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K11在現SeeSaw的位置,鋪上了一片楓葉場景,引起消費者狂攝。
圖片來自網絡
這回商場如法炮制,在金秋豐收季,做了一場“麥田”主題景觀。如果僅僅是美陳布置,也許我也沒法做單篇報道,而之所以可以用來作為優秀案例分享,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 有主題
2. 與商場整體結合
3. 與場內商戶結合
4. 與消費者結合
因此,例如iapm中庭的“動物王國”主題展,雖然立意很好,但僅僅是利用商場空間做一個有主題和情懷的思想灌輸。如果與商場運營關聯,那K11的“麥田”主題雖然沒有用到IP元素,但更值得分享。
美陳主題與商場
首先,美陳布置需要有主題感,金秋作為豐收的季節,想到以麥子作為主題元素其實并不難,但如何將單一元素打造成主題感,就需要有視覺沖擊的空間進行展示,否則很難引起消費者熱情,美工、平面設計每個月甚至每個星期都可以更新,但要讓美陳成為話題,則另當別論。
“麥田”概念,時間契合,色彩與K11的暖色系相得益彰,而產生的田園氣味則又與商場倡導的自然、環保理念不謀而合。
K11有幾個主要展示空間,包括1層Chloé門口區域、B2層的共享空間、6層的空中花園等,都能用作大型美工點的集中陳列。這次K11將“麥田”主戰場布置在了1層,雖然視覺沖擊不如之前B2層的楓葉主題,但麥穗的高度以及流線型的“田園小道”都拉伸了視覺空間,以至于在這樣一個區域,顧客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拍攝點,就看你如何取景了。
同時,商場也在微信平臺上舉辦互動活動,只需要將你的“麥田照片”上傳至K11微信號,即有可能獲取音樂會入場券。至于這么一個“攝影”空間,為何我只放了一張圖,下文會揭曉。
除了1層區域進行主題景觀打造外,商場當然會在想得到的區域盡可能地布置麥田元素。
例如B1層的休息區域
例如自動扶梯的夾縫
麥田的層次感與自動扶梯相呼應
美陳主題與品牌
商場主題營銷或美陳布置,如果不和場內品牌商戶結合,基本就不會成為我的分享案例,因此,這部分雖然K11做得不算特別多,但也足以值得稱道。
作為商場相關部門,在商場自身的公共空間進行布置,僅僅是一個好美工應該完成的本職工作,而如何與品牌、商戶結合,則需要有商業意識和品牌知識,最終呈現效果則是商場運營能力差異的體現。
櫥窗一定是重點布置的亮點,K11通過對場內品牌以及單品的篩選,為我們打造出了一副“麥田出行”的畫卷,這才是一種lifestyle。
充斥著麥田元素的精美櫥窗
B1層的美工點,留給了單一品牌ABAHOUSE男裝,而麥子成為了其中的道具,并不喧賓奪主。
ABAHOUSE美工點
ABAHOUSE美工點
在一些公共區域,K11一般是用來做品牌導覽,這回也不例外,布置設計改成了“麥田風”,并附上單品推薦,制作的精美程度不亞于任何一個專柜道具。
商場品牌推薦美工點
商場品牌推薦美工點
美陳布置與平面
既然是主題布置,則需要把元素利用到商場宣傳的方方面面,你不可能在每一處都放上麥子,例如走簡約風的JINS,就不是很適合;而一些國際大牌則更是對自身形象有嚴格要求,但在商場的平面宣傳上則是個例外。
例如在品牌專賣店門口的直幅宣傳上,可以看到麥穗元素。
C.P.U品牌直幅
又如在商場的通道中,我們也可以看到K11精選的單品推薦,同樣用上了主題VI。
單品推薦海報
這些細微處的設計,也許顧客容易錯過,但用心的商場不會忽視。
美陳主題與人
好的主題,IP展也好主題布置也罷,最終是為了把人帶進商場,進而產生消費。而商場希望與消費者產生共鳴、互動,從而讓消費者成為粉絲,基于主題的體驗也不可少。除了上文介紹的1層麥田空間可以用來給顧客進行拍攝并參與商場的互動活動外,K11利用商場的一些設施也想盡方式讓消費者自助產生互動,美陳是“死”的,有了人的參與,才有了生命力。
初級一點的,有“到此一游”照。
一對中年夫妻在麥田櫥窗前留影
進階一點的,可以參與商場拍攝互動裝置。
一對年輕女孩在自拍屏前擺造型
一家三口在有麥田主題畫面的大屏幕攝像頭前留影
更有甚者,帶一捆麥穗回家,從包裝來看,應該是從商場渠道正常獲得。
手握一捆麥穗的消費者
這里需要提一下上文說的,為何1層麥田空間只上了一張照片,因為我所看到的景象并不完美,商場明確樹立了“歡迎拍照,請勿帶走”的告示,但我們看到美陳主題展出沒幾天,“麥田”已經東倒西歪,松松垮垮,工作人員正緊急進行著修補。
而即使如此,現場依舊有家長讓自己的孩子抓取一些拿在手中拍照。
留影的消費者和修補的工作人員
讓畫面顯得有些無奈而不是美麗
K11的這次“麥田”主題美陳,為我們呈現了披上金色外衣又充滿暖意的商場;與商戶品牌的結合,又把主題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與消費者產生的自然互動,則體現出了其成效,讓K11這個藝術與商業結合,努力打造消費者體驗的商場又加一則優秀案例。但遺憾的是,商場理念越來越先進潮流之時,消費者意識也有待與時俱進,別給辛勤策劃者帶來太多負擔,商場才會還給我們更多大膽、有趣的想法。