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賞金額:1個聯商幣 已解決
作為一名從事多年商超人力資源的代表,可以談談我自己粗淺的意見:
1、本人是從大商超轉戰小便利的典型例子,大賣場框架結構扎實,各部門機構設立齊備,所有各個部門的營運課長、經理都是專項型人才,例如非生鮮的營運經理未必能很好的勝任生鮮的經理的工作,道理很簡單,每個崗位的管理人才幾乎都是從基礎崗位做起,在固定崗位培養多年,很難對其他崗位領域有涉獵,所以他們最終很難脫離原先的專業領域去到另一崗位做精,但我不排除有復合型人才,在自己的工作規劃上就已經很好融入了多區域的學習與實踐的經歷。
2、小便利雖小,但是五臟俱全。一般人認為小便利還要設立多個機構嗎?所以就會正常設立一個總部統管。這個總部可就厲害了,里面包羅了所有大賣場應有的機構:采購、營運、企劃、物流、倉儲、人事、財務、行政、外聯等等,作為小便利的營運總監不一定要是全才,但必須對各個部門應該有所涉獵,如果只按照大賣場的操作經營,那么你就天真無邪了。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營運總監,要有老板經營的謀略還要有對精準成本核算的能力,還要能HOLD住各個部門人員,要在公司各個重要的活動上點燃各部門的激情,在激勵各崗位人員的手段上能有奇招,總的來說,小便利的營運總監動手能力得強,吃苦耐勞,富有吃虧精神,創新意識強,還能對人員的管理有獨到的見解,在與老板的溝通上能達到相當大的默契與共識等等
3、曾經服務過一家在國外的中國小便利,那位老板總是喜歡獵取行業最厲害的人才,然后用在自己的普通崗位,結果造成了水土不服,大賣場的經理、副總到小便利做店長,其實是根本做不了的,因為大賣場的高管們在一定的基礎上已經做到了“行政崗”——就是不需要親力親為的做事了,所以到小便利如果一切停留在理論上實際是很難收到想要的效果的。結果是一年內換了4位店長,最后還是放棄招大賣場的高管,目前由底層培養起來的老員工暫代。
4、總結:大不一定適應小的,精不一定適應博的,小便利可不簡單,內里蘊含了所有的內容,小便利營運總監其實類似于大賣場的總經理崗位,只不過這位“總經理”要下基層,要八面玲瓏,上的了廳堂,下的了廚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