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公司有個高BIGER少年,年紀輕輕就擠身企業管理層。
圈內一勁兒的膜拜。
——少年就老成持重牛叉,長大后還不得飛天哪!
(別看我!說的可不是我,自從看清自己余額寶上的數字,我就再也不腆臉說自己牛了。。大數據時代,還是拿數字說話吧!)
有天,公司總大大請我喝茶,美其名曰:了解年輕人的想法。
談到高BIGER少年,我說:老大,他并不是我的對手!
總大大一聽,喲呵?不服哇!?
我解釋到:不是說他不如我,而是我就沒把他當我的對手!
如果把他當對手,要么超越他,水平稍好一點,要么根本就超不了,徒增自卑煩惱!
所以,最大對手不是他,是我自己!!只要超越自己,就是成功!
總大大一聽,默然。。。
1、
什么叫做對手?
對手就是有我沒你,有你沒我的人!
你把自己當對手
這得多和自己過不去啊!
你究竟是自卑自責自負?
還是不自在?
2.
有人說痛苦就是才華支撐不了你的野心
咪蒙說:是的,我就是喜歡更努力的自己
一溜兒的不成功便成仁,絕不妥協中庸LOW逼的調調
3.
但劉老師卻一再對我說:小兄弟,你給自己太大壓力了!要放松放空!
我們過去的許多教條、經驗和觀念,都是錯的!
我們習慣以圣賢高光的標準要求自己,但人性明明是貪嗔癡慢懶的。拿這些標準當目標沒錯,但這些標準成為枷鎖,就不值得不慈悲也不智慧!
我們要尊重客觀的人性事實,拉屎、好色都是人性,都很正常!你不能因為屎是臭的就恨自己。。。
都說生氣1分鐘,就失去60秒的幸福,而自責其實也是一樣的!
“省而不疚”反省過了就放下,無需持續性糾結內疚,只有空杯,才能讓我們輕裝上陣,不至惡性循環。
所以,不要把自己當敵人,包容自己的特點和缺點。
想辦法做到“盡人事 聽天命”罷了!
問題是,人事就易盡么?
4.
仍記得十年前的那個夏夜,
幾個人啃瓜、賞月、嘮嗑。
不一會,年逾八十的爺爺竟然獨自起身離去,我們正納悶?
原來他是看到切瓜的刀板沒收拾,夜色漸濃,聊到一半,起身洗刀收板去了。。。
扯此小事作甚?
此小節正是震我心房的當頭棒喝!
“自覺”是一種多牛叉的人品啊!!
5.
談起修心養性悟道
就算身邊聚集了一堆所謂的學佛修道之人
但志華兄一向是我最欽佩認同的人之一
和風細語,心平氣淡,凡事凡理舒展開來有條不紊
其他圈人(其實自己就是代表)或自詡已經修行幾段
或可靜坐幾多時辰,或有多少修行心得
但人與人的識別,僅論一“氣度”就足以!
和他講話(不定是交流),
聽他淡定的語氣與平和的聲調,
你就跟著有種寂然定力之感,那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氣場和氣質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應該就是這種境界。
志華兄常自謙“自了漢”。。。
自了漢、自了漢,意指“僅能自了,不能渡他”之意也!
這年頭,能自渡,能身體力行給別人做“自強、自立、自覺、自律”的表率,是一種多大的慈悲與修為啊!
不苛求,不攀緣,清凈、平等、無為。
安于內而通于外。。。
6.
把自己當成最大的對手
正是源于對自己性格中某些缺點的不包容與不自信
這些缺點可能是自覺性不夠、自律性不強
可能是浮躁、極端,可能是時而自卑時而自負
所謂的修心修行
就是不斷修正自己內心和行為上的種種錯誤和不足
通過身(行為)、心的實際、點滴修正,來圓滿自性、圓滿自己。
如劉老師所說,改變,就是先從包容自己開始
能包容自己,包容對手也就不難了。。。
- 該帖于 2015/12/24 11:2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