作……之于今日的中國零售業,在整個中國零售市場從雙位數高速增長期步入慢增長的新常態時期,由競爭到競合的“結盟”已經成為行業轉型的一種共識。
就在3個多月前,王填將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永和豆漿創始人林炳生、山東家家悅集團創始人王培恒、山西美特好集團創始人儲德群以及另外20家左右的零售企業當家人請到長沙,聯手電商當當網和家家悅、美特好超市等區域零售商打造“中國零售O+O的聯合艦隊”。
如果說三個多月前的結盟能撬動的是超過三四千億元的實體零售規模,此番的23家零售企業全球聯采超過8000億元規模的集結是將戰線直接拉升至輻射整個全球,由本地化供應鏈向全球化供應鏈的進階。
王填說,在步步高通過云猴全球購找到諸多毛利率遠遠高于國產商品的“好商品”之后,遵循互聯網的“共享經濟”原則,在與多家零售商老板交流后,覺得有必要成立一個非盈利性組織,為更多的中國企業和顧客提供價值服務。
而在搶灘跨境進口電商的風口下,步步高發起的23家本土零售商的結盟、共享海外供應商資源可迅速補強單個零售商供應商資源和采購訂量的不足,以及線下門店等網點分布的不均,提升規模效應和采購議價能力,降低采購成本,以跨企業跨區域的直采整合和線上線下全渠道的業態融合形成更大的合力。
王填表示,大多數傳統零售商進口商品的采購仍處于傳統的代理商、批發商拿貨的模式,這種模式最大的痛點在于層層加價導致價格虛高,且信息不對稱、服務不全面。“通過集中品類、規模聯采獲得規模化采購優勢,全球直采可以省去一切不必要的中間費用,真正實現將差異化的商品低成本、高效率地送到消費者面前,還可以提供放心的售后服務和銷售支持。”
“互聯網+時代下,合作、聯合已經成為實體零售商轉型升級的必走之路。”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劉向東曾指出,當下實體零售商的轉型普遍呈現三種路徑:一是以技術革命驅動企業轉型“互聯網+”;二是回歸商業本質的轉型,表現由收取通道費到直采,由聯營到自營,開放自有品牌商品,實行品類管理、進行供應鏈協同;三是進行適應新的社會階段的社會化變革,表現為降低零邊際成本、共享、協同、平臺化、范圍經濟。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表示,聯合采購的模式本身能給零售企業帶來毛利和特色化優勢的提升,而通過公開透明、利益共享的眾籌模式做聯合采購,在美國市場已經得到市場檢驗,步步高倡導成立的全球采購眾籌平臺,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是在做增量而不是試圖打破此前的采購的存量市場,因此是對此前國內諸多聯合采購模式的積極探索,對行業有積極意義。
中國商報研究院認為,在愈來愈頻繁的零售業資源整合、戰略結盟下,中國區域零售商正從過去傳統的“獨自作戰”甚至對抗的“獨享經濟”進階到講合作、講共享、講求協同的互聯網“共享經濟”的價值網絡,步步高為引領的探索或不僅對于行業有正向意義,這個目前規模最大的線上線下的全球聯合采購體也或能改寫未來的跨境電商市場格局。
(聯商網專欄作者 文/顏菊陽 作者系中國商報首席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