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列舉多家涉獵商業地產行業多年的房企(不分排名),看看在業內眾人都謹慎擴張或者縮減擴張計劃的2016年,這些企業的2016年擴張計劃。
萬達商業
輕重之間 擴張提速
2015年成績:萬達商業2015年收入1904.5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1.3%,同比增長4.4%。其中地產業務合同收入1640.8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1.5%,同比增長2.5%;新開業萬達廣場26個;萬達廣場租賃收入144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1.1%,同比增長30.7%;租金利潤占萬達商業利潤比重預計超過35%。開業酒店10個,新增酒店客房2796間,總客房數21961間;酒店收入52.4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1%,同比增長22.5%。新增持有物業面積475.5萬平方米,累計持有物業面積2632.1萬平方米(不含萬達集團持有物業面積),同比增長22%。萬達廣場及飛凡合作商業中心年客流量46.2億人次,其中萬達廣場年客流量20.3億人次。萬達商業其它收入67.3億元。
2016年計劃:萬達商業2016年計劃收入約1300億元,雖然收入目標下調,但凈利目標將保持兩位數增長;房地產合同收入約1000億元;竣工入伙收入約1100億元;開業55個萬達廣場,數量相比2015年翻番;租金收入約195億元;開業14個酒店,收入61.4億元;新增持有物業580萬平方米;新發展項目71個,其中文旅項目1個、重資產萬達廣場3個、輕資產萬達廣場54個。
華潤置地
多盤全域布局 多產品組合發力
2015年成績:華潤置地2015年銷售金額為人民幣865.37億元,同比增長15.3%,完成對外宣稱目標的109%。其銷售排名在萬科、綠地、恒大等七位千億軍團之后,是最有希望成為千億軍團第八位成員的房企。同年,公司年內以總地價592.1億元人民幣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購入18宗地,計容建面為510萬平。至此,華潤置地已布局53個城市,總土地儲備面積達4126萬平。按城市劃分,其中85%的土地位于一、二線城市,基本完成從三四線城市回歸一二線城市的戰略轉變。
2015年年報顯示,華潤新開業的購物中心有青島萬象城、贛州萬象城、合肥萬象城、淄博萬象匯、沈陽鐵西萬象匯以及長沙萬象匯等六個購物中心,開幕日店鋪開業率平均為87.9%。
2016年計劃:未來三至五年內,公司重心仍在發展商業物業。總裁唐勇曾表態,2017年和2018年,華潤置地將迎來商業項目開業的高峰期。持有型物業將是華潤置地抵抗行業風險的重要資產,到2017年,華潤置地的商業地產單獨剝離的估值相當于一家市值1000億元的上市公司。
截止至去年末,華潤置地在營業的投資物業總建面為491.2萬平。其中已開業的萬象城11個,五彩城/萬象匯7個,其他購物中心兩個,2016年和2017年將分別有2個和5個開業。華潤置地的設想是,到2017年,旗下持有的商業物業租金收入達到總營收的10%。
大悅城地產
全國擴張提速 輕資產模式接力
2015年成績:大悅城地產2015年收入約為53.74億元,同比略降6%。截至2015財政年度末,集團共運營7個大悅城,擁有位于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四處物業收租,杭州大悅城等項目在建。大悅城投資物業去年租金收入為21.84億元,其中7個運營大悅城零售租金收入為17.31億元,同比增長14%。拋除去年底開業的成都大悅城與上海大悅城二期,在6個已開業大悅城項目中,西單大悅城仍然是租金收益最高的項目,租金收入為6.26億元,平均租金為1072元/月/平方米。
2016年計劃:2016年,大悅城地產計劃發展3-4個項目,目前正在西安、蘇州、武漢等地選址,大本營北京也在積極找地中。這與過去九年7座大悅城的拓展速度相比明顯提速。
主要操盤管理輸出板塊的天津大悅城總經理吳錚也表示,大悅城計劃今年發展3-4個新增項目,將從重資產拿地變為自建與輕資產兩種模式,項目洽談還在過程中,尚未落地。一線、二線甚至是三線熱門城市都在積極選址。大悅城地產管理輸出的首個項目“天津·和平大悅城”將于今年底開業。
恒隆地產
逆勢擴張大陸版圖
2015年成績: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恒隆集團的整體收入減少46%至95.28億港元,整體營業溢利相應下降48%至69.55億港元,集團的物業租賃租金收入增長7%至83.3億港元。其中,租金收入占總收入將近九成,恒隆在內地八座商場去年收入為32.87億港元,增長6%。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恒隆廣場的租金收入較去年增加9%至8.85億港元。位于上海徐家匯的港匯恒隆廣場的租金收入則增加3%至11.96億港元。兩家恒隆廣場都在進行優化計劃。上海以外的六座購物商場的租金收入共為12.06億港元,較去年上升6%。
2016年計劃:恒隆今后將進一步瞄準中國內地市場。該公司經營負責人、董事長陳啟宗表示,在2018-2019年,將在云南省昆明和湖北省武漢開設新店。此外,上海2家旗艦店也將相繼重新裝修。今后計劃每年投入50-60億港元。
凱德中國
做穩生意
2015年成績:2015年,凱德集團錄得49.8億人民幣的稅后凈利,而其中營業利潤占比高達77%。當年,其在中國出售了近萬個住宅單位;在華商場總數為64個,已投入運營55座;凈物業收入同比增長7.4%,出租率達94.2%;租戶銷售額每平方米同比增長7.5%;其稱,“建設中項目按計劃有序推進,長寧、杭州、深圳、重慶四大來福士蓄勢待發”。
同時,凱德集團表示,2015年在中國的資產增至215億新元,占集團總資產的47%。從收益上看,74%的息稅前利潤都由新加坡及中國兩大核心市場貢獻,中國占比高達38%。此外,凱德集團用于售賣的資產占比26%,而高達74%的資產都是自持的投資型物業。
2016年計劃:綜合體仍是凱德的方向,2016年將積極尋找適合的地塊發展綜合體,現有項目也如期開發,這兩年幾個大的綜合體要完工。
龍湖地產
摸索地產領域微創新
2015年成績:龍湖地產2015年合同銷售額達到54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2%,創歷史新高;投資性物業收入同比增61.5%,核心凈利潤為69.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1%。2015年龍湖地產新增25幅地塊,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廈門等城市。截至2015年12月31日,龍湖地產土地儲備合計3486萬平方米,新增收購土地儲備總建筑面積為583萬平方米。
開業項目方面,2015年杭州金沙天街、成都金楠天街兩個天街系購物中心開業,龍湖新增持有物業建筑面積24萬方。截至2015年12月31日,龍湖成功實現西部、華北、華東三大板塊布局,旗下已開業商場面積達150萬方,整體出租率達到95.9%。租金總額達15.0億元,扣除營業稅后的租金收入達14.2億元,較上年上升61.5%。其中,天街、星悅薈、家悅薈租金占比分別為85.5%、12.2%和2.3%,租金收入的增長率分別為66.2%、47.2%和3.9%。
2016年計劃:龍湖地產2016年銷售目標為620億元,將更關注盤面健康、戰略堅定、面向未來的可持續增長。據悉,今年龍湖在售主力項目將達72個,其中15個全新項目上市,27個項目將推出新一期新業態產品。公司將繼續強化城市地圖解讀和客戶細分,精準投資,提升運營效率,加快去庫存;同時,不斷上升投資性物業收入,提供“從入住到生活、休閑,到資產增值、再次置業”的一站式服務,并摸索地產領域微創新,保障公司在行業毛利率下行背景下依然能夠取得不俗的盈利能力。
綠地
非住宅領域猛擴張
2015年成績:綠地控股2015年房地產業務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301億元,合同銷售面積2176萬平方米,與坐實今年銷售頭把交椅的萬科相差313億元。截至2015年12月末,綠地可供出租物業面積為160.75萬平方米,出租率為85.45%;酒店客房數為7144間,入住率為57.9%。而2015年,綠地出租物業取得租金收入5.59億元,酒店取得經營收入14.29億元。
2016年計劃:對于2016年的目標,綠地明確提出合同銷售金額將在上年基礎上有所提升。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總體來看,下階段綠地房地產主業將在投資結構、產品迭代、運營優化等幾個環節實現突破。
首先是追資一線城市及中部地區核心城市。第二,推動產品更新迭代,在既有超高層、大型城市綜合體、高鐵站商務區等開發領域優勢基礎上,綠地將進一步貼近市場加強產品適銷化調整和更新迭代,深入四大系列的產品創新。第三,“平臺+模式”做強商辦運營,基于旗下布局全國的商辦項目,綠地提出將繼續以“轉型城市運營服務商”為目標,通過提升商辦項目的運營,推動自持物業增值及關聯物業的有效去化。
萬科
要賺錢還得靠一二線城市
2015年成績:萬科2015年實現銷售面積2067.1萬平米,銷售金額2614.7億。凈利潤181.2億元,同比增長15.1%。營業收入1955.5億元,同比增長33.6%,已經超過上一次世界五百強企業門檻。但很快,可能萬科也不再是純粹的住宅公司。萬科于2014年提出以“城市配套服務商”為轉型方向,經過一年的努力,新業務終于在2015年開花結果。萬科物流地產在2015年開展了項目獲取、開發建設和資產管理全流程業務,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而萬科物業則開始大規模承接非萬科開發的項目,包括非住宅項目,合同面積在一年內增長了一倍多。
2016年計劃:萬科的終極愿望是積極轉型,成為一個有多業態上市平臺的控股集團,進而實現萬億市值。對此,郁亮曾提出萬科的“三年轉型”計劃,指的是2015、2016、2017三年失控式轉型。郁亮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萬億大市值住宅只占50%,另外50%都來自于新業務,轉型期內各大區域公司都要積極去創新,去改變,去有方向的混亂。”而目前,萬科尚處于股權“交鋒”的第四個月中。
恒大地產
合縱連橫促多元化轉型
2015年成績:截至2015年12月31日,恒大營業額133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19.5%;凈利潤173.4億;總資產達到7570.4億,同比大增59.6%;現金余額1640.2億,較2014年595億大增175.7%。恒大集團2015年完成合約銷售額2013.4億,同比增53.1%,完成1500億原年度目標的134.2%,完成上調后1800億年度目標的111.9%。
年報顯示,恒大地產在去年已經實現項目重心從三線城市向一、二線城市轉型的關鍵布局。目前恒大地產項目總數375個(不含已完全竣工項目),一二線城市項目205個,占比55%。并在2015年連續收購了成都華置·西錦城、華置·都匯華庭、華置廣場等多個住宅及商業辦公樓項目。
2016年計劃:恒大地產2016年全年的合約銷售目標為2000億元。而廊坊發展和嘉凱城兩家A股上市公司涉及重大重組的公告,也將隱藏在背后的恒大地產推向前臺,這似乎在向世人昭告:恒大即將回歸A股。
新城控股
加速謀劃發展新版圖
2015年成績:新城控股2015年實現銷售額319.29億元,完成年度銷售目標的114%;營業收入235.6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4億元,分別增長14.00%和57.3%,盈利能力穩步提高。其中,商業項目銷售額達110.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幾近翻番,占到企業總銷售額的34.5%。
截止目前,新城控股已在上海、南京、蘇州、南昌、長春、海口、成都、天津等國內20個大、中城市發展了24座新城吾悅廣場,全國化布局更進一步。
2016年計劃:在商業地產方面,新城控股計劃在全國范圍內選擇性地獲取優質地塊進行開發,爭取至2017年進入國內商業地產的第一梯隊。計劃在2017年擁有40個新城的商業綜合體,2020年將這個數字擴大到80個。
新城控股計劃2016年開業商業項目累計達11個;每年新增的商業項目至少保持在10-15個。2016年商業租金收入較去年的增幅將達到68%。
銀泰商業
未來以輕資產模式擴張
2015年成績:銀泰商業2015年全國門店同店總體銷售增長0.5%,總銷售額為167.6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6.0%,零售收入51.5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2.3%,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3.2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7.5%,核心業務凈利潤8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6.4%。總資產從277.92億增加到282.78億元,公司股東權益從106.95億增加到110.38億元。
2016年計劃:2016年,銀泰商業計劃與更多淘品牌合作,以在實體店內出售其商品,目前已有約580個銀泰線下品牌在線上銷售。2016年還將對2-3個門店進行資產證券化。公司未來希望輕資產的發展戰略,可以改善公司現金流。比如公司2016年計劃新開5個門店都為租賃門店形式。
寶龍地產
核心業務穩中推進
2015年成績:2015全年,寶龍地產錄得合約銷售額約人民幣143.05億元,較2014年上升約34.3%;總收入約人民幣119.07億元,較2014年增加約6.9%;租金及物業管理服務收入約人民幣11.01億元,較2014年增加約20.7%;凈利潤約人民幣23.35億元,較2014年上升約54.9%。
2015年,上海的奉賢寶龍廣場、寶山寶龍廣場、臨港寶龍廣場,浙江杭州的蕭山寶龍廣場、富陽寶龍廣場,江蘇的鎮江寶龍廣場以及青島的膠州寶龍廣場均先后成功開業。其中,上海臨港寶龍廣場的開業率達90%以上,上海奉賢寶龍廣場開業三天客流創下50萬人次的紀錄。至此,寶龍地產在全國開業運營的商場達到25個,在營面積約211萬平方米。
2016年計劃:2016年,寶龍地產將進一步提高銷售目標至人民幣150億元。在新開項目方面,2016年寶龍將新開5個商場,其中包括位于上海的七寶寶龍城總部項目,全年可租賃面積將進一步上升至260萬平方米。預計2016年的高利潤率經常性收入將達到13億元人民幣,占總利潤的20%。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僅列舉了部分企業。后續更新,敬請關注。
(搜鋪網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