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館因天熱關門休息。
武漢的三伏天一向是餐飲業的淡季,一些餐館會在這個季節歇業一段時間。也許是因為天特別熱,而且熱的時間特別長,三鎮暫時關門的餐館特別多。
據武漢餐飲協會不完全統計,今年因高溫臨時歇業的餐飲機構不少于千家。業內人士解釋,今年餐飲業夏季歇業除與連續高溫有關外,還與前期大雨、城市多地封閉施工有關。
天熱顧客懶得出門
餐館老板關門避暑
因為電商發展和高溫天氣的原因,這個夏天餐飲外賣異常火熱。但對于武漢數萬家餐飲機構來說,能自如應用電商平臺做生意的餐館、酒樓還是少數。面對這個火熱的夏季,部分餐館不僅客流量下滑明顯,人均消費也因為天熱影響胃口而縮水一半。
日前,記者在民主二街看到一家叫天天美食的餐館大白天就拉下了卷閘門,卷閘門上貼著一張紙,寫著“天氣炎熱休息”。
據周邊商戶介紹,這家餐館關門有段時間了。經營小炒、蓋澆飯、小碗菜等快餐,顧客以周邊商戶和上班族為主。因為天熱,顧客都不愿出門過來吃飯,店家又沒有足夠人手送餐上門,于是歇業回家避暑了。
天氣太熱,東家要休息
如果說有的餐館歇業是因為淡季生意不好,那么“金焱牛肉粉大王”歇業就純粹是因為老板想避暑。
這家位于漢口雪松路的店子在武漢吃貨圈里相當有名,生意一向不錯。不過,在今年8月最熱的一個星期,一些慕名而來的食客吃了閉門羹。緊閉的店門上一張紙寫著:“天氣太熱,東家要休息,下周再見。”
老家被淹,老板回家施救
另有一些餐館歇業是因為前期大雨,致店主老家被淹,店主干脆關門回老家,給自己放暑假了。回老家修整房屋后,等天氣轉涼再回來開門。
日前,記者聯系上南湖一家農家菜館店主楊先生時,他正在廣水老家休息。楊先生稱,他和老婆一起經營菜館,7月份下大雨時,自己店里也進了水,雖然損失不大,但也是幾天不能開門。而老家廣水也下了一場大雨,老家來電話說家里淹水有半米,家具都泡在水里了。看著越來越淡的生意,他與老婆一合計,干脆關門歇業回家修整房子,并準備在老家呆一段時間。
因施工臨時歇業
除家里淹水歇業外,還有一類就是因施工歇業的商家。昨天下午,勝利街上的老陳家牛肉面館中午的生意高峰已過,老板陳勝利躺在店外的一把躺椅上休息。老陳家牛肉面館前后幾家餐館都因道路施工生意不好,臨時歇業了。8月11日開始,勝利街一帶開始道路施工。老陳說,開餐館最忌諱的就是關門歇業,再火的店只要關上十天半個月,客源就會大量流失,再開業生意也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恢復。他本來也想像其他餐館一樣在施工期間臨時關門,并把店面重新裝修一下,但因為是十多年的老店,怕一關門老主顧就流失了,所以就一直咬牙堅持著。他表示施工開始后,生意大不如前,有時連保本都難,但只要能穩住熟客,等過了這段時間生意就會好起來。
夏季一直是餐飲淡季,大雨加劇歇業
一家燒烤店的老板介紹,“別看這一天從早到晚人沒斷過,可營業額卻沒有太大起色。”由于入伏后天氣炎熱,影響了胃口,也影響到了市民“下館子”。比如一些燒烤店里,兩三個人的散臺,現在人均消費只有15元~20元,通常是三五樣燒烤,人多的再加上一兩個涼菜。而以往,人均消費至少四五十元。“以往每桌多少都能點些肉串,現在只點主食和涼菜的顧客占了20%。”葷菜總銷量下滑了30%左右。
據蔡家田一家餐館老板透露,他們平時賣得最好的鐵鍋魚,以前一天能賣出上百份,現在也就能賣上六十多份。該店兼做夜宵,但生意也不如7月以前。他認為是因為他們是大棚餐館沒有空調,顧客怕熱不愿上門。前段時間,他預估不足,當天購進的草魚好幾條沒賣出去,死魚做鐵鍋魚會影響口碑,當晚只好送給了周邊鄰居及親友。
武漢餐飲協會副會長李望林介紹,夏季一直是武漢餐飲業的淡季,9月開始市場回暖,一般要到國慶節,市場人氣才能完全恢復。在這期間每年周期性會出現一輪歇業潮,特別是高校周邊、高熱源業態的餐飲企業受影響更大。今年又遇上多年不遇的大雨及施工等原因,加劇了夏季餐飲業關門歇業的現象。
(來源:武漢晨報 記者汪健 實習生:姜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