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巡店】聯商網與知名行業媒體聯合發起,并廣泛召集全國零售人共同參與,挖掘中國好門店,對全國各地優秀零售連鎖門店進行全方位考察和報道的專題欄目。
聯商網消息:雖然便利店的發展模式不止一種,但是“便利店+”的模式正在逐漸成為便利店的首要選擇。早在2009年,上海聯華快客董事長翁宇杰就根據聯華快客的企業特性,提出了基于互聯網的便利店新模式“Q+E”。轉型后,公司門店形成了標準便利、鮮食便利和便利服務三分天下的格局,門店銷售提升均超過30%。
快客寧波國前店是快客首家餐飲復合型門店,這家120平米的新型便利店,在“便利店+”上可謂是做足了功課,銷售額也從2015年10月的6980元增長到現在的9932元,國前店是怎樣做到的?
+餐飲,有兩大特色
便利店要想搶占最后一公里,餐飲當然是“兵家必爭之地”。作為便利店的主要收入來源,7-11、全家等便利店之所以火爆,與特色餐飲不無關系。
據了解,快客國前店的餐飲有兩大特色,一是服務區內的現制即食品區,除了通常便利店有的關東煮、烤腸、蛋撻、蒸包等常見商品外,國前店還增加了餐飲品類,加入現磨豆漿、咖啡以及鮮榨果汁。
二是根據寧波當地的口味特色,與缸鴨狗合作,引進其餐飲系列,再加上從上海引進日本工廠的包裝盒飯,滿足顧客一日三餐需求。
+服務,為顧客解決問題
面對電商沖擊,便利店能夠逆勢增長,其實還要歸功于不斷完善的服務。如果說商品能夠吸引顧客進店,服務則能有效的“黏住”顧客。翁宇杰認為:“現在的服務不僅僅是一句歡迎光臨那么簡單,而是為顧客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不是提高了”。
為此,快客國前店增設了一系列服務功能,包括幫助顧客網絡訂票繳費、免費打印照片等,方便顧客的日常生活。
+商品,提高差異化競爭
一般傳統便利店的商品主要分為兩種:自有品牌(PB)和普通商品(NB),根據聯商網之前的調查顯示,便利店的主營產品基本為自有品牌、進口商品和生鮮,以此來提高便利店的差異化競爭力。
而快客國前店也以進口商品和自有品牌作為主打品牌,據悉,其進口商品銷售占比約為5%,自有品牌為10%。此外,國前店還引入了綠植區,售賣綠植盆栽和種子。
記者了解到,國前店是目前寧波快客配置最全、功能最豐富的門店,翁宇杰告訴記者,“復合型門店是快客的殺手锏。”未來,便利店將扮演一個多元的“集成商”角色,隨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迅速調整盈利模式。翁宇杰希望通過多元集成,把便利店做出“有限空間、無限可能”,這也是快客未來的發展方向。
(聯商網 羅秀玲)
- 該帖于 2016/8/3 17:2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