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專欄:零售業是個特別有趣的行業,除了古老以外,你會發現全球零售業,尤其是最古老的“店商”,美國稱為Brick-and-Mortar都在經歷很嚴重的下行。
中國的數據就不說了,電商們的“雙十一”把傳統店商打的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退貨、假貨這事放在一邊,如果店商們一直拿這個作為遮羞布,那還是關店吧。
美國零售商們的2015三季度報都很糟糕,不過在電話會議當中,他們基本都提到了要在“黑色星期五”(11月27日)好好干一票,糊電商的熊臉。
結果呢,2015年成為極其少見的“量價齊跌”:店內客流降低、購買量降低!甚至位于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的美聯儲分部用圖片告訴我們,自本世紀初實體零售銷售達到歷史頂峰后,就進入了下行區——別忘了,本世紀初出的第一件是就是互聯網泡沫破裂!
因此,不少人都表示“實體零售的時代過去了”、“百貨店已死”等等言論——對,美國人也這么說!如果從數據看,美國的傳統實體零售業近年來確實很糟糕:梅西百貨聯系三個季度的同店銷售降低,諾斯通百貨(Nordstrom)也表達了類似觀點。
梅西百貨的首席執行官特里(Terry Lundgren)在接受CNN的“On the Money”節目采訪時表示,“百貨店的問題被過分夸大了!”
梅西百貨首席執行官Terry Lundgren
他表示,感恩節那天,當我們開門的時候,你會看到恐怖的客流涌進我們的旗艦店,對此我們非常驕傲。
至于銷售降低的原因,不少零售商的高管將之歸罪于近期氣候的變化,不過投行分析師們卻表達了不同觀點:目前行業面臨的是趨勢的轉變,美國消費者現在更喜歡大件商品和體驗,而不是原來那些衣服、鞋帽了。
在CNBC的采訪中,特里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顧客旅程從手機開始了,然后他們來到店里,去試試衣服、用手感覺一下手包或者抹一點化妝品看看效果——整個購買都變得‘觸覺化’、‘感知化’了;然后顧客才會購買,既有可能在店里也有可能去我們的網站上,這就是現在的顧客。”
(聯商網專欄作者 王子威)
- 該帖于 2015/12/16 9:2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