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一直都是資本在說話的一個公司
徐新、沈南鵬們還是希望京東能把自己的地盤再擴大,看到跌跌不休的股票,估計也是心疼。
資本驅動了整合線下流通業
在互聯網重新組織了人貨場的流通業以來,傳統渠道和業態組織下的零售,也開始和互聯網結合。
在互聯網入口,供應鏈和運力方面,京東布局著永輝,這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又自建生鮮物流的倉,現在又收購了一號店的經營權,把快消品在上海的市場份額搶下來一部分,又開始把沃爾瑪的外送場景拿下來,不可謂不認真,不可謂資本沒野心啊。
前段時間收購達達,大大增強了城市地面的物流配送力量。
一切都意味著順理成章。
消息傳布當日,京東股票大漲4.5%,資本的錢能回來一點,拋了一點吧?
京東的收購們能否帶來質的變化,從流通的本質來看,不會
他們的合作肯定會帶來京東交易額的擴大,但還要做的就是提升行業效率、優化成本這么回事。
線下的永輝大賣場、沃爾瑪、山姆會員店都是以到店為主的業態和作業布局,在外送場景上,88元起送才能覆蓋成本,一天最多300單的作業能力,暫時不能提升效率。全是人肉的活,人肉分揀,人肉送貨。在利用現有網點資源上有了邏輯,沒有改變現有渠道導致的成本結構。當然對用戶來講,體驗會有所提升。但是雙方企業的融合是大事情,彼此會配合做改造,甚至改變供應鏈的路徑嗎?京東要短,縮短渠道,贏得成本結構變化,永輝、沃爾瑪要現有門店的成交額,短期利益一直,長期必將會有新的沖突。
沃爾瑪啥時候再分手電商?
奇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說沃爾瑪又要和電商分手,這次撇掉一號店,也許是一次分手。
沃爾瑪是傳統企業,不是靈動的互聯網公司,其是傳統的供應鏈整合和門店終端推送至消費者端的企業。中央采購,門店執行的運營機制和京東由上而下的模式有一致的文化。但是京東比沃爾瑪高級一些,就是有互聯網,又有資本的“智囊”和對未來的野心。京東而且又是資本驅動的公司,如果資本短期利益透支,接下來會如何?
如果改變不了沃爾瑪現有的流通結構,不能增加沃爾瑪外送場景帶來的增量業務。京東就成了沃爾瑪的配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