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科技界的春晚就要開場了,這回又得看除了沒有懸念的iPhone7,蘋果還能否在其他產品給我們帶來驚喜。
科技媒體ifanr昨天推出了一個“蘋果賬單生成頁面”,讓我們回顧一下至今買過多少蘋果產品,貢獻了多少RMB。
作為一個曾經的普通消費級腦殘果粉,我的購物記錄還是有點能反應蘋果各系列產品的走勢。
用過1代~3Gs的朋友是真心高端,要不就是錢多,要不就是經常往國外跑,因為那幾代,你無法完整享受到iPhone產品的功效,甚至還需要解鎖破解,我就幫前老板的3Gs解鎖過不下兩三次,因為她經常會不小心升級到新系統。
從4代~6代,iPhone處于一個絕對的上升爆發期,因此你可以看到從推出4這款革命性顛覆性產品起,我幾乎每代必入,家人的手機也逐步輪流過渡為iPhone,唯獨和多數人不一樣的是,我購買了向3Gs致敬的白色5C而非5s,可能是之前幫老板刷機刷出感情了。
對于SE,很好的一款產品,迷人的玫瑰金,但不得不承認,雖然4.7寸都嫌大,但再也回不去小屏了。
7上市后,應該還會入,順下來的6也可以繼續更新家人的產品線,但至少從目前的報道看,7應該是在外觀上改變最小的隔代產品。在6和6s一欄我有3臺,如果iPhone7我只買了1臺,不用意外,這有可能就是目前消費者更新iPhone的趨勢所在。
對于iPad這款產品,趨勢更明顯,從1到3代,每代必入,因為均有大突破。而iPad mini這款產品的便利性,也一度讓它成為我主推給家人的多用途產品。但從Air開始,iPad除了變得更快、更輕、更薄外,這個系列就顯得尷尬,功能性上,更強大的MacBook也變得更輕薄,尺寸上,選擇iPhone plus的朋友則不會愿意再帶一個屏幕出門。
Pro……的Apple Pencil絕對是一款超贊的產品,可惜我不是藝術家,大多數人也不是。
我用MacBook的時間差不多與PC走下滑路線的時間一致,也正是iPhone飛速崛起的時期,之后便愈發依賴蘋果產品系統的整合性,而該特性也是蘋果在著重研發主推的。這次發布會后,不論硬件產品能否帶來驚喜,至少不用過幾天,我們都能用上最新的macOS和iOS系統。
MacBook Pro是我最喜歡的產品,但礙于市調??需要一臺輕薄的電腦故只能放棄,我需要的是一款結合Pro的功能性和Air的輕便性的產品,知道蘋果早晚會推出,但太過輕便簡潔的新款MacBook顯然不是一個好選擇,期待這次發布會。
這個頁面的系列產品看來更適合一個果粉的養成,iPod系列產品作為iOS啟蒙功能至今還在,并且我說現在的iPod touch是最美的iOS產品,相信也不大會有人反對。而我也是在iPod touch上先體驗到了Retina顯示屏,之后順利過渡到iPhone系列產品。
而作為一個音樂愛好者,由于之前沒錢買iPod Classic,因此nano也是我的選擇之一,面向的客群正是曾經年輕過的我……而現在,手機也得成為學生族的標配,聽音樂也就不再需要獨立的載體。
之后入了一臺Classic,算是情懷,雖然160G的容量能夠裝下我所有的音樂,但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已經讓其體驗不在,我所做的只是偶爾為它充一下電。Apple TV?不錯的產品,但并不知道和小米電視之類的產品比有何優勢……
沒有購買Apple Watch,是我從一個腦殘果粉變正常、變老、變窮……的象征性事件,如果新一代有卵用的話,我應該還是會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