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雙11的偽命題
昨天,睡的最早,不到晚上11點,安心去見周公,很多人熬夜下單,想必各位商家大賺一筆還是有的。
言歸正傳,睡前看了一則財經報道。如下:
一 2015年上半年,電商占總體零售11%左右,為什么不是很多公司期待的20點,30點。
那么問題來了,原因呢?
1.整體經濟在調整期,穩步增長,零售業也無法獨善其身,影響的。
現在,尤其是今年,消費市場,局部或者部分品類是在增長的,但是總量不大,加上多種消費渠道細分,蛋糕沒太多的變化的變動。
2 物流的問題
物流的問題是老生常談,我們一直在說物流的問題,尤其最后一公里的再次分揀和配送問題,很多公司,占時還沒有很完善的解決,尤其是中小型城市,縣級地區,鄉鎮地區,
的物流業發展還沒有實現,一二線城市的物流平臺搭建,這涉及到很多,不細化分析。
3 消費的升級問題
消費市場,我們這里只說流通渠道和零售業業績,總量上升空間不大,但是消費金額上漲也許是大勢所趨,三點原因,一是消費個性化促使消費的習慣,產生的變化,由原來追求數量,精美包裝向營養,束身美體,專業化需求,特色體己轉變。二是我們的主力消費人群的年齡結構在發生變化,例如90后,未來很多00,后,也將會加入主力消費人群之中,他們的高新奇特的消費觀念,會影響很多生產企業的商品市場。三是我們的消費渠道,現在消費渠道細化,下沉到很多個點位上面,會逐漸分割到很多中小型的新業態公司消費額。
4 地區差異
這個也算老生常談,可是我還得講,尤其是偏遠地區,信息化和網絡化,還是不對等,包括移動通信站點的搭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好的。地理不同,氣候不同,風俗習慣不同,今年跨境腳步加大,個人建議,先把跨區域做好再說,不能所謀甚大。落地的計劃執行到位為先,而且很多產品,比如農副產品,特色產品,地方特產,可以深度挖掘,升級加工的還是很多,市場空間還有很多盲區可以夯實。
5.雙11之前,是減量消費,時間節點到來是放量消費,這與很多實體營銷之前市場有些異曲同工之妙,還有大家關注度過多的時刻,也許水面之下有泡沫。
最后,說句簡單的總結,嚇死寶寶了,我們應該更加清晰,明確的觀察市場。
本文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聯商網和公司觀點。
零售白狼 2015年11月12日于武漢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聯商專欄立場。
聯商專欄原創文章由作者授權發表,轉載須經作者同意,并同時注明來源:聯商專欄+零售白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