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著“外資第一店”美譽的馬來西亞百貨商——百盛商業集團,接連陷入關店風波中。如今,這一風波刮入重慶。
日前,記者從百盛重慶方面獨家獲悉,位于我市渝中區大坪商圈內,為其周邊市民服務了20年的百盛百貨大坪店,將于今年3月份正式關閉。
現場
3月底整個賣場關閉 如今在做最后的促銷
為滿足市民元宵節的購物欲,近期,我市各大百貨爭相推出大力度促銷活動。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就在昨日,從百盛重慶方面卻傳來令人驚訝的消息:服務20年后,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二家門店、進入重慶市場的首家門店——百盛大坪店將于今年3月份關店。
昨天,記者趕到百盛大坪店看到,大門上還沒有任何關于關店的公告或通知,整個賣場仍在搞促銷活動,未見異常。不過,在一些樓層,記者也看到品牌撤場后空空如矣的景象。
“對頭,下個月底,整個賣場就關了。”記者現場詢問了一些店員和保安之后,他們都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曾是重慶外資百貨第一店
為我們服務過20年
百盛,1994年進駐中國零售業市場,是最早在中國經營時尚百貨的外資連鎖企業之一。
1995年,重慶萬友百盛廣場有限公司(大坪店)開業,這是繼百盛進駐北京后,在中國的第二家店,也是最早進入重慶的外資百貨,如今為重慶市民服務了20年。
“我在這邊生活了13年。”據市民王女士回憶,百盛大坪店一開,她就成為了其忠實粉絲,“在當時,百盛里面不少商品都是在其他商場買不到的,這讓我們周邊住戶感到很驕傲。”
回應
關店因為租期已到 也因為虧損狀態
開得好好的百盛大坪店,為啥在此時選擇關店?
百盛重慶方面相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百盛大坪店是租用的物業,今年3月,20年租期就要到期,因此,按照集團方面的要求,該店不再續租,選擇關店。
“當然,大坪區域的百盛會員不必擔心會員卡的事宜,均可在百盛位于重慶的其他門店繼續享受服務。”上述相關人士表示。大坪店關閉之后,百盛在重慶市場還有楊家坪萬象城店、財富中心店、南坪店和萬州店這四家門店繼續服務山城市民。
“說起來,租期到了只是關店的一方面原因。”在記者追問下,百盛重慶方面相關人士坦言,關店還與業績有關,“按照集團的戰略,百盛將關掉那些呈現虧損狀態的門店,而繼續做好能持續盈利的門店。”
鏈接
近三年陷關店“漩渦” 在中國市場至少關店8家
據公開資料顯示,從2012年至去年年底,百盛在中國市場至少已經關閉8家門店。記者注意到,在大舉關店的背后,百盛集團的業績狀況也不盡如人意,連續三年業績滑坡及利潤下降,讓這家曾經無比榮耀的百貨公司略顯尷尬。
昨日,記者通過Wind咨詢查到,盡管百盛集團2015年年報預計于今年2月23日才披露,但該集團已與今年1月29日發布了盈利警告。
業績的不佳也讓百盛方面做出了放緩在中國市場擴張速度的決定。去年9月份,百盛首席執行官張瑞雄就曾在記者會上公開宣布:中國開店步伐放緩,由以往每年開店7~8間,目前轉為每年開店2~3間。
分析
傳統“二房東”模式 讓百貨企業“自廢武功”
如今,因為業績不佳而導致百貨選擇關店來“斷臂自救”已經不是新鮮事。
“其實,讓百貨企業日子難過的不是購物中心的興起,也不是什么電商的沖擊,最關鍵的是百貨企業沿用多年的傳統經營模式——‘品牌聯營’或俗稱的‘二房東’模式。”昨日,市零售商協會秘書長李運楊稱,比如此前本報報道的NOVO大融城店關店,也與此相關。
據了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百貨店從傳統自營模式轉向由品牌商控制進、銷、存過程的“品牌聯營”模式。如今,這是我國百貨業主流盈利模式,約占百貨店總銷售額的80%~90%。
“正是這種經營方式導致百貨店自廢經營‘武功’,加速衰退。”李運楊坦言,“品牌聯營”的確讓百貨店規避了傳統百貨自營模式中,來自財務、人工、庫存等種種經營風險,但卻讓百貨企業變得盈利空間狹小。
李運楊說,更要命的是,“品牌聯營”后,百貨店放棄了自行采購商品的職能,因此,現在大部分百貨只有招商部門,卻沒有采購部門,這已經背離了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服務的商業本質。
2016-02-23 09:04被設為精華,積分加20,金幣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