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鋪網消息:2月底3月初,正是大批量企業發布2015年業績報告的好時候。究竟在2015年,各大商企經營情況如何?在此,搜鋪網特羅列了最新發布的20家企業2015年業績快報。
高鑫零售2015同店銷售降3.6% 開38家店
高鑫零售公布2015年業績報告,截至去年12月底全年,實現營業額964.14億元,同比微升5%;集團股東應占溢利下跌15.7%至24.43億元。同店銷售下降3.6%。
全年新開38家門店,其中36家為綜合性大賣場,兩家為超級市場。同時,關閉了一家位于杭州的歐尚門店。
紅旗連鎖2015年營收增長15% 凈利增5.26%
紅旗連鎖率先發布2015年年度報告,去年實現營業收入54.86億元,同比增長15.15%;實現凈利1.79億元,同比增長5.26%。
天虹商場2015營收增2.34% 凈利增124.44%
天虹商場發布2015年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73.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4%;利潤總額16.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6.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08,412,565.12元,同比增長124.44%。
百盛2015年同店銷售下降8% 整體虧損1.8億
百盛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2015年度業績報告,2015年銷售額實現180.998億元,同比下降6.9%;同店銷售下降8%;實現經營總收益47.39億元,同比下降5.5%;商品毛利率為16.8%,下降0.7%;2015年經營虧損9450萬元,整體虧損1.83億元,同比下降174.3%。
新世界百貨2015年下半年同店銷售降8.5%
新世界百貨中國有限公司發布中期業績報告稱:2015年下半年同店銷售下降8.5%;銷售總收入實現6947.1百萬港元,同比下降12.4%;實現收益1934.3百萬港元,同比下降5.1%;實現利潤59.81百萬港元,同比下降約70.96%。
蘇寧云商:營收1357億元 共關店217家
2月28日,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5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56.76億元,同比增加24.56%,實現利潤總額8.38億元,同比下降13.79%。2015年公司置換、關閉各類店面217家。
在大陸市場方面,2015年蘇寧云商持續推進店面網絡多業態布局,加快紅孩子店、超市店的開設。2015年全年公司新開常規店74家,紅孩子店23家,超市店37家,紅孩子、蘇寧超市品牌形象進一步提升;加快門店互聯網化升級,探索完善云店模式,全年新開云店10家,改造升級云店32家;一二級市場推進互聯網+云店模式,繼續調整關閉社區店,加強優化超市店、紅孩子店運營模式。
海外市場方面,在日本繼續加快市場拓展步伐,新開店面18家,關閉店面2家,LAOX已成為日本最大的免稅商品消費渠道。
截止2015年末,公司在大陸市場已進入地級以上城市297個,擁有連鎖店面1577家,其中云店42家、常規店1425家(旗艦店298家、中心店406家、社區店721家)、縣鎮店43家、樂購仕店3家、超市店37家、紅孩子店27家;另外,公司在香港、澳門地區擁有店面28家,日本市場擁有店面33家。綜上所述,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合計擁有店面1638家。
萬達院線:2015年營收80億 打造電影生態圈
萬達院線2月28日晚間披露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80.01億元,同比增長49.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86億元,同比增長48.04%;基本每股收益1.07元。
該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原因為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高速增長,公司抓住市場機遇,采取互聯網創新營銷模式,實施“會員+”戰略,積極打造電影生態圈,實現業績快速增長;當年新增及收購國內影城、HOYTS院線及慕威時尚等公司,大力拓展市場所致。
人人樂:2015年集中關店11家 巨虧4.65億
根據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發布的2015年業績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1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42%;虧損4.65億元,同比下降1.07%。去年上半年通過密集關店節約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實現凈利潤4524萬元,同比上升282.3%。
人人樂自從2010年在深圳A股上市以來,業績連年下滑,2012年首次虧損,2014年凈利潤為負5.89億元,同比暴跌2588.64%。對于2015年的業績,人人樂董事會表示,報告期內營業收入下降、利潤總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零售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公司可比門店銷售下滑,物業、人力等成本居高不下;同時,2015年集中關閉了11家門店,對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永輝超市:2015年營收增至421億 凈利下滑29%
2月2日,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5年度業績快報顯示,期內永輝超市實現營收421.45億元,同比增長14.75%,營業利潤為7.45億元,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6億元,同比減少28.95%。
截至12月底,永輝超市的總資產為202.2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122.34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30.68%和90.03%,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為3.01元,同比增長52.02%。永輝超市方面表示,營收增長速度減緩主要是受公司組織架構變動、業務集群改革及零售行業景氣度影響。
步步高:2015年營收154.6億 凈利潤2.2億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4.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億元。
報告分析稱,與上年同期相比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堅定迅速推進全渠道戰略轉型,積極實施線上和線下融合的O+O全覆蓋布局,構建包括云猴網、支付平臺、物流平臺、便利平臺、會員平臺在內的云猴大平臺生態系統,目前各平臺正處于前期構建及市場培育階段,培育成本較高,同時由于前期投資支出導致融資成本大幅增加;報告期公司所處超市、百貨零售行業面臨消費復蘇緩慢、渠道競爭激烈等困難;川渝市場由于門店數量不多且處于培育期市場占有率不高,前期盈利能力較低。
沃爾瑪:全球銷售業績下跌 2016中國將開店30家
2月18日,沃爾瑪發布了2015財年業績報告,截至1月31日營業收入下滑0.7%至4821億美元(約合31432.44億元人民幣)。據統計,這是該公司自1980年以來的首個年度銷售下跌。
對于此次業績出現歷史新低的原因,沃爾瑪認為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有觀點認為是由于中國、英國與巴西市場表現不及預期導致業績放緩。該公司在拉丁美洲進行業務調整,關閉115家門店;沃爾瑪旗下英國Asda連鎖超市發生虧損。
但與巴西、英國市場所不同的是,沃爾瑪中國業務在第四季度的銷售額是增長的。據沃爾瑪中國方面給出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2016財年第四季度,沃爾瑪在中國的銷售額同比增長0.3%,實現大賣場市場份額連續12個季度的增長。雖然在中國區市場實現了微弱的增長,但要靠其拯救整個沃爾瑪在全球的業績顯然是杯水車薪。
此外,2015年沃爾瑪對60家門店進行了升級改造,2016年沃爾瑪還計劃在中國新開大約30家門店,包括2到3家山姆會員商店,仍計劃將投入約4億元用于60家門店左右進行升級改造。
卜蜂蓮花:2015年營收106億 虧損額大幅減少
根據卜蜂蓮花2015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6.6億元,同比下降2.3%;同店銷售下降3.6%;年度虧損1800萬元,相比2014年,減虧4040萬元。
報告稱,收入減少主要由于2015年五家新店所帶來的收入被2014年4月30日出售七家虧損店鋪予WSL所引致的收入損失所抵銷及因經濟持續放緩、政府反浪費計劃及來自線上零售商的競爭加劇使同比店鋪的銷售負增長3.6%。服裝、電子產品及家居用品繼續成為表現最差的商品類別。
回顧2015年度,集團共開設五家新店,均位于廣東省。五家新店的總銷售面積約為35230平方米。當中四家店鋪位于二三線城市如湛江、中山及汕頭,一家位于廣州。此外,集團于汕頭開設一家45000平方米的購物中心——卜蜂中心(其中一家新店所在之處)。截至2015年底,集團擁有及經營合共60家零售店鋪(總銷售面積超過12.98萬平方米)及一所購物中心。
美邦服飾:轉型面臨困境 業績不敵森馬
2月26日晚間,美邦服飾發布2015年度業績快報。內容顯示,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85億元,同比下降5%;營業利潤1.5億元,同比下降1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1億元,同比下降396%。
美邦服飾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直營零售狀況繼續改善,童裝業務和線上渠道增幅明顯,但由于加盟渠道經營調整仍滯后于直營渠道,加盟批發收入有一定幅度下滑,因此公司總體業績出現虧損。
與此同時,在繼去年上半年拉開5億元凈利差距后,發展策略的不同讓本土兩大標志性品牌美特斯邦威和森馬的差距進一步擴大。根據兩大品牌日前發布的2015年度業績快報,美邦凈利潤同比暴跌396%,虧損4.31億元,森馬凈利潤同比增長23.16%至13.45億元,兩者凈利相差近18億元。
森馬服飾:2015年凈利13.5億 增長超2成
2月27日,森馬服飾發布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5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94.3億元,同比增長15.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45億元,同比增長23.16%,對公司股價構成利好。
同時,公司表示,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如下:一、公司加強產品研發,改革銷售體系,推動全渠道布局,休閑裝業務和兒童業務的持續發展以及線上業務的快速增長促進了公司銷售收入增長;二、隨著公司品牌影響力的提升以及去庫存化卓有成效,提高了營業利潤。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115.5億元,同比增長11.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權益92.5億元,同比增長8.8%,資產負債率較低。
一心堂:2015營收增兩成 2016門店有望破4300家
根據一心堂2015年業績快報顯示,2015年公司營業收入53.21億元,同比增長20.16%,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46億元,同比增長16.52%。截止2015年末門店數為3496家(2014年底為2623家,2015年新開及并購增加873家)。未來公司將繼續開展跨區域外延并購戰略,且隨并購經驗積累,并購效率或有效提升,不考慮定增。
2015年,公司開展了大量跨區域并購整合,完成云南、海南、四川、貴州、山西、廣西、河南等多省布局,收購整合門店數量大約400家(尚有100家左右未完成整合),2016年將有效貢獻收入利潤。同時,隨著外延并購戰略的推進,預計公司2016年門店總數有望突破4300家,整體收入規模有望突破70億,繼續領跑行業。
新華都:2015年虧3.87億
2月28日,新華都購物廣場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5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4.8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56%,主要受宏觀經濟疲軟,行業景氣度低迷以及電商沖擊、關店等影響。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155.7%,主要源于營業額下滑、人工等費用上升、關閉部分虧損嚴重門店損失。報告期內,公司本著務實的精神,經認真分析、研究,對扭虧無望的門店果斷關閉,以期未來的健康發展,使得費用增加、虧損加大。
報喜鳥:2015年營收22.4億 凈利下降19.55%
公告顯示,2015年報喜鳥實現營業收入約22.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52%;營業利潤1.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84%;利潤總額1.8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9.55%。
對此,公司分析主要原因是:終端零售持續低迷,特別是2015年四季度終端零售景氣度再下臺階,加劇了公司整體經營壓力;公司大力實施一主一副、一縱一橫的發展戰略,繼續多品牌發展,加強精細化經營,HAZZYS品牌全年能夠實現持續增長,寶鳥品牌通過適當提高接單單價及費用控制實現凈利潤增長,但業務權重占比最大的主品牌報喜鳥也受較大不利影響,庫存處理力度加大導致毛利率下降,且其他子品牌虧損增加。
三夫戶外:2015年凈利增長超1成
2月27日,三夫戶外發布2015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5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3.28億元,同比增長12.5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96萬元,同比增長11.18%,對公司股價構成利好。
利福國際:2015凈利降一成 上海久光銷售增9.7%
2月29日,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發布2015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15年實現銷售額138億港元,同比增長1.6%;實現營業額61.714億港元,同比上升3.4%;凈利19.144億港元,同比下降10.7%。
其中,銅鑼灣崇光及尖沙咀崇光合計的銷售所得款項總額達到2.3%增長,在消費者信心低迷及經濟增長放緩期間成績尚算令人鼓舞,部分有賴尖沙咀崇光于2014年搬遷導致較低基數。與前幾年相比,香港業務繼續為集團帶來重大盈利,其合并銷售所得款項總額占本集團總銷售所得款項總額的73.2%。
與此同時,在競爭激烈及內需低迷之際,利福國際集團的中國內地業務好壞參半。上海久光2015年銷售收入19.9億元人民幣,取得9.7%增長,其二零一五年上半年的強勁增長被下半年的輕微負增長所抵銷。盡管新入行者加劇了競爭,有賴久光強大的品牌認受性及合適營商策略,蘇州久光于整個回顧期間業績穩健,實現銷售收入7.93億元,同比略增0.3%。鑒于營商環境零散,大連久光錄得銷售收入23.8%的負增長。于2015年12月,由于中國東北地區的經濟疲弱令業績差強人意,集團關閉了經營成立日子尚淺的沈陽久光。
2015年,石家莊北人集團為利福國際帶來約4億港元的溢利(包括非控股權益應占溢利)。目前,北人集團經營總零售面積約130萬平方米,包括18間百貨店、39間超級市場及多間專門出售電器用品、電子消費產品、黃金及珠寶首飾的商鋪及零售點。
此外,利福國際集團的發展中項目為位于上海大寧的零售及商業綜合體項目,目前建筑工程進展順利。該項目竣工日期暫訂為2018年,將發展為一個商業綜合體,包含大型零售場所、辦公樓及本集團位于上海的第二家久光店。
宋城演藝:劍指“世界演藝第一” 2015年收入16.95億
2月28日晚間,宋城演藝發布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5年實現收入16.95億元,同比增長81.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1億元,同比增長74.58%(扣非后增長83.63%)。
其中,依靠異地項目靚麗表現,公司現場演藝(傳統線下演藝)業績大增49%,三亞、麗江、九寨客流各增88%、182%、60%,收入分別增62%、132%、107%,業績增長達75%、678%、238%,三者盈利之和已相當于再造一個杭州宋城。同時,杭州本部仍穩健增長15%,其中宋城景區估算增20%+。其次,上海、桂林等新項目有望于2017年上半年開業,支撐17年高增長。
華誼兄弟:2015年凈利增近10%至9.8億元
據華誼兄弟2015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約3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3.3%;營業利潤約13.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9.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39%。截至2015年末,公司旗下已投入運營影院15家(含參股1家),在建影院2家,分別位于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沈陽、武漢、合肥、銅陵、哈爾濱、惠州、廊坊、無錫、咸寧等地。
越秀地產:凈利大幅下降21.2% 全國擴張后遺癥凸顯
據集團披露的2015年業績顯示,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221.2億元,同比上升40.8%,含出售投資物業收入的總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224億元,同比上升42.1%。但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僅為人民幣10.1億元,同比下降59.0%,即使扣除物業評估升值和相關稅項等因素,調整后的核心凈利潤也同比下降21.2%至人民幣12.4億元。
在該集團29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相關負責人將利潤下降的原因歸結于三點:一是部分已進入城市的市場行情不好,導致毛利下降;二是商業物業貶值導致物業估值下降;三是匯兌貶值。
此外,集團2015年累計合同銷售(連同合營公司項目的銷售)金額約為248.5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227.2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上升12.9%和20.5%,完成全年銷售目標248億元。截至去年底,總土地儲備約1369萬平方米,按權益計算,土地儲備約1079萬平方米。
合景泰富:連續兩年業績不達標 2016年銷售目標220億
合景泰富2015年年報數據顯示,合景泰富權益預售總額約202億元,不僅未完成年初的任務,而且業績同比下降1.46%,是近五年的首次。
距離2015年年初制定的225億元業績目標,合景泰富僅完成了90%。而這并非合景泰富首度未達標,2014年也與其210億元的銷售目標擦肩而過。2014年其權益預售總額約為人民幣205億元,只完成了210億元的年銷售目標的97.62%。為此,2015年年初合景泰富首席財務官及執行董事徐錦添曾強調,合景泰富預計的2015年銷售目標是要不低于10%的增長,結果卻是再次落空。
不僅如此,2015年更是出現首次業績下滑。合景泰富2011-2015年的銷售額分別為115億元、122億元、163億元、205億元、202億元。在經歷了一輪的“寒冬”后,合景泰富宣布下調2016年的銷售目標至220億元。
時代地產:去年銷售額近200億 同比大增28.1%
根據時代地產發布的2015年全年業績顯示,2015年時代地產實現合同銷售額約195.08億元,總銷售面積約216.5萬平方米,較2014年分別增加28.1%及55.1%。
此外,集團土地儲備充裕,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在珠三角經濟發達區域如廣州、佛山、珠海等地一共購入13幅土地,總規劃建筑面積為195.7萬平方米。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集團總土地儲備約為1056萬平方米,足夠應付集團未來三至五年的發展所需。
榮盛發展:2015年凈利24億 同比下跌24.91%
2月29日,榮盛發展發布2015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15年1-12月,公司營業總收入234.18億元,同比增長1.3%。營業利潤31.93億元、利潤總額32.6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4.27億元,較上年同期變動幅度分別為-28.91%、-27.61%、-24.91%。
榮盛發展解釋稱,營業利潤下降的原因主要有結算項目區域變化原因;以及由于市場因素,公司2015年部分項目利潤率出現下降。另據了解,榮盛發展在過去一年拿地相對頻繁,在廊坊、徐州、南京、安徽、海南等地都有落子。
(搜鋪網獨家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