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你手沖咖啡比星巴克的咖啡好喝無數倍,
你做的糕點比星巴克的糕點好吃無數倍!
你設計施工的室內裝修秒殺星巴克,
這些并不意味著
你開個咖啡店就一定能戰勝星巴克。
星巴克通過規模化,實現上游供貨端壓價,
低租金運轉,資本化運作之路。
但如果你的人生理想并非企業上市,
只想有一個屬于自己,
販賣品味,又能賺錢的地方!
那有沒有一條小而美的咖啡之路呢?
下面我們會提供三個案例,分析下他們的咖啡店之路,或許對您有所啟發!
案例一:咖小啡
模式:小費制+社群運營+跨界合作
借鑒:咖啡文化包裝+社群運營思維
可操性:4星
咖小啡與星巴克等咖啡館最大區別既不是外在的面積,也不是咖啡豆等原料,而是專業制作咖啡的咖啡師。每家咖小啡門店目前都配置三名工作人員,而這三人都是經過培訓拿到認證的咖啡師。
1,品質之上的小費制
在咖小啡的微信公眾號點單系統中,添加小費功能,讓人們可以額外選擇給咖啡師1元、5元或10元的小費:系統中的小費一律直接返給咖啡師。這是向咖啡師的服務表達尊敬、添加鼓勵的一種方式。“我們在國外能看到的咖啡師這個職業應該更類似藝術家。有尊嚴,受大眾歡迎。
2,咖啡文化+社群運營
在“2015第十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上,咖小啡打造了一個咖啡博物館。里面除了可以喝咖啡,了解咖啡知識外,咖小啡還打算增添吸引青年人的互動方式,自己現場學習烘焙,或者用全世界的咖啡豆來制作手工藝飾品等。
3,基于目標場景的跨界合作
瞄準報業人群作為咖啡的典型受眾,咖小啡的門店與杭報大樓的意大利男裝買手集合店異業合作是他的一種嘗試。小店服務周邊交通10分鐘內的咖啡愛好者。通過外賣設置,可以查到,小店的服務范圍正好覆蓋了杭報集團、浙報集團和青年時報三個浙江省內重要的傳媒集團。
案例二:3W咖啡
模式:圈子社交+眾籌+強鏈接的消費群
借鑒:圈子社交+眾籌+委托經營
可操性:2星
1,名人股東建立的信任場+強社交
3W的股東具有相互吸引力,沈南鵬、徐小平、曾李青來了,很多互聯網創業者就希望加入。互聯網創業者來了,更多投資人也期望進入這個圈子。所以,3W的眾籌參與者基本上是圍繞著強鏈接、熟人或名人交際圈進行擴散的。這就無形中建立一種信任場。
2,眾籌:一群大佬的玩票
如果沒有門檻、沒有要求的眾籌,最后很可能因吸納了不符合群體主流價值認同的烏合之眾,并把生意或活動攪得烏煙瘴氣。眾籌模式并不是參與者越多越好,而是合適的參與者越多越好。也許正是因為有了標準,才會形成過濾效應,產生稀缺價值,才會有更多志趣相投的人加入進來;
在中國目前沒有建立起契約精神之前,眾籌模式只能依賴于強社交,前面提到的大佬,屬于嘗試這個概念和眾籌模式的階段。說白了,各有主業,只是玩票!
案例三:車庫咖啡
模式:創業孵化器+邊際經營
借鑒:重度垂直+邊界商業
可操性:4星
1,收窄人群+配套服務精準+邊際效應
不能像星巴克那樣復制,但能像創新工場那般精準,同樣瞄準創業者市場的車庫咖啡,其實比大佬玩票的3W咖啡目標更明確點。而且希望做得更純粹,看似這種模式很受區域(北上廣深)和時代背景的限制(當下創業熱潮),但收窄了目標,做的配套和服務就更精準了!
2,本質是創業孵化器
車庫咖啡成立近兩年,已有上百個會員企業,更有多家投資機構長期派人蹲點,知名投資人薛蠻子等人也時常來坐館。2011年年末,繼李開復的創新工場之后,車庫咖啡成為第二個獲得“創新型孵化器”榮譽稱號的創業陣地。
3,邊際效應=供應目標人群的配套服務
截至目前,車庫咖啡已于包括微軟在內的20多家廠商建立合作,對方則為進駐這里的創業者提供諸多免費服務, 而2013年2月29日,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北京市市長郭金龍等人的到訪,更讓“草根創業集中地”車庫咖啡名聲遠揚。此后,揚州、重慶等地紛紛出現車庫咖啡身影,效仿之下,可復制性初步凸顯。
從門店選址到門面裝修,從實體經營到店面管理,從店面加盟到創業開店,我們(微信號:買賣人)都將從最接地氣的角度,每日提供給你開店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