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亞馬遜一條無人機配送的視頻廣告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京東也緊隨其后借熱點宣傳自己即將在中國鄉村推出無人機配送,不過不少業內媒體對此提出了質疑,無論從技術、政策、市場等各方面,短期內無人機配送都無法實現,京東炒作無人機配送更多的是出于宣傳目的,為前不久劉強東在某活動上的講話提供公關聲援。
京東緊隨亞馬遜再炒無人機送貨,公關意義大于實際應用
國內對亞馬遜宣傳無人機配送普遍持包容態度,而對京東無人機配送則不以為然,因為國內媒體無法直觀體會到亞馬遜的無人機是否對市場有實際價值,但對京東在中國市場推無人機配送可以有更深刻的切身體會。除了一些小白媒體會對京東無人機送貨膜拜不已,業內人士、資深媒體以及無人機玩家都知道現在談論“無人機送貨”為時尚早,亞馬遜在國外都僅僅處在試點階段,中國市場短期內實難推動。
實際上,亞馬遜的無人機配送暫時不被允許在美國市場使用,所以亞馬遜不得已的跑到了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做試點。然而京東可不像亞馬遜那樣國際化,除了中國市場,京東無力在其他國家做無人機配送試點,換言之亞馬遜的無人機配送還有可能運用到部分國家的市場,而京東無人機配送被困死在中國市場,算是白忙活了。
了解無人機產品的人都知道,技術、市場、政策等因素都會限制無人機配送市場化運用。這些問題京東了解的更清楚,但為何還要如此高調的傳播無人機配送呢?其實這已經不是京東第一次炒作無人機配送了,而這次炒作的初衷不是為證明自己是否具有無人機配送的技術能力,更多的是借著亞馬遜無人機廣告的熱點,聲援去年底劉強東對外講話強調的“明年開始測試無人機計劃”的言論。劉強東一向快言快語,時常有言論快于公關部門準備的情況發生,或許這次讓公關部門頗為被動才出此下策,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炒作無人機配送。
多重因素限制無人機配送的可行性,未來最多也只是補充
如今的無人機技術尚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的配送服務,對于偶發性的配送需求可以發揮無人機高空飛行的能力,解決交通不便帶來的運輸難題,客串一下配送設備。但無人機續航時效低、穩定性不足、缺乏載重能力、存在安全隱患等技術問題,決定了其無法勝任市場化的配送重任。
在市場層面,中國樓式的住房結構決定了無人機無法在城市配送中發揮作用。一來現階段無人機感知躲避障礙物的技術上仍待加強,在高樓林立的城市當中無人機飛行存在極大的炸機風險;二來樓式的住房結果意味著無人機配送無法送貨上門,這有違目前的快遞配送體驗;第三,以現階段無人機的配送效率和購機成本來看,其都遠不如京東目前主要實行的三驢蹦子的配送方式更有效。
在政策層面,一向對空域管理嚴格的中國,很難允許那么多無人機在天上亂飛,前不久中國民航局剛剛頒布了關于《輕小型無人機運行試行規定》,民航局加強對無人機的監管或將堵死京東無人機配送的可能性,亞馬遜在美國也受到了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極大限制。
其實,刨除公關宣傳不談,京東對無人機是有著清楚的認知的,劉強東所構思的京東的無人機配送計劃主要是針對農村市場的干線配送,而不是像亞馬遜那樣的入戶配送,也就是說京東對無人機沒有太高的技術要求,最主要的要求是有較強的載重能力,主要承擔運輸職能,而不是配送職能。如果這是京東本質目的的話,那這個方向也不是不合理。
京東的無人機都能送貨了,那大疆也就別混無人機市場了
大疆作為中國最知名的無人機品牌,卻一直未重視無人機配送這塊市場(至少在公關層面是看不出來),此次京東如此高調的宣傳無人機配送也算是輕輕的給了大疆一巴掌提了個醒,雖然京東無人機業務不會對大疆構成市場影響,但卻多少會影響大疆在無人機市場的品牌地位。
實際上,絕大多數人并不太了解無人機,對大疆也是一知半解,此時京東不斷炒作無人機雖然承受一定的業界質疑,但卻很容易深入普通人的心智,長此以往的話京東的無人機品牌超過大疆也不是沒有可能,再這么炒作下去難免會形成一種“京東掌握了大疆不具備的無人機運輸技術”的市場認知。
如今的大疆也是100億美元的估值的巨頭公司,這么被潛在對手京東搶了風頭可不妙,至少在京東炒作的時候也該回應一下,以免被同行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