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對外宣布新增四位合伙人,分別是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及阿里媽媽總裁俞永福,阿里巴巴集團副CFO鄭俊芳,螞蟻金服集團財務與客戶資金部總經理趙穎和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總經理孫利軍。其中俞永福最為特殊,因為與其他三位新合伙人的路徑不同的是,他是唯一一個“非原生阿里合伙人”。
俞永福加入阿里才一年多時間,現任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阿里媽媽總裁,執掌阿里旗下大數據營銷和移動互聯網基礎服務兩大業務板塊。其中,其帶領下的UC和高德最為引人關注,UC在并入阿里巴巴時,以40億美金的估值創造了當時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并購,而高德在成功退市后也開始并入阿里移動事業群,將近7千人的整合成為了這一年多來俞永福的一大難題。
但是,讓我們所驚訝的是,這些都沒有難倒俞永福。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俞永福帶領團隊成功完成了UC和高德兩項業務的整合,并且被委以重任——掛帥貢獻著阿里集團過半營收的阿里媽媽,如今更是晉升為阿里34位合伙人之一。
誠然,在如此特殊的環境下,UC、高德還能夠在阿里體系內二次生長,其中必有一定的邏輯,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二。
一、UC、高德打破“收購死”魔咒
近期,馬云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有一段這樣的對話:
當記者問道,近3年以來,阿里給外界的突出印象是買買買,但是完成投資并購后,團隊和業務整合是擺在阿里面前的一大難題——甚至對于被阿里收購企業的發展現狀,外界出現唱衰的聲音,原因在于阿里過于強勢,是這樣嗎?對此,馬云連用兩個反問反駁,“UC發展勢頭不好嗎?高德地圖過去沒超過百度,現在超過不好嗎?”
誠然,這里透露出兩個信息量:1)馬云不認為阿里對于收購企業的整合不成功;2)馬云對UC和高德收購后的發展勢頭很滿意。
那么,為什么UC和高德的整合成功會讓馬云如此滿意?
這里,需要補充一點的是,UC和高德被阿里收購后,當時兩個公司加起來就近7000人。面對如此大規模的團隊整合,當時外界對此次評論不一,持悲觀態度者最大的擔心就是:UC與高德能否逃脫“收購死”?畢竟此前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的并購整合鮮有成功案例——比如騰訊收購易迅、百度收購91,這些案例的結局并不理想,被整合方的業務大多出現下滑。而UC和高德不僅要實現阿里移動的內部整合,還需要整體融入阿里集團。可想而知,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馬云交給俞永福的這項整合任務之艱巨。
但是,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俞永福帶領團隊使UC和高德兩項業務實現了質的增長——根據艾媒咨詢今年10月中旬的一份報告,截至2015年上半年,高德地圖以30.7%的占比排名第一,百度地圖以27.9%排名第二,市場格局實現逆轉,高德超過百度。同時,UC瀏覽器也在去年底宣布DAU(日活躍用戶)突破一個億,成為了全球首個DAU過億的第三方移動瀏覽器。且來自全球知名的網絡流量監測機構StatCounter發布的其最新的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9月底,UC瀏覽器的全球市場份額達到了17.42%,超越了蘋果Safari,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移動瀏覽器。
無疑,俞永福帶領高德和UC在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創造了一個新紀錄,即打破了中國互聯網長期存在的”收購死”魔咒,而且是超過7000人的團隊整合。要知道,因微信名噪一時的張小龍,其Foxmail團隊被騰訊收購時,其團隊不過20多個人。
實際上,UC、高德的成功也讓“俞永福模式”成了阿里整合新業務的樣本工程。11月30日晚間消息,阿里巴巴內部宣布,優酷土豆事業群聯席總裁魏明很快將兼任阿里數娛的總經理,向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匯報,此時距離阿里宣布全資收購優酷土豆還不到一個月。這一任命實際是將阿里數娛這項老業務交給了優酷團隊這個新人帶,而可以預期,這種“以新帶老,無縫融合”的模式,未來在阿里生態的整合上會不斷出現。
所以,我認為,UC、高德能夠在阿里內部生態里二次生長,整合成功這一步是關鍵,也是基礎。
二、UC、高德在阿里內部的組合效應
眾所周知,UC、高德是阿里移動事業群的二項業務之一,而除此之外,阿里移動還有神馬搜索、九游、阿里文學、PP助手四大業務。所以,我們先來看下這六大業務的詳細情況:
1)UC瀏覽器是全球最大的移動瀏覽器,它提供給我們包括資訊、視頻、小說、購物、生活服務等,是用戶上網不可或缺的移動入口。
2)高德地圖作為阿里系的地圖服務商,不僅僅只是在給移動應用平臺和車主們提供地圖服務,隨著高德地圖在智慧交通的進軍,它跟阿里未來的車聯網、智慧城市戰略息息相關。
3)神馬搜索作為目前國內第二移動搜索,在移動端完全可以和高德地圖形成強關聯的產品合作,形成“搜索直達”模式。
4)PP助手是國內iOS系統最大的第三方應用分發平臺,整合后PP助手將成為iOS、Android、Windows、Mac全平臺分發渠道。PP助手將作為阿里移動應用分發的入口,未來將與百度手機衛士、應用寶、360手機衛士共同角逐應用分發市場。
5)九游作為阿里手游業務的重要支柱,它將承擔著未來阿里在游戲領域與騰訊競爭的關鍵。
6)阿里文學通過整合內容生產、合作等正在試圖構建一個基于文學IP的全版權產業鏈,對于阿里的意義同樣重大。
這就是阿里移動的六大業務,而它們之間顯然可以形成不錯的協同效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阿里移動事業群的這六大核心業務,幾乎每一項都有來自阿里集團的資產注入,比如UC整合淘寶瀏覽器,神馬整合一搜,九游整合阿里手游業務,PP助手與淘寶手機助手整合,阿里文學除了原有的UC書城、書旗小說,還整合了淘寶閱讀等。
顯然,對于阿里移動這些業務,馬云并不是想單純的“收購過來”,而是想將其變成阿里的基礎移動互聯網入口矩陣——通過注入阿里原有的移動互聯網資產和渠道資源,實現1+1大于2的組合效果,最終構建移動生態。正如好友王利陽所言:“阿里最喜歡玩的就是生態,淘寶天貓構建了阿里電商生態,支付寶和余額寶構建了阿里金融生態,菜鳥等構建了物流生態,阿里影業等構建了阿里文化生態,而阿里移動事業群則是要構建阿里移動生態,在移動端再造阿里。”
這就是馬云的邏輯——生態造就業務。UC、高德在收購之前,分別只是一家“獨角獸”公司,但是被阿里收購之后,馬云將他們并入阿里移動事業群,憑借它們自身的業務優勢,整合阿里內部資源,讓它們形成組合效應,最終構建生態。
綜上所述,今天UC、高德能夠在阿里體系內“二次生長”,基礎是其能夠順利完成復雜的業務整合,核心是其能夠在阿里內部,利用自身和阿里資源構成一套完成的生態體系,形成組合效應。可以想見,未來隨著阿里對移動生態越來越重視,UC、高德更將會提速生長。
作者:劉曠,以禪道參悟互聯網、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qq公眾號:liuk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