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爆料】換人了?跑路了?開業了?倒閉了?撤場了?事故了?有料就能分分鐘上頭條。
導語:上海八佰伴、久光百貨2015年女裝銷售額;為什么港資不看重杭州;聽說南京德基奢侈品業績還不錯;解百新元華1月20日重裝開業;杭州下沙哪個MALL生意最好;上海來福士和宏伊廣場誰更能樹立品牌形象;人人樂會員價引發誤會怎么辦?
一、爆上海八佰伴、久光百貨2015年女裝銷售額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6/733168.shtml
來自不可靠的渠道,請壇子里各位一看。不知道與往年相比,是漲了呢還是降了呢?第一張圖是八佰伴百貨的;第二張圖是久光百貨的。
@北北金豬:數字對的,我的牌子也在里面。但沒想到業績這么一般,跟T總平時給我們普及的天文數字完全不是一回事兒啊。
@言西早君:千萬以上不少,牛啊!
二、誰來說說,為什么港資不看重杭州?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6/733164.shtml
新世界、希慎、和記黃埔、周大福、瑞安、九龍倉、正大、恒隆、華人…沒有一個在杭州有商業項目,除了華潤和嘉里。九龍倉在杭州只有住宅,其它根本沒有項目在杭州。
@什么情況:1、杭州一向以住宅項目投資出名,目前進入杭州的港資企業九龍倉、華潤、新鴻基和嘉里,都是做住宅項目。2、傳統市中心土地稀缺,商業地產開發都在新城,萬象城當時也是寧高寧拖新鴻基進來在新城搞的而非港資主動進入,而港資的習慣,是喜歡做中心城區中心地段的商業項目,杭州很難提供給港資優質的土地資源。這和深圳很相似,深圳極少有港資商業地產項目,也是這個原因。3、市中心限高,容積率低難賺錢,擅長摩天地標項目的港資自然興趣寥寥。4、嘉里中心十年一波三折歷經磨難,瑞安西湖天地也難言成功,都是前車之鑒,令一向保守擴張、小心謹慎的港資地產商,對杭州多了幾分顧慮,索性知難而退。
@人在中年2014:南京杭州根本不需要港資,也進不來,成都重慶情況不一樣。
三、聽說南京德基奢侈品業績還不錯 求證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6/733081.shtml
小道聽說德基今年業績還是不錯,不說lv開二店,gucci、prada、burberry、菲拉格慕、杰尼亞這些億元戶開二店一點問題沒有啊。
@老 T:都在關店你還要開,生意好就開這不是理由,再說了,南京那種畸形商業離開新街口就死了。新百牛,很多品牌都能賺錢,中央保底玩的兇,業績壓力巨大,正絞盡腦汁止住下滑,金鷹以前還要你搭個店,現在不搭了,只要承擔保底就可以了,問題是不少品牌只能完成一半��!
四、解百新元華1月20日重裝開業 看好嗎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6/733270.shtml
外面還全是腳手架啊,這場子大家看好嗎?貌似那一帶全是西湖銀泰的天下了,解百好辛苦。
@老 T:話說西湖銀泰前年調整后至今業績不錯,不過個人感覺調整的技術含量挺高的。
@退思居士:散賣的場子能好嗎?浙江可是散賣的始祖地啊。
@平庸角色:元華那個位置有點兒那個那個,比如一條河,貌似有個轉彎能蓄水養魚,但轉彎時水流更急,形不成深塘,養不住魚。
五、大伙來說 杭州下沙哪個MALL生意最好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6/733271.shtml
弗雷德,寶龍還是龍湖天街?馬上要開個銀泰,據說走折扣路線?
@北北金豬:客流是弗雷德好,但是鋪子比較雜亂,格子鋪的感覺;龍湖天街檔次高點,品牌歸置比較整齊一點。寶龍似乎只能靠周邊的財經工商杭師做點學生生意。
@平庸角色:目前來說,下沙除了那個實際是海寧不知為啥一直說是下沙的奧萊因體量夠大(特別是車位夠多),加上個“奧萊”這樣的名能聚集一些人流外,其它幾個MALL都有點難度,“風來總”說的不錯,“在下沙這樣‘荒涼’的大學+民工城里,用約40%的“美食”這樣的組合,很難產生大綜的消費,最起碼也是早時評說的一句話:幾個MALL想成為真正的“中心”,都是任重而道遠。
六、上海來福士和宏伊廣場誰更能樹立品牌形象?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6/733273.shtml
來福士的資金和那啥,宏伊是不是好點兒?
@老 T:宏伊爛場一枚,來福士牛X。來福士難進,進了位置也不佳,宏伊被悅詩風吟占了還有位置嗎?不行旁邊353折騰下。
@alan66:宏伊主打步行街街鋪廣告。宏伊廣場對面的蘋果、FOREVER21、HM、ZARA都是1-3樓旗艦店啊。
七、人人樂會員價引發誤會 大伙怎么看?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6/733296.shtml
案例中,顧客因價差問題進行投訴,最后發現是自己疏忽了會員價,難道超市沒有責任嗎?我認為超市是存在一定責任的。如果顧客在結賬時,收銀員能夠及時詢問顧客“是否具有會員卡”并提示“您選購的商品有會員價商品”,那么這個投訴也許就不會產生了。
@龍的傳人76:看了樓主的這個貼子,有一個地方不敢茍同:那就是:如果顧客在結賬時,收銀員能夠及時詢問顧客“是否具有會員卡”并提示“您選購的商品有會員價商品”,那么這個投訴也許就不會產生了。可能樓主會說,這是樓主所在零企收銀部客服標準中所明確要求的。但我必須要說,以我多年零售一線的工作經驗及購物體驗而言,收銀員提示顧客“是否有會員/積分卡”的達成率基本上有90%以上,但后一句“先購商品是會員價商品”這句話,基本是沒有聽到過。為什么會是這樣?原因如下…
@ AC.Tank:某賣場我聽到過收銀提醒顧客該商品是會員獨享的,而我又有會員卡沒被提醒過,估計系統里有提醒的功能。全靠腦力記住不大現實,數量和變化太多。事情有相似,找到避免再發生才是當務之急。
爆料聯系:先知了 QQ:1743949371
更多精彩內容請進聯商論壇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